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澄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348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1+1澄清方法,利用1+1澄清剂的凝聚和絮凝作用吸附除去中药提取液中的粗粒子以及淀粉、鞣质、黏液质、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破坏水提液的稳定性,以达到精制和提高成品制剂质量的目的。所述1+1澄清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B组份为壳聚糖改性活性炭溶液,A组份和B组份先后加入顺序根据澄清液体的pH值改变,第一组分加入后,在不同的可溶性大分子间“架桥”连接,使分子迅速增大,第二组分在第一组分所形成复合物基础上再“架桥”使絮状物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形成,壳聚糖‑海藻酸钠共聚物的使用不仅增大了絮凝效果,而且在中药提纯去除杂质方面对比醇沉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以及生产周期短等特点。

1+1 clarif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1+1 clarification method, which uses the condensation and flocculation of the 1+1 clarifier to remove the coarse particles in the extrac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large molecular impurities, such as starch, tannin, mucus and protein, and destroy the stability of the water extrac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fin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The 1+1 clarifier includes A component and B component, the A component is sodium alginate solution, the B component is chitosan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solution, A components and B components are added sequentially according to the pH value of the clarified liquid, and the first component is joined by different soluble macromolecules, so that the molecules can be rapidly increased. The second components a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group and then \bridge\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the floc on the original basis. The use of chitosan sodium alginate copolymer not only increases the flocculation effect, but also has low production cost, simple opera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cycle in the purification and removal of impuritie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rt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1澄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提取液絮凝澄清
,具体是1+1澄清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草药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瑰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中草药一般无法直接服用或使用,无论是老百姓煎煮中草药,还是制药企业制取中草药制剂,都必须将植物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释放转移到溶液中,从而使其功效能方便服用、使用,并被顺利吸收。我们知道,中草药提取液中除了有效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泥土、蛋白质、多糖、鞣质、树胶、淀粉、核酸以及有害的重金属离子等等,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了纳米级的胶体颗粒分散体系,它们多是带有负电荷的粒子,出于同性相斥的原理,使这些胶体颗粒不能相互聚集,所以也无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使药液显得非常浑浊。不但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残余杂质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故提取液的澄清净化对药液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中草药提取液方法,在目前较多药厂的规模性生产中,普遍都采用水提或醇提两种方法,而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则根据提取物中所含有效活性物质的溶解性来确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把一些无效物质同时提取出来,这些无效物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制剂后续工序的制作(特别是滤过工序)和成品的剂量和质量,为克服以上弊端,药厂以往的除杂工艺大多数采用“水提醇沉法”,但确存在着醇的耗用量大、工艺时间长,一般约需48小时,并且乙醇要回收,易燃易爆,生产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除杂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水、醇(一定浓度)两溶的物质基本上不能去除。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一些较醇沉法好的去杂方法,如: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离心沉降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等,但是以上技术的采用,企业需进行较大金额的投资和改造,另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的要求也较高,这无疑给一般中、小型制药企业造成困难。近年来,科研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289-292》王龙虎(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系)报导有: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絮凝澄清剂,用于中药分离过程去除杂质,对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改造,有利于药效成份的保留和重金属含量的降低。实际应用中壳聚糖在中药水提液中确有较好的除杂效果,但药液中的一些鞣质仍存在,杂质的沉降速度也还不够快,特别是在提高液体制造的稳定性上还不够显著。