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73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驱动力传递组件,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驱动力接收头,驱动齿轮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力接收头具有杆部和驱动力接收部,杆部的一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驱动力接收部位于杆部的另一端,驱动力接收部设置有两个突起,至少一个突起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两个突起与成像装置的驱动部件的配合更为顺畅,处理盒在组装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成像装置内部的零部件的阻碍和干扰而产生卡死的现象,提高了处理盒落机过程的顺畅性,提高打印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耗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盒。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式的成像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上使用的容易消耗的材料,通称打印耗材。通常,显影所消耗的碳粉一般由处理盒提供,当处理盒内的碳粉用完后,再更换新的处理盒。现有处理盒,通常包括粉仓、设置在粉仓上的与显影单元配合的驱动部件、显影辊、出粉刀、传动齿轮,以及处理盒端盖上的导电端以及导电端上的导电触点,以及包含废粉仓及感光鼓的显影组件。将处理盒放置在成像装置内,处理盒的驱动部件通过与设置在成像装置内的旋转传动元件耦合,驱动部件随着成像装置传动元件转动从而实现处理盒内显影单元周向旋转运动。处理盒导电端的导电触点与成像装置上导电位置接触,使处理盒内部显影构件根据结构特点带正电压或负电压粉仓内部的碳粉在显影辊以及其他构件电场力作用下对感光鼓供粉,从而对感光鼓显影,然后通过转印把碳粉转印到纸张上。当处理盒中的碳粉耗尽时,需将处理盒从成像装置中卸下。现有一种处理盒的的驱动组件是采用圆球式万向节的驱动连接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驱动组件容易脱离,导致感光鼓或显影辊无法接收传动力,导致处理盒无法正常使用。另外还有一种处理盒,其驱动头组件中的驱动杆体穿过定位驱动的齿轮定位组件,并且可以相对于齿轮轴向往复滑动,由于驱动组件在安装和拆卸处理盒的时候,驱动头组件容易与成像装置的传动杆卡死,导致驱动组件和驱动轴损坏,导致处理盒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且能提高其落机过程顺畅性的处理盒。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驱动力传递组件,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驱动力接收头,驱动齿轮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力接收头具有杆部和驱动力接收部,杆部的一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驱动力接收部位于杆部的另一端,驱动力接收部设置有两个突起,至少一个突起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由此可见,驱动力接收头具有杆部和驱动力接收部,杆部的一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驱动力接收部位于杆部的另一端,驱动力接收部设置有两个突起,至少一个突起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两个突起与成像装置的驱动部件的配合更为顺畅。因此,处理盒在组装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成像装置内部的零部件的阻碍和干扰而产生卡死的现象,提高了处理盒落机过程的顺畅性,提高打印品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至少一个突起可在脱离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脱离位置时两个突起在垂直于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大于在夹紧位置时两个突起在垂直于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顶杆,顶杆插入驱动力接收部和杆部的轴孔内,顶杆可沿杆部的轴线方向移动地控制至少一个突起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在脱离位置,顶杆的顶端凸出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顶杆的顶端与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在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小于突起的顶端与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在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由此可见,在脱离位置时顶杆的顶端凸出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当处理盒组装或取出成像装置的过程中,成像装置的驱动部件的顶端会按压或脱离顶杆的顶端,从而使顶杆沿杆部的轴线方向移动地控制至少一个突起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提高了处理盒落机过程的顺畅性,提高打印品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组件,至少一个突起在垂直杆部的轴线方向抵压有第一弹性件,第一铰接组件的一端与顶杆的尾部连接,第一铰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突起铰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移动杆和铰接件,移动杆与顶杆的尾部连接,铰接件的一端与移动杆铰接,铰接件的另一端与突起铰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移动杆、铰接件以及套在杆部上的圆环,移动杆分别与顶杆的尾部和圆环连接,铰接件的一端与圆环铰接,铰接件的另一端与突起铰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杆部在中段位置径向贯穿地开设有通孔,移动杆贯穿通孔地沿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通孔在杆部轴线方向的高度大于移动杆在杆部轴线方向的高度。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力接收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槽,开槽具有周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侧面具有垂直于杆部轴线方向的导向槽,突起具有位于两个侧面上的导轨,导轨可移动地与导向槽配合。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突起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驱动力接收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开槽,两个开槽关于杆部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弹性件和铰接件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第二铰接组件,第二铰接组件的一端与顶杆的尾部连接,第二铰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突起铰接,第二铰接组件与驱动齿轮之间抵压有第二弹性件。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移动杆、铰接件以及套在杆部上的圆环,移动杆分别与顶杆的尾部和圆环连接,铰接件的一端与圆环铰接,铰接件的另一端与突起铰接,第二弹性件位于圆环和驱动齿轮之间。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杆部在中段位置径向贯穿地开设有通孔,移动杆贯穿通孔地沿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通孔在杆部轴线方向的高度大于移动杆在杆部轴线方向的高度。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力接收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槽,开槽具有周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侧面具有垂直于杆部轴线方向的导向槽,突起具有位于两个侧面上的导轨,导轨可移动地与导向槽配合。