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29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箱体框架以及位于箱体框架两侧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箱体框架密封设置,第二隔板与箱体框架密封设置,第一隔板具有面向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第二隔板具有面向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凹槽,凹槽位于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电加热管至少有部分位于凹槽,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平板部;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流体腔,箱体框架的周壁、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形成流体腔,流体进口、流体出口与流体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加热管与流体隔离,提高安全性。

An electric he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heater, including an electric heating pipe, a box frame and a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a second partition plat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x frame.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is sealed with the box frame, the second partition plate is sealed with the box frame, the first partition has the first side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back to the second partition plate seco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has the first side of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back to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baffles and the second separators has a groove, the groove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 or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electric heating pipe is in the concave slot,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at least one. The electric heater includes the fluid inlet, the fluid outlet and the flow body cavity, the circumferential wall of the box frame, the first side of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the first side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form the flow body cavity, and the fluid inlet, the fluid outlet and the fluid cavity are connected. The electric heating tube of the invention is separated from the fluid to improv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加热器主要分为金属管式电加热器、玻璃管式电加热器、铸铝式电加热器及半导体陶瓷式电加热器。其中,金属管式电加热器因其质量稳定性高、成本较低,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金属管式电加热器的技术来源于储水式热水器,将电加热管直接浸泡于流体(如水)中,热效率高,制热快,配套产品成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加热技术。现有电加热管的外套管多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为使电加热管具有较大的电阻,以满足功率需求,通常都会对外套管进行折弯,使其呈U形结构、螺旋形结构或其他结构等,如此,折弯部位残余应力较大,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若外套管采用其它延展性较好的材质制成,可能存在无法直接浸泡于流体(如水)中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的安全性能较高,能够规避漏电等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电加热器。一种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箱体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箱体框架两侧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二隔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加热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平板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流体腔,所述箱体框架的周壁、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至少一部分壁部,所述流体进口、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腔连通。该电加热器工作时,待加热流体从流体进口流入,经过箱体的内腔后经流体出口流出,在此过程中,安装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电加热管通电工作,电加热管的热量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传递给流体腔中的流体,;该电加热器的电加热管通过隔板与待加热流体隔离,避免了与流经箱体内部的流体直接接触,可规避流体中漏电等安全隐患,提高电加热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部分零部件的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一隔板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隔板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箱体框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一盖体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盖体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密封圈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密封圈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加热管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10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箱体10,流体进口10a,流体出口10b,箱体框架11,通孔11a,隔板111,支撑部112,第二安装部113,第一隔板12,凹槽121,喇叭口段1211,配合段1212,平直段1213,平板部122,接线端部123,第一侧部124,第二侧部125,第二隔板13,凹槽131,喇叭口段1311,配合段1312,平直段1313,接线端部132,第一侧部133,第二侧部134,导热板14,安装板15,第一盖体16,凸块161,通孔16a,第二盖体17,凸块171,通孔17a,螺栓18;流体腔19;电加热管20,平直部201,翘起部202,密封圈30,密封圈4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示出部分零部件的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一隔板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第二隔板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箱体10和电加热管20。箱体10具有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流体腔,流体进口、流体出口与流体腔连通。流体为液体,例如水,流体也可以为气体,例如空气。箱体10包括位于箱体框架11两侧的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3,箱体框架11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也就是说,箱体框架11为箱体10的周壁部分,第一隔板12位于箱体框架11的第一开口位置,第二隔板13位于第二开口位置。第一隔板12与箱体框架11密封设置,第二隔板13与箱体框架11密封设置。第一隔板12具有面向第二隔板13的第一侧部124和背向第二隔板13的第二侧部125,第二隔板13具有面向第一隔板12的第一侧部133和背向第一隔板12的第二侧部134,箱体框架11的周壁、第一隔板12的第一侧部124和第二隔板13的第一侧部133为形成流体腔19的一部分壁部。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中至少一者具有凹槽,凹槽位于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当然,为了满足电加热器功率的需求,每一个隔板上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每一个隔板上的凹槽具体数目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各凹槽内均安装有电加热管20。凹槽可以为通槽,且多个通槽平行设置,如此,便于安装于凹槽内的电加热管20与外部电路连接,线路布置较方便。该电加热器工作时,安装于第一隔板12和/或第二隔板13的电加热管通电工作,通过隔板将热量传递给流体腔内的流体,加热流体;该电加热器的电加热管通过隔板与待加热流体隔离,避免了与流经箱体10内部的流体直接接触,可规避电加热管在流体中漏电等安全隐患,提高电加热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电加热管不直接与流体接触,从而对其外套管的材质要求降低,可选择性增多。具体地,第一隔板12的第二侧部125设置平板部122,第二隔板13的第二侧部134具有凹槽131;电加热器包括与电加热管20电连接的电路板,平板部122固定有安装板15,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第一隔板12的第二侧部125的一部分设置平板部122,第一隔板12的第二侧部125的另一部分具有凹槽121,第二隔板13的第二侧部134具有凹槽131,电加热器包括与电加热管20电连接的电路板,平板部122固定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邻近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起151,凸起151内设置有安装盲孔,电路板固定于安装板15。如此,可布置更多的电加热管,各电加热管的功率可较小,延长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更为具体地,平板部122与安装板15焊接固定,该安装板15可以为铝合金板,与电加热管连接的电路板可以设置在安装板15上。如此,与电加热管连接的电路板上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铝合金板和第一隔板12传递至流体,有利于电子元件热量的快速散热,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安装板15设置于平板部122还能增强平板部122的强度,使其不容易变形。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设置所述平板部,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具有所述凹槽;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与所述电加热管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平板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如此,在第一隔板设置平板部,第二隔板设置凹槽,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结构上更为简单,制造方便。图2中示出了第一隔板12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箱体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箱体框架两侧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二隔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加热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平板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流体腔,所述箱体框架的周壁、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至少一部分壁部,所述流体进口、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30 CN 20161126258831.一种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箱体框架以及位于所述箱体框架两侧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框架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二隔板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和背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加热管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中至少一个具有平板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进口、流体出口和流体腔,所述箱体框架的周壁、第一隔板的第一侧部、第二隔板的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至少一部分壁部,所述流体进口、流体出口与所述流体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设置所述平板部,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具有所述凹槽;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与所述电加热管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平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的一部分设置所述平板部,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侧部的另一部分具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侧部具有所述凹槽;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与所述电加热管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平板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配合段以及两个喇叭口段,所述配合段位于所述喇叭口段之间,所述电加热管包括平直部和翘起部,所述平直部位于所述配合段,所述翘起部位于所述喇叭口段上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包括喇叭边和侧边,所述喇叭边为形成所述喇叭口段的侧壁,所述侧边为形成所述配合段的侧壁,所述喇叭边与所述侧边的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5°至20°。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平直段,所述喇叭口段位于所述平直段与所述配合段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包括平直边,所述平直边为形成所述平直段的侧壁,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平直段与所述箱体框架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包括平直部和翘起部,所述电加热管的平直部包括裸露面和与所述凹槽内壁固定的包覆面,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电加热管的裸露面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裸露面的至少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