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快速层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4773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极板安装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极板快速层叠方法,准备待加工的隔离板和双极板,准备叠放机构、滑轨等;移动滑轨上的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使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的距离大于隔离板的长度,且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隔离板的长度;滑动承接板,使承接板位于第一滑槽外;将隔离板放置到承接板上,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隔离板;将双极板同时通过第二通孔处插入到隔离板之间,且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有且只有一层双极板;横向滑动承接板,使双极板与隔离板贴合,形成层叠粗品;使用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的机械手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转移。本方案能对极板和分隔板进行快速堆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板快速层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极板安装方法领域,具体涉及极板快速层叠方法。
技术介绍
极板在进行堆叠和安装时,一般将其安装在压力框中,在堆叠时一般会先在压力框放置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隔离板,然后在隔离板上放置极板,再放置隔离板,此时隔离板与极板间隔放置,放置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机械手对极片进行分别夹持,然后依次将隔离板和极板放置到压力框中,此过程需要对多个极板和分隔板依次放入到压力框中,导致叠片的效率低,会导致整个蓄电池的加工周期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极板快速层叠方法,以提高极板和隔离板的叠片速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极板快速层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若干隔离板、若干双极板、滑轨以及叠放隔离板和双极板的叠放机构;步骤2:叠放机构中设有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的下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第一叠片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滑槽,第二叠片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第一滑槽内设有若干水平的第一通孔,第二滑槽内设有若干水平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可滑动的承接板;第一通孔上表面与相邻的第二通孔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大于一个分隔板厚度、一个极板的厚度和一个承接板的厚度的总和;步骤3:移动滑轨上的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使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的距离大于隔离板的长度,且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隔离板的长度;步骤4:滑动步骤2中的承接板,使承接板位于第一滑槽外;将步骤1中的隔离板放置到承接板上,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隔离板;步骤5:将步骤1中的双极板取出,将双极板同时通过第二通孔处插入到隔离板之间,且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有且只有一层双极板;步骤6:横向滑动步骤4中的承接板,使承接板位于第一通孔内,双极板与隔离板贴合,形成层叠粗品;然后拉动第二叠片板以1-3cm/s的速度向远离第一叠片板的方向移动;步骤7:使用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的机械手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转移。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在将隔离板安装早承接板上时,隔离板能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移动,实现对隔离板移动的导向;同时承接板能够在第一通孔能滑动,便于对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之间的隔离板进行限位,让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隔离板,实现对隔离板的快速安装;2、第二叠片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便于通过第二通孔将双极板横向滑动至两个隔离板之间,此过程中可同时对多个双极板进行插入,无需使用其他的限位机构,能够实现双极板的快速层叠;3、层叠后的层叠粗品能够使用机械手进行快速的转移,便于对下一批次的双极板和隔离板进行快速层叠。综上所述,本方法中在对双极板与分隔板进行堆叠时,是先让相邻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容纳双极板的空间,在对双极板堆叠时,可将若干的双极板水平处插入都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中,实现对极板的快速堆叠。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第二叠片板以2cm/s的速度向远离第一叠片板的方向移动。第二叠片板的移动速度较快,能快速的对被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限位的层叠粗品进行放松,便于步骤7中的机械手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转移。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所述第二叠片板移动的同时,第一叠片板以2cm/s的速度向远离第二叠片板的方向移动。第一叠片板与第二叠片板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滑轨上设有便于机械手通过的夹持通槽;所述步骤7中,机械手能够穿过夹持通槽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便于机械手通过夹持通槽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实现对层叠粗品的稳定夹持。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液压缸,液压缸位于滑轨的正上方;且步骤6与步骤7之间设有步骤8,液压缸下移,且液压缸下表面对层叠粗品的压力为20N。液压杆能对步骤6中的层叠粗品进行按压,能让各个隔离板与双极板保持紧密的贴合;同时能够保持层叠的稳定性,避免机械手在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时,层叠粗品变形,导致堆叠不齐。