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838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其中,换热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翅片(2),翅片(2)的部分周向区域上设有凸出部,翅片(2)的其余部分周向区域形成平滑翅片段(6)。此种换热管通过在翅片上设置凸出部能够减薄粘附在翅片表面上液膜的厚度,增加换热表面积,该种结构可增强其局部的相变换热能力;同时,平滑翅片段能够减小液体流动阻力,使液体顺畅地流出,以防液膜在翅片表面积聚减小周向换热面积而增加热阻,从而综合提高换热管的整体换热效果。

Heat exchangers, heat exchangers and air conditione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exchange tube, a heat exchang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in which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ncludes a tube body (1), a fin (2) is provid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1), and a part of the fin (2)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art on the circumferential region, and the rest part of the fin (2) forms a smooth wing segment (6) in the circumferential region. The heat transfer tube can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liquid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n surface by setting the convex part on the fin and increase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heat transfer surface. The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local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mooth wing fragment can reduce the liquid flow resistance and make the liquid flow smoothly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liquid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n. Reduce the circumferential heat transfer area and increase the thermal resistance,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与空调行业中,水冷式冷凝器因结构紧凑,适用性广,得到了快速发展。水冷式换热器多数为壳管式换热器,在冷凝器中,对其换热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壳体中换热管性能的优劣。冷凝管在换热过程中,冷凝管外侧的气态冷媒通过发生相变与内部的水进行换热,由于冷凝管的热阻主要存在于管外,根据弱侧强化原则,对管外进行强化显得尤为重要,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管外热阻以提高换热性能。为实现这一目的,冷凝管一般在管体的圆周螺旋加工金属成翅片从而增大其换热面积,并在螺旋翅片的顶部整个周向上进行二次滚压,形成凸台或尖角,一是进一步增加管外的表面积,二是由于形成的凸台或尖角,可减薄凝结在翅片表面上液膜的厚度,降低热阻,提高冷凝管的换热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种冷凝管未能使冷凝器达到较高的换热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能够提高换热管的换热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翅片,在翅片的部分周向区域上设有凸出部,翅片的其余部分周向区域形成平滑翅片段。进一步地,翅片在管体的外壁上呈螺旋线分布。进一步地,翅片上设有凸出部的区域在周向上形成第一连续区域,平滑翅片段在周向上形成第二连续区域。进一步地,平滑翅片段在管体周向上对应的角度范围小于等于180°。进一步地,在翅片上设有凸出部的区域内包括多组凸出部,多组凸出部在翅片的周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翅片的周向上包括第一连续区域和第二连续区域,其中,第一连续区域内设有多组凸出部,多组凸出部在翅片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第二连续区域为平滑翅片段。进一步地,平滑翅片段的局部位置设有凸出部。进一步地,翅片的周向上包括第一连续区域和第二连续区域,其中,第一连续区域为沿翅片的周向设有凸出部的连续区域,第二连续区域为平滑翅片段,平滑翅片段的局部位置设有凸出部。进一步地,换热管在冷凝器中安装的状态下,第一连续区域朝上设置,第二连续区域朝下设置。进一步地,凸出部的自由端具有尖锐部。进一步地,在翅片的径向高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层凸出部。进一步地,至少两层凸出部在沿管体的周向上错开设置。进一步地,至少两层凸出部包括第一层凸出部和第二层凸出部,翅片顶部通过滚花形成压槽,同时压槽的两端向翅片外侧延展形成第一层凸出部,第二层凸出部位于第一层凸出部的径向内侧,第二层凸出部通过滚花形成。进一步地,各个第二层凸出部均位于翅片的同一侧。进一步地,压槽相对于管体的轴线倾斜设置。进一步地,相邻翅片上的第一层凸出部在管体的周向上相互错开设置。进一步地,压槽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呈类三角形、梯形或矩形;和/或第二层凸出部的挤压面呈类三角形、梯形或矩形。进一步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凸起螺纹。进一步地,凸起螺纹为多头螺纹。进一步地,凸起螺纹的横截面呈类梯形或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翅片一体设置在管体上,和/或凸出部一体设置在翅片上。进一步地,翅片和凸出部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挤压成形。进一步地,平滑翅片段在管体周向上对应的角度在整个周向上所占比例范围为1/7~1/2。进一步地,相邻翅片之间形成槽体3,槽体底部平滑,且槽体底部与翅片的交接处呈圆滑过渡;或者槽体底部整体呈圆滑过渡。进一步地,翅片与垂直于管体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0.3°~3.0°。进一步地,翅片的厚度h7=0.1~0.252mm,相邻翅片之间形成槽体的宽度h8=0.252~0.558mm。进一步地,压槽距离翅片顶部的深度h1=0.1~0.45mm,或压槽的宽度h2=0.01~0.35mm,或第一层凸出部向翅片侧面延伸凸出的长度h3=0.05~0.2mm。进一步地,压槽倾斜方向与翅片顶部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β=15°~65°。进一步地,第二层凸出部相对于翅片表面向外延伸的宽度h4=0.05~0.2mm,或第二层凸出部底部与管体根部形成的台阶高度h5=0.15~0.45mm,或第二层凸出部在翅片周向上的宽度h6=0.05~0.32mm。