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44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箱体和安装在液压油箱箱体内的循环冷却管;循环冷却管包括冷却管进口部分、冷却管出口部分和循环冷却管主体,液压油箱箱体顶部安插有进入液压油箱内的吸油管和回油管,且吸油管和回油管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内的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两侧。液压油箱工作时,液压油从吸油管进入液压缸工作,载荷释放后的高温液压油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后率先经过冷却管进口部分附近的位置再经过位于液压油箱内底部中央位置的循环冷却管。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解决了当前液压油箱散热能力不足及散热效率较低而导致的液压油温度过高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

Hydraulic oil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draulic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hydraulic oil tank, including a hydraulic oil tank box and a circulating cooling tube installed in a hydraulic tank box.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pipe includes the inlet part of the cooling pipe, the outlet part of the cooling pip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pipe, and the hydraulic oil tank box is inserted into the hydraulic pressure tank on the top of the tank. An oil suction pipe and a return oil pipe in the fuel tank are arranged, and part of the oil suction pipe and the oil return pipe extending into the hydraulic oil tank body are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pipe. When the hydraulic oil tank works, the hydraulic oil enters the hydraulic cylinder from the oil suction pipe. The high temperature hydraulic oil after the load is released back to the oil tank through the return oil pipe and passes through the position near the inlet part of the cooling pipe and then passes through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pip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bottom of the hydraulic tank. This method greatly improves the cooling efficienc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hydraulic oil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hydraulic oil can not operate norm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油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属于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的液压油箱的散热方式通常是用2到3块隔板把回油区和吸油区分开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但是在环境温度较高或工作一段时间后,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能力不足,远不能满足散热要求,极易造成液压油温度过高,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授权公告号为CN204253467U、申请号为201420708364.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箱,该液压油箱内包含冷却管,冷却管中流动的冷却液起到散热降温的目的。但是这种液压油箱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位于箱体的同一侧,很容易造成高温液压油从进油口进来后直接流出出油口,油液没有完全经过散热系统,散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箱,以解决当前液压油箱散热能力不足及散热效率较低而导致的液压油温度过高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液压油箱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方案1: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箱体和安装在液压油箱箱体内的循环冷却管;循环冷却管包括冷却管进口部分、冷却管出口部分和循环冷却管主体,液压油箱箱体顶部安插有进入液压油箱内的吸油管和回油管,且吸油管和回油管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内的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两侧。采用上述结构,吸油管与回油管分别安插在液压油箱箱体顶部的位置,并且吸油管和回油管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内的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两侧,回油管与进油管分开安置并且循环冷却管主体设置在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这样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的高温液压油不容易直接通过回油管进入液压缸而是必须要首先通过冷却管主体部分后才能进入回油管再次进入液压缸。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当前液压油箱散热能力不足及散热效率较低致使液压油温度过高而导致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循环冷却管主体安装于液压油箱内底部中央位置。循环冷却管主体安装于液压油箱内底部中央位置,通过回油管进入液压油箱的高温油液导致液压油箱内油液温度升高,而液压油箱的中心温度最高,这样位于液压油箱底部中央位置的冷却管主体可以更好的带走液压油箱内的热量,起到快速、高效降温的目的。方案3: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冷却管进口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底部旁侧。冷却液从底部流入再向上流动通过循环冷却管主体,这种设计由于重力作用减慢了冷却液在进入循环冷却管主体中的流速,可以与液压油箱内的高温油液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带走高温液压油的热量。