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叠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叠片板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隔离板10、双极板20、第一叠片板30、第一滑槽301、第一通孔302、凹槽303、第二叠片板40、第二滑槽401、第二通孔402、触发板50、承接板60、第一接触传感器601、第二接触传感器602、弹簧603、电磁铁604、液压缸70、滑轨80、夹持通槽801。本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步骤1:准备三个隔离板10和两个双极板20。步骤2:准备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叠片装置,包括滑轨80、叠片机构和感应机构,滑轨80水平设置,滑轨80上设有夹持通槽801。叠片机构包括处理器、触发板50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一叠片板30和第二叠片板40,第一叠片板30和第二叠片板40的下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80上,且第二叠片板40位于第一叠片板30的左侧,第一叠片板30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滑槽301,第二叠片板40上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401,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401相对;第一滑槽301内设有三个水平第一通孔302,第一通孔302内水平滑动安装有承接板60;触发板50竖直平行的安装在第一叠片板30的右侧,且触发板50的上端和下端上均设有凸起,第一叠片板30上容纳凸起的凹槽303,凸起与凹槽303滑动接触;凹槽303内设有能与凸起接触的第一接触传感器601,第一接触传感器601与处理器连接。第二叠片板40的第二滑槽401内两个设有供极板通过的第二通孔402,第二通孔402水平设置,且第二通孔402在第一通孔302上方,第二通孔402与第一通孔302相对,两个第一通孔302之间有且只有一个第二通孔402;第一通孔302上表面与相邻的第二通孔402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大于一个分隔板厚度、一个极板的厚度和一个承接板60的厚度的总和。感应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接触传感器602和两个能吸引承接板60的电磁铁604,第二接触传感器602焊接在下侧的两个承接板60上,电磁铁604焊接在触发板50左侧上,且电磁铁604与上侧的两个第一通孔302相对;第二接触传感器602和电磁铁604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且电磁铁604与处理器之间设有与电磁铁604和处理器电连接的开关二极管。步骤3:移动滑轨80上的第一叠片板30和第二叠片板40,使第一滑槽301与第二滑槽401之间的距离大于隔离板10的长度,且第一叠片板30和第二叠片板40之间的距离小于隔离板10的长度;此时按压触发板50,触发板50上下端的凸起均进入到凹槽303内,第一接触传感器601与凸起接触,第一接触传感器601将接触信号发出,处理器发出让开关二极管打开的命令,电磁铁604打开,进而对上侧的两个承接板60进行吸引,两个承接板60之间的弹簧603被压缩;此时最下层的承接板60被弹簧603推出到第一通孔302外。步骤4:将步骤1中的第一个隔离板10放置到第一叠片板30和第二叠片板40之间,第一个隔离板10沿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401滑动至最下层的承接板60上,进而与最下层承接板60上的第二接触传感器602接触,最下层承接板60上的第二接触传感器602将接触信号传递至处理器上,处理器发出让第二层承接板60处的电磁铁604断电的信号,进而让第二层承接板60弹出到第一通孔302外;然后将第二个隔离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极板快速层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若干隔离板、若干双极板、滑轨以及叠放隔离板和双极板的叠放机构;步骤2:叠放机构中设有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的下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第一叠片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滑槽,第二叠片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第一滑槽内设有若干水平的第一通孔,第二滑槽内设有若干水平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可滑动的承接板;第一通孔上表面与相邻的第二通孔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大于一个分隔板厚度、一个极板的厚度和一个承接板的厚度的总和;步骤3:移动滑轨上的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使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的距离大于隔离板的长度,且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隔离板的长度;步骤4:滑动步骤2中的承接板,使承接板位于第一滑槽外;将步骤1中的隔离板放置到承接板上,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隔离板;步骤5:将步骤1中的双极板取出,将双极板同时通过第二通孔处插入到隔离板之间,且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有且只有一层双极板;步骤6:横向滑动步骤4中的承接板,使承接板位于第一通孔内,双极板与隔离板贴合,形成层叠粗品;然后拉动第二叠片板以1‑3cm/s的速度向远离第一叠片板的方向移动;步骤7:使用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的机械手对层叠粗品进行夹持转移。...

【技术特征摘要】
1.极板快速层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若干隔离板、若干双极板、滑轨以及叠放隔离板和双极板的叠放机构;步骤2:叠放机构中设有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的下端均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第一叠片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一滑槽,第二叠片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第一滑槽内设有若干水平的第一通孔,第二滑槽内设有若干水平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可滑动的承接板;第一通孔上表面与相邻的第二通孔下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大于一个分隔板厚度、一个极板的厚度和一个承接板的厚度的总和;步骤3:移动滑轨上的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使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的距离大于隔离板的长度,且第一叠片板和第二叠片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隔离板的长度;步骤4:滑动步骤2中的承接板,使承接板位于第一滑槽外;将步骤1中的隔离板放置到承接板上,相邻两个承接板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隔离板;步骤5:将步骤1中的双极板取出,将双极板同时通过第二通孔处插入到隔离板之间,且相邻两个隔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幸华李政文黎少伟何可立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