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4751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1:25
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包括:漏区;位于漏区上的外延层;位于外延层内的第一调整区和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一调整区内的第一阱区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一阱区中的源区;位于第二调整区的第二阱区;位于所述第一阱区内的横向沟道;位于所述外延层上的栅氧化层,位于所述栅氧化层上的多晶硅层;位于多晶硅层上的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阱区和第二阱区上的接触孔区;位于所述接触孔上方的金属电极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普通VDMOS元胞结构中引入不含源区的第二P阱区,并通过第二调整区的控制,定向引导雪崩击穿发生的位置及电流路径,有效提高了器件的雪崩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VDMOS(VerticalDouble-diffusedMetalOxideSemicondector,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是同时具有双极型晶体管和普通MOS器件的优点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他的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小,频率特性好,跨导线性度高,没有双极型功率器件的二次击穿问题,安全工作区大。因此,无论是开关应用还是线性应用,VDMOS器件都是理想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对于VDMOS器件而言,除常规静态参数指标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雪崩耐量,甚至在某些特殊应用场合可以牺牲通流能力来获得更高的雪崩耐量。随着VDMOS器件的不断发展,其结构不断得以改进,尽可能的提高雪崩耐量,从而提高抗冲击的能力。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N沟道增强型VDMOS器件结构的剖面图。对于现有技术的VDMOS器件结构,在发生雪崩击穿时,104阱区、105阱区和106阱区都会有较大的雪崩电流流过,因此容易使得由101源区、104阱区和102外延区组成的寄生三极管开启,VDMOS也因此极易发生热击穿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普通VDMOS元胞结构中引入不含源区的第二P阱区,并通过第二调整区的控制,定向引导雪崩击穿发生的位置及电流路径,有效提高了器件的雪崩耐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该器件结构包括:漏区;位于漏区上的外延层;位于外延层内的第一调整区和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一调整区内的第一P阱区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一P阱区中的源区;位于第二调整区的第二P阱区;位于所述第一P阱区内的横向沟道;位于所述外延层上的栅氧化层,其中,所述栅氧化层完全覆盖所述横向沟道;位于所述栅氧化层上的多晶硅层;位于多晶硅层上的介质层,其中,所述介质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位于所述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上的接触孔区;位于所述接触孔上方的金属电极区,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区完全覆盖所述接触孔区及所述的介质层。进一步地,每隔固定数量的第一调整区均设置一个第二调整区。进一步地,每隔一个或者两个第一调整区均设置一个第二调整区。进一步地,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二P阱区的左边、右边和底边中的至少一边。进一步地,第二调整区包裹于第二P阱区的左边、右边和底边;或者,位于第二P阱区的底边,且拐角处裸露。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重掺杂的N型单晶片为衬底材料,作为VDMOS器件的漏区;S2、通过外延工艺,在衬底材料上生长一定厚度的N型外延层;S3、选择施主元素作为离子注入源,通过离子注入方式,在外延层上注入一层施主离子,形成第一调整区;S4、通过光刻工艺,在外延层上每隔若干个第一调整区形成第二调整区的注入窗口,选择施主元素作为离子注入源,通过离子注入方式,形成第二调整区;S5、在外延层上形成栅氧化层;S6、在栅氧化层上形成多晶硅层,并通过光刻及刻蚀工艺,形成多晶硅电极区;S7、选择受主元素作为离子注入源,通过自对准工艺进行离子注入,在外延层内注入一层受主离子,并通过扩散工艺形成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S8、通过光刻工艺,在第一P阱区上形成源区注入窗口,选择施主元素作为离子注入源,通过离子注入方式扩散形成源区,;S9、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在表面淀积一层介质层,并通过光刻及刻蚀工艺,形成接触孔区;S10、通过溅射或蒸发金属的方法,形成VDMOS金属电极区,定义此金属电极所在的面为正面;S11、对单晶衬底的背面进行减薄,通过机械方法或化学腐蚀方法将单晶片减薄,再对单晶衬底进行清洗;S12、通过蒸发金属的方法,制作Si单晶片背面金属电极,由此得到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进一步地,步骤S2中,外延厚度为1μm至200μm;步骤S11中,通过机械方法或化学腐蚀方法将单晶片减薄至100um至400um。进一步地,步骤S3、S4和S8中,所述施主元素均为磷、砷或锑元素。