进一步地,在单圈翅片2上设置压槽的数量n2=35~100个;或者在单圈翅片2侧面形成第二层凸出部的数量n3=35~100个。进一步地,凸起螺纹相对于管体轴线的倾斜角度α1=15~55°,或者凸起螺纹在管体内壁上的凸出高度h9=0.15~0.55mm,或者凸起螺纹的截面上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γ=15~65°;或者凸起螺纹为多头螺纹,多头螺纹在管体内壁的整个圆周上分布n1=10~80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管。进一步地,换热器为冷凝器。进一步地,翅片上设有凸出部的区域在周向上为连续区域,换热管在安装后,翅片带有凸出部的区域朝上设置,平滑翅片段朝下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外壁翅片的部分周向区域上设置凸出部,而翅片的其余部分周向区域形成平滑翅片段,换热后产生的液体可通过相邻平滑翅片段之间的槽体导出。此种换热管通过在翅片上设置凸出部能够减薄粘附在翅片表面上液膜的厚度,增加换热表面积,该种结构可增强其局部的相变换热能力;同时,平滑翅片段能够减小液体流动阻力,使液体顺畅地流出,以防液膜在翅片表面积聚减小周向换热面积而增加热阻,从而综合提高换热管的整体换热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换热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换热管的一个实施例沿周向展开后的翅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换热管的一个实施例沿周向展开后翅片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换热管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换热管的一个实施例沿周向展开后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换热管的一个实施例的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翅片;3、槽体;4、第一层凸出部;5、第二层凸出部;6、平滑翅片段;7、压槽;8、凸起螺纹;11、成翅段;12、光滑段;13、过渡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本技术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周向”、“轴向”和“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技术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即使在换热管外部螺旋翅片上增设较多的凸台或尖角,在冷凝过程中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换热性能,因此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翅片(2),在所述翅片(2)的部分周向区域上设有凸出部,所述翅片(2)的其余部分周向区域形成平滑翅片段(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翅片(2),在所述翅片(2)的部分周向区域上设有凸出部,所述翅片(2)的其余部分周向区域形成平滑翅片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在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呈螺旋线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上设有凸出部的区域在周向上形成第一连续区域,所述平滑翅片段(6)在周向上形成第二连续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翅片段(6)在所述管体(1)周向上对应的角度范围小于等于1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翅片(2)上设有凸出部的区域内包括多组所述凸出部,多组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翅片(2)的周向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的周向上包括第一连续区域和第二连续区域,所述第一连续区域内设有多组所述凸出部,多组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翅片(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续区域为所述平滑翅片段(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翅片段(6)的局部位置设有所述凸出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的周向上包括第一连续区域和第二连续区域,所述第一连续区域为沿所述翅片(2)的周向设有凸出部的连续区域,所述第二连续区域为所述平滑翅片段(6),所述平滑翅片段(6)的局部位置设有所述凸出部。9.根据权利要求3、6或8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在冷凝器中安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续区域朝上设置,所述第二连续区域朝下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自由端具有尖锐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翅片(2)的径向高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两层所述凸出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层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管体(1)的周向上错开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层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一层凸出部(4)和第二层凸出部(5),所述翅片(2)顶部通过滚花形成压槽(7),同时所述压槽(7)的两端向所述翅片(2)外侧延展形成所述第一层凸出部(4),所述第二层凸出部(5)位于所述第一层凸出部(4)的径向内侧,所述第二层凸出部(5)通过滚花形成。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层凸出部(5)均位于所述翅片(2)的同一侧。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7)相对于所述管体(1)的轴线倾斜设置。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翅片(2)上的所述第一层凸出部(4)在所述管体(1)的周向上相互错开设置。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7)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端部呈类三角形、梯形或矩形;和/或所述第二层凸出部(5)的挤压面呈类三角形、梯形或矩形。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状的凸起螺纹(8)。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岳清学胡东兵张营杨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