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41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包括悬置总成和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总成分为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第二悬置件和悬置支架相连接,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通过两组减震组件相连,两组减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悬置件、第二悬置件的两侧,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滑杆、滑块和减震弹簧,第一悬置件上还加工有用于连接车身或副车架的固定连接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悬置组合件的隔振率,降低了动力总成通过悬置组合件传递到车身或副车架的振动量,提高了整车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装配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
技术介绍
悬置总成与悬置支架通过刚性连接装配成组合件,之后悬置总成与车身或者副车架相连接,悬置支架和发动机相连接。现有设计一般是通过悬置总成内部橡胶衬套达到隔振作用,但是对于悬置主动端振动较大的情况,只依靠悬置总成进行隔振,使得悬置组合件的被动端振动量很难达到整车振动目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包括悬置总成和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总成分为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所述第二悬置件上加工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有螺栓将所述第二悬置件和悬置支架相连接,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发动机连接通孔,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通过两组减震组件相连,两组减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悬置件、第二悬置件的两侧,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滑杆、滑块和减震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悬置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悬置件上,滑块上加工有表面光滑的滑道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滑道孔和滑道孔间隙配合,使得滑块能够沿滑杆滑动,所述滑杆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块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所述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和滑块、第一限位块固定相连,所述滑杆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滑块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滑动,所述第一悬置件上还加工有用于连接车身或副车架的固定连接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通孔内设有第一橡胶衬套,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橡胶衬套将所述第一悬置件与车身或副车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第二橡胶衬套,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橡胶衬套将第二悬置件和悬置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滑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滑块和第二悬置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滑杆和第一悬置件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加工有螺纹通孔,所述滑杆的自由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滑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第一限位块的拧入深度能够调节所述减震弹簧的弹力。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面向第二限位块的表面上设有缓冲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减重凹槽。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悬置组合件的隔振率,降低了动力总成通过悬置组合件传递到车身或副车架的振动量,提高了整车NVH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仰视方向);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减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包括悬置总成和悬置支架1。悬置总成分为第一悬置件2和第二悬置件3,第二悬置件3上加工有第一连接孔4,悬置支架1上加工有第二连接孔5,第一连接孔4和第二连接孔5对齐,第二连接孔5内设有第二橡胶衬套6,螺栓7穿过第二橡胶衬套6和第一连接孔4将第二悬置件3和悬置支架1相连接。悬置支架1上加工有发动机连接通孔8,用于装配螺栓将悬置支架1和发动机总成连接。第一悬置件2和第二悬置件3通过两组减震组件相连,两组减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悬置件2、第二悬置件3的两侧。每组减震组件均包括滑杆9、滑块10和减震弹簧11。滑杆9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第一悬置件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滑块10焊接固定在第二悬置件3上,滑块10上加工有表面光滑的滑道孔12,滑杆9穿过滑道孔12和滑道孔间隙配合,使得滑块10能够沿滑杆9滑动(带动整个第二悬置件一起沿滑杆滑动)。滑杆9的自由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3,滑块10和第一限位块13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的两端分别和滑块10、第一限位块13固定相连。滑杆9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4,滑块9在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之间滑动。第一悬置件2上还加工有用于连接车身或副车架的固定连接通孔15。为进一步提高悬置组合件的减震效果,固定连接通孔15内设有第一橡胶衬套16,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橡胶衬套16将第一悬置件2与车身或副车架相连接。第一限位块13上加工有螺纹通孔17,滑杆的自由端加工有外螺纹,第一限位块13和滑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第一限位块13的拧入深度能够调节减震弹簧11的弹力,拧入越深,对减震弹簧11的压缩越大,减震弹簧11的弹力越大,可根据需要调节不同的减震弹簧11弹力。当把第一限位块13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再将减震弹簧11焊接在第一限位块13上固定相连。使用过程中,滑块9时常会和第二限位块14发生碰撞。为避免碰撞损伤,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在滑块9上面向第二限位块14的表面上设有缓冲橡胶垫18,起到缓冲碰撞的功能。为减轻所述悬置组合件整体的重量,悬置支架1上加工有减重凹槽19。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中,由于安装位置关系,第二悬置件3对第一悬置件2的作用力主要是沿滑杆9长度方向的拉力,垂直与滑杆9的剪切力较小;并且第一悬置件2和第二悬置件3的距离较近,剪切力产生的力矩较小,因此不会发生使用时间过长滑杆弯曲变形的问题,这也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到验证的。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置总成和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总成分为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所述第二悬置件上加工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有螺栓将所述第二悬置件和悬置支架相连接,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发动机连接通孔,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通过两组减震组件相连,两组减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悬置件、第二悬置件的两侧,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滑杆、滑块和减震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悬置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悬置件上,滑块上加工有表面光滑的滑道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滑道孔和滑道孔间隙配合,使得滑块能够沿滑杆滑动,所述滑杆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块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所述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和滑块、第一限位块固定相连,所述滑杆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滑块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滑动,所述第一悬置件上还加工有用于连接车身或副车架的固定连接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悬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置总成和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总成分为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所述第二悬置件上加工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有螺栓将所述第二悬置件和悬置支架相连接,所述悬置支架上加工有发动机连接通孔,第一悬置件和第二悬置件通过两组减震组件相连,两组减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悬置件、第二悬置件的两侧,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滑杆、滑块和减震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悬置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悬置件上,滑块上加工有表面光滑的滑道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滑道孔和滑道孔间隙配合,使得滑块能够沿滑杆滑动,所述滑杆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块和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所述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和滑块、第一限位块固定相连,所述滑杆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滑块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滑动,所述第一悬置件上还加工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林王鹏王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