进一步地,步骤S7中,所述受主元素为B元素。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所述金属电极的金属材料为Al或Al-Si-Cu;S12中,所述背面金属电极的金属材料为Ti-Ni-Ag或V-Ni-A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VDMOS结构相比,区别在于:在第一调整区内再制作了第二调整区,且第二调整区内的第二P阱区中没有形成源区。其好处在于:VDMOS发生雪崩击穿时,由于第二调整区的存在,雪崩击穿主要集中在第二阱区与第二调整区形成的PN结初,因此雪崩电流主要流入第二阱区,而第二阱区中没有形成源区,因此不会发生普通VDMOS中寄生三极管开启的现象,这就大幅度提升了VDMOS的雪崩耐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为现有技术的VDMOS器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雪崩耐量增强型VDMOS器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雪崩耐量增强型VDMOS器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雪崩耐量增强型VDMOS器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雪崩耐量增强型VDMOS器件结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分别指代的技术特征为:101:漏区;102:外延层;103:第一调整区;104、105、106:第一P阱区;107、108、109、110:源区;111、112:栅氧化层;113、114:多晶硅层;115、116:介质层;117:金属电极区。201:漏区;202:外延层;203:第一调整区;204:第二调整区;205、207:第一P阱区;206:第二P阱区;208、209:源区;210、211:栅氧化层;212、213:多晶硅层;214、215:介质层;216:金属电极区。301:漏区;302:外延层;303:第一调整区;304:第二调整区;305、307:第一P阱区;306:第二P阱区;308、309:源区;310、311:栅氧化层;312、313:多晶硅层;314、315:介质层;316:金属电极区。401:漏区;402:外延层;403:第一调整区;404:第二调整区;405:第一P阱区;406:第二P阱区;407:源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该器件结构包括:漏区;位于漏区上的外延层;位于外延层内的第一调整区和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一调整区内的第一P阱区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一P阱区中的源区;位于第二调整区的第二P阱区;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器件结构包括:漏区;位于漏区上的外延层;位于外延层内的第一调整区和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一调整区内的第一P阱区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一P阱区中的源区;位于第二调整区的第二P阱区;位于所述第一P阱区内的横向沟道;位于所述外延层上的栅氧化层,其中,所述栅氧化层完全覆盖所述横向沟道;位于所述栅氧化层上的多晶硅层;位于多晶硅层上的介质层,其中,所述介质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位于所述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上的接触孔区;位于所述接触孔上方的金属电极区,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区完全覆盖所述接触孔区及所述的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器件结构包括:漏区;位于漏区上的外延层;位于外延层内的第一调整区和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一调整区内的第一P阱区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一P阱区中的源区;位于第二调整区的第二P阱区;位于所述第一P阱区内的横向沟道;位于所述外延层上的栅氧化层,其中,所述栅氧化层完全覆盖所述横向沟道;位于所述栅氧化层上的多晶硅层;位于多晶硅层上的介质层,其中,所述介质层部分覆盖所述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位于所述第一P阱区和第二P阱区上的接触孔区;位于所述接触孔上方的金属电极区,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区完全覆盖所述接触孔区及所述的介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隔固定数量的第一调整区均设置一个第二调整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隔一个或者两个第一调整区均设置一个第二调整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调整区位于第二P阱区的左边、右边和底边中的至少一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调整区包裹于第二P阱区的左边、右边和底边;或者,位于第二P阱区的底边,且拐角处裸露。6.一种雪崩耐量增强型的VDMOS器件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重掺杂的N型单晶片为衬底材料,作为VDMOS器件的漏区;S2、通过外延工艺,在衬底材料上生长一定厚度的N型外延层;S3、选择施主元素作为离子注入源,通过离子注入方式,在外延层上注入一层施主离子,形成第一调整区;S4、通过光刻工艺,在外延层上每隔若干个第一调整区形成第二调整区的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