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上带有游离氨基,从而使壳聚糖成为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当壳聚糖溶于弱酸后,壳聚糖的线性结构分子呈舒展状态,把正电荷的氨基充分裸露出来。当把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加入到中草药植物提取液中后,正电荷的壳聚糖与提取液中的负电荷物质,通过异性相吸,中和其表面负电荷而沉降出来。还由于壳聚糖是长链线性结构,每个壳聚糖分子带有很多的正电荷,可以同时吸附多个负电荷物质而发生架桥连接作用,经过相互碰撞、化学粘结和网捕卷扫,凝聚成较大的聚集体而沉降下来。壳聚糖自1984年在食品领域开辟了新的用途后,其应用备受关注。壳聚糖来源广泛,成本低,无毒无味,处理后形成的果胶果肉沉淀也可加工成食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化学澄清剂。中国专利申请号97108097.6提出了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和酸作为澄清剂的方法,发现效果优于乙醇和单宁-明胶等方法,但用单一壳聚糖仍存在澄清周期长、产生的絮状物凝结不紧密等缺点。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39835.3,提出了以壳聚糖和黄原胶联合使用作为澄清剂的方法,该方法优于单一的壳聚糖澄清法,可以解决澄清耗时长、处理澄清度不够高等弊端问题。但黄原胶溶解性差,使用前需加热到60℃搅匀备用;如果搅拌不充分,将出现结块等现象。同时黄原胶和壳聚糖作用既形成上浮物又有沉淀形成,因此既需用筛网、滤布等过滤上浮物又需要离心除去沉淀,操作较为繁琐。海藻酸钠微溶于水,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它溶于碱性溶液,使溶液具有粘性。海藻酸钠粉末遇水变湿,微粒的水合作用使其表面具有粘性。然后微粒迅速粘合在一起形成团块,团块很缓慢的完全水化并溶解。海藻酸钠溶于水则形成粘稠的胶体,吸水后体积可膨胀10倍,其水溶液黏度主要随聚合度和浓度而变,海藻酸钠溶液因保持着呈负离子的基团,故有反对电荷,对疏水性悬浮液有凝聚作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共聚物可以改变壳聚糖的结构,通过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发生醚化反应,使得共聚物分子中不仅有-NH2和-OH基团,还有大量的-COOH基团,活性基团明显增多,故使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共聚物比单独使用壳聚糖的吸附明显提高。“1+1”澄清方法是利用凝聚和絮凝作用,以澄清剂吸附除去中药提取液中的粗粒子以及淀粉、鞣质、黏液质、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破坏水提液的稳定性,以达到精制和提高成品制剂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1+1澄清方法。海藻酸钠和壳聚糖的共聚物使用,使得产生的絮状物凝结紧密,吸附效果更为显著,较传统澄清方法,过程更为简洁,工艺简单,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方案是:一种1+1澄清方法,利用1+1澄清剂的凝聚和絮凝作用吸附除去待澄清液体中的粗粒子以及大分子杂质,从而达到澄清效果,所述1+1澄清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B组份为壳聚糖改性活性炭溶液,A组份和B组份的先后加入顺序根据澄清液体的pH值改变,后加入组份的重量是先加入组份的0.5-1.5倍。第一组分加入后,在不同的可溶性大分子间“架桥”连接,使分子迅速增大,第二组分在第一组分所形成复合物基础上再“架桥”使絮状物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形成,一般处理液中除含有所需有效成分、无机微量元素外,还有蛋白质、多糖、树胶、色素、果胶脂、淀粉、粘液质、及核酸等多种成分,这些物质共存在1-100nm的胶体颗粒分散体,具有很大的界面,处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体系,1+1澄清剂微粒接口能紧密吸附之间的电位差,即所谓的分散粒子Stem层的电位,极易溶解与水,在10分钟内能迅速形成电荷的球状绒体,打破原来药液的平衡,同时加快分子间的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碰撞加剧,使不易沉淀的小分子结合为大分子,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产生絮状沉淀。第一组分加入后,在不同的可溶性大分子间“架桥”连接,使分子迅速增大,第二组分在第一组分所形成复合物基础上再“架桥”使絮状物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形成,同时,壳聚糖-海藻酸钠共聚物可以改变壳聚糖的结构,通过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发生醚化反应,使得共聚物分子中不仅有-NH2和-OH基团,还有大量的-COOH基团,活性基团明显增多,经壳聚糖改性的活性炭再配合海藻酸钠的吸附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壳聚糖溶液吸附的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大分子杂质包括淀粉、鞣质、粘液质、蛋白质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待澄清液体为中药提取液、口服液或天然产物提取液。进一步地,所述1+1澄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1+1澄清剂的配制A组份的配制:先用少量水将海藻酸钠搅成糊状,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溶胀24-36小时,搅拌,过滤即得0.5%-3%的海藻酸钠溶液;B组份的配制:先配制0.5%-3%醋酸,然后用少量醋酸溶解壳聚糖并搅拌成糊状,加入足量的醋酸,溶胀24-36小时,过滤即得0.5%-3%壳聚糖溶液,将活性炭粉末和壳聚糖溶液按1:1-2的质量比混合,以1500MHZ-2500MHZ的频率进行超声反应8-15分钟,再以8000-10000MHZ的频率进行二次超声反应8-15分钟,即得到壳聚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1澄清剂利用凝聚和絮凝作用吸附除去待澄清液体中的粗粒子以及大分子杂质,从而达到澄清效果,所述1+1澄清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B组份为壳聚糖改性活性炭溶液,A组份和B组份的先后加入顺序根据澄清液体的pH值改变,后加入组份的重量是先加入组份的0.5‑1.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1澄清剂利用凝聚和絮凝作用吸附除去待澄清液体中的粗粒子以及大分子杂质,从而达到澄清效果,所述1+1澄清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B组份为壳聚糖改性活性炭溶液,A组份和B组份的先后加入顺序根据澄清液体的pH值改变,后加入组份的重量是先加入组份的0.5-1.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杂质包括淀粉、鞣质、粘液质、蛋白质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待澄清液体为中药提取液、口服液或天然产物提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1+1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1+1澄清剂的配制:A组份的配制:先用少量水将海藻酸钠搅成糊状,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溶胀24-36小时,搅拌,过滤即得0.5%-3%海藻酸钠溶液;B组份的配制:先配制0.5%-3%醋酸,然后用少量醋酸溶解壳聚糖并搅拌成糊状,加入足量的醋酸,溶胀24-36小时,过滤即得0.5%-3%壳聚糖溶液,将活性炭粉和壳聚糖溶液按1:1-2的质量比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