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突起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驱动力接收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开槽,两个开槽关于杆部的轴线对称设置,铰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处理盒还包括端盖和控制机构,端盖与驱动力传递组件位于同一端面地安装在盒体的侧面,控制机构设置在端盖上,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导环和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突起铰接,导环套在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控制机构可控制导环沿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至少一个突起在垂直杆部的轴线方向抵压有第三弹性件。由此可见,至少一个突起在垂直杆部的轴线方向抵压有第三弹性件,控制机构可控制导环沿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利用第三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力,从而通过铰接的连接件驱动至少一个突起在脱离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结构简单,传动性能稳定,提高了处理盒落机过程的顺畅性,提高打印品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机构包括拨杆,拨杆可绕着垂直于杆部轴线的旋转轴旋转,拨杆具有拨动部和受力部,拨动部位于导环的下方,受力部可接收成像装置的门盖的作用力。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机构包括推杆,推杆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移动,推杆与端盖之间沿推杆移动的方向设置有第四弹性件,推杆具有受压部和推动部,受压部可接收成像装置的门盖的作用力,推动部可控制导环沿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机构包括按压杆、分度导套、滑爪套以及伸缩杆,分度导套在其轴线垂直于杆部轴线方向地固定在端盖上,分度导套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轴向滑槽,分度导套的开口端壁上设置有分度爪,按压杆具有受力端和三角突起端,三角突起端可沿分度导套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地位于分度导套内,滑爪套的外壁径向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驱动力传递组件,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驱动力接收头,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所述驱动力接收头具有杆部和驱动力接收部,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位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所述驱动力接收部设置有两个突起,至少一个所述突起可沿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的两端壁之间;驱动力传递组件,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驱动力接收头,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所述驱动力接收头具有杆部和驱动力接收部,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位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所述驱动力接收部设置有两个突起,至少一个所述突起可沿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起可在脱离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脱离位置时两个所述突起在垂直于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大于在所述夹紧位置时两个所述突起在垂直于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插入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和所述杆部的轴孔内,所述顶杆可沿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移动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突起沿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脱离位置,所述顶杆的顶端凸出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所述顶杆的顶端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在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小于所述突起的顶端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端面在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组件,至少一个所述突起在垂直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抵压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杆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突起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移动杆和铰接件,所述移动杆与所述顶杆的尾部连接,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铰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突起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移动杆、铰接件以及套在所述杆部上的圆环,所述移动杆分别与所述顶杆的尾部和所述圆环连接,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圆环铰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突起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在中段位置径向贯穿地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通孔地沿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通孔在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移动杆在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槽,所述开槽具有周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所述侧面具有垂直于所述杆部轴线方向的导向槽,所述突起具有位于两个侧面上的导轨,所述导轨可移动地与所述导向槽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突起可沿垂直于所述杆部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开槽,两个所述开槽关于所述杆部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铰接件的数量分别为两个。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组件还包括第二铰接组件,所述第二铰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杆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突起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组件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抵压有第二弹性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移动杆、铰接件以及套在所述杆部上的圆环,所述移动杆分别与所述顶杆的尾部和所述圆环连接,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圆环铰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突起铰接,所述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锋袁鹏苏健强刘朝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