方案4: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冷却管出口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底部旁侧。冷却液从底部冷却管进口部分进入循环冷却管主体后再次向下从底部流出,由于重力作用加快了升温后的冷却液从冷却管出口部分的流出速率,避免与已冷却的油液再次发生热交换。方案5:在方案3的基础上,冷却管进口部分靠近回油管的出油口设置。由于回油管的位置在冷却管进口部分附近,冷却液可以很快带走通过回油管新进来的高温油液的大部分热量,从而达到高效降温的效果。方案6: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循环冷却管为螺旋冷却管,螺旋冷却管是竖向螺旋管状结构。螺旋冷却管的螺旋结构与液压油箱内油液的外表面接触面积大且体积小,冷却效率高。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螺旋冷却管包含至少两圈螺旋结构。至少两圈螺旋结构可以提高该螺旋冷却管的工作效率。方案8: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液压油箱箱体顶部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滤油网,滤油网上设置有防尘盖。与外界连通的滤油网保持液压油箱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防尘盖用于防止灰尘落入液压油箱中。方案9: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液压油箱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排油口方便液压油的排出与更换。方案10: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液压油箱箱体内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循环冷却管的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保持循环冷却管在液压油箱的中央位置不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液压油箱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液压油箱具体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液压油箱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液压油箱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油管,2、滤油网,3、防尘盖,4、回油管,5、安装板,6、螺旋冷却管主体,7、冷却管出口部分,8、冷却管进口部分,9、排油口,10、固定底座,11、液压油箱箱体,12、曲折式冷却管,13、横向布置的螺旋冷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液压油箱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箱体11和安装在液压油箱箱体11内的螺旋冷却管;螺旋冷却管包括冷却管进口部分8、冷却管出口部分7和螺旋冷却管主体6。液压油箱箱体11包括安插在液压油箱箱体11顶部安装板5上进入液压油箱内的吸油管1和回油管4,且吸油管1和回油管4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11内的部分位于螺旋冷却管主体6的两侧,因为回油管4与进油管1分开安置并且设置在螺旋冷却管主体6的两边,所以通过回油管4回到油箱的高温液压油不容易直接通过吸油管1进入液压缸而是必须要首先通过螺旋冷却管主体6部分后才能通过吸油管1再次进入液压缸。液压油箱还包括安装在液压油箱箱体11顶部的滤油网2、防尘盖3,液压油箱箱体11底部具有排油口9,液压油箱上的滤油网2是为了保证液压油箱内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保持一致避免在液压油箱中产生负压,防尘盖3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滤油网2落入液压油箱;液压油箱底部的排油口9便于对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排出和更换。液压油箱内设有固定底座10,固定底座10用于固定和保持螺旋冷却管在液压油箱中的位置不变。螺旋冷却管主体6通过固定底座10固定在液压油箱内底部中央位置,由于通过回油管4进入液压油箱的高温油液导致液压油箱内油液温度升高,而液压油箱的中心温度最高,螺旋冷却管主体6设置在液压油箱内底部中央位置可以更好的带走液压油箱内的热量,起到快速、高效降温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冷却管主体6也可以位于液压油箱其他位置,比如中央偏左位置或中央偏右位置,但是吸油管1和回油管4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11内的部分必须位于螺旋冷却管主体6的两侧,以保证通过回油管4回到油箱的高温液压油必须要首先通过螺旋冷却管主体6部分后才能通过吸油管1再次进入液压缸。其中,液压油箱内螺旋冷却管的冷却管进口部分8和冷却管出口部分7均位于螺旋冷却管主体6的底部旁侧,且冷却管进口部分8靠近回油管4的出油口设置。冷却管进口部分8位于螺旋冷却管主体6的底部旁侧,冷却液从底部流入再向上流动通过螺旋冷却管主体6,由于重力作用减慢了冷却液在进入螺旋冷却管主体6中的流速,可以与液压油箱内的高温油液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带走高温液压油的热量。冷却管进口部分8靠近回油管4的出油口设置则使冷却液可以很快带走通过回油管4新进来的高温油液的大部分热量,从而达到高效降温的效果,其他实施例中,冷却管进口部分8也可以不靠近回油管4的出油口设置,比如安装在靠近吸油管1的进油口附近。冷却管出口部分7位于螺旋冷却管主体6的底部旁侧使冷却液从底部冷却管进口部分8进入,绕螺旋冷却管主体6盘旋向上流动,最后向下流动,从底部冷却液出口流出,由于重力作用加快了升温后的冷却液从冷却管出口部分7的流出速率,避免与已冷却的油液再次发生热交换;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冷却管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箱体和安装在液压油箱箱体内的循环冷却管;循环冷却管包括冷却管进口部分、冷却管出口部分和循环冷却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液压油箱箱体顶部安插有进入液压油箱内的吸油管和回油管,且吸油管和回油管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内的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油箱,包括液压油箱箱体和安装在液压油箱箱体内的循环冷却管;循环冷却管包括冷却管进口部分、冷却管出口部分和循环冷却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液压油箱箱体顶部安插有进入液压油箱内的吸油管和回油管,且吸油管和回油管延伸进入液压油箱箱体内的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循环冷却管主体安装于液压油箱内底部中央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进口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底部旁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出口部分位于循环冷却管主体的底部旁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金甫叶晓翠吕振伟曹景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