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424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包括外框、螺孔、储能板、横筋条、竖筋条、储能块、轴承、定位接钮、伸缩杆、支撑杆、转轮和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框与储能板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排水槽,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出,避免储能板因积水造成损坏,储能板通过螺栓穿过储能板和外框四角设有的螺孔固定在一起,螺孔安装在四角使储能板牢固的安装在外框内,横筋条和竖筋条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极耳,可以降低电池内阻,同时电池的电流分布也更为均匀,外框通过轴承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底座调整角度,使板栅对太阳的热量转化效率最大化,底座上焊接有多个与安置面进行固定的定位孔,提高底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栅结构,具体为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属于太阳能储能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地球人口越来越多,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对新能源的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和推广,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如何将太阳能利用起来,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致力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对人类的发展,无疑能够创造历史性的进步,太阳能产品也具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对太阳能进行储藏利用时,则需要太阳能电池板栅作为辅助工具,太阳电池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栅线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把电池体内的光生电流引到电池外部,而目前所使用的板栅却存在很多不足,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储能板本身存在的电阻等原因对太阳的热量转化效率较低,电池的容量较小,使用寿命较低,在安装时太阳能电池板栅的倾斜角度得不到调整,造成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所装置的板栅不能有效的接收太阳的辐射,影响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包括外框、螺孔、储能板、横筋条、竖筋条、储能块、轴承、定位接钮、伸缩杆、支撑杆、转轮和底座,所述外框与底座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框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位于外框四角的固定板上,所述储能板安装在外框内,所述储能板四角设有螺孔,所述储能板上设有横筋条和竖筋条,所述横筋条水平安置在储能板表面,所述竖筋条竖直安置在储能板表面,所述竖筋条与横筋条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在一起,所述储能块安装在储能板上,所述储能块位于横筋条和竖筋条相连形成的筋条网框内,所述轴承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轴承内圈与底座连接在一起,所述轴承外圈焊接在外框底部,所述定位接钮与外框连接,所述定位接钮平行设置在外框背面的凹槽处,所述伸缩杆位于外框与底座之间,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螺丝连接在定位接钮,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杆中部,所述支撑杆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接钮和转轮上,所述转轮固定在底座尾部,所述底座位于外框底部。优选的,为了避免储能板因积水造成损坏,所述外框与储能板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排水槽。优选的,为了使储能板安装在外框内,所述储能板通过螺栓穿过储能板和外框四角设有的螺孔固定在一起。优选的,为了降低电池内阻,所述横筋条和竖筋条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极耳。优选的,为了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所述外框通过轴承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底座调整角度。优选的,为了提高底座的稳定性,所述底座上焊接有多个与安置面进行固定的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设计合理,外框与储能板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排水槽,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出,避免储能板因积水造成损坏,使储能板上的储能块使用期限得到保障,储能板通过螺栓穿过储能板和外框四角设有的螺孔固定在一起,螺孔安装在四角既可以使储能板牢固的安装在外框内,同时也不会占用储能板过多面积,增强其转化效率,横筋条和竖筋条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极耳,可以降低电池内阻,同时电池的电流分布也更为均匀,外框通过轴承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底座调整角度,针对不同的安装环境,根据所对应太阳的位置调整角度,使板栅对太阳的热量转化效率最大化,底座上焊接有多个与安置面进行固定的定位孔,底座能够稳固的安装在安置面上,提高底座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图中:1、外框,2、螺孔,3、储能板,4、横筋条,5、竖筋条,6、储能块,7、轴承,8、定位接钮,9、伸缩杆,10、支撑杆,11、转轮和12、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包括外框1、螺孔2、储能板3、横筋条4、竖筋条5、储能块6、轴承7、定位接钮8、伸缩杆9、支撑杆10、转轮11和底座12,所述外框1与底座12通过轴承6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框1通过轴承7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底座12调整角度,针对不同的安装环境,根据所对应太阳的位置调整角度,使板栅对太阳的热量转化效率最大化,所述外框1与储能板3之间的空隙处设有排水槽,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出,避免储能板3因积水造成损坏,使储能板3上的储能块6使用期限得到保障,所述外框1设有螺孔2,所述螺孔2位于外框1四角的固定板上,所述储能板3安装在外框1内,所述储能板3四角设有螺孔2,所述储能板3通过螺栓穿过储能板3和外框1四角设有的螺孔2固定在一起,螺孔2安装在四角既可以使储能板3牢固的安装在外框1内,同时也不会占用储能板3过多面积,增强其转化效率,所述储能板3上设有横筋条4和竖筋条5,所述横筋条4和竖筋条5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极耳,可以降低电池内阻,同时电池的电流分布也更为均匀,所述横筋条4水平安置在储能板3表面,所述竖筋条5竖直安置在储能板3表面,所述竖筋条5与横筋条4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在一起,所述储能块6安装在储能板3上,所述储能块6位于横筋条4和竖筋条5相连形成的筋条网框内,所述轴承7安装在底座12上方,所述轴承7内圈与底座12连接在一起,所述轴承7外圈焊接在外框1底部,所述定位接钮8与外框1连接,所述定位接钮8平行设置在外框1背面的凹槽处,所述伸缩杆9位于外框1与底座12之间,所述伸缩杆9一端通过螺丝连接在定位接钮8,所述伸缩杆9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杆10中部,所述支撑杆10位于底座12上方,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接钮8和转轮11上,所述伸缩杆9和支撑杆10的支撑作用使外框1调整角度后进行固定,所述转轮11固定在底座12尾部,所述底座12位于外框1底部,所述底座12上焊接有多个与安置面进行固定的定位孔,底座12能够稳固的安装在安置面上,提高底座12的稳定性。工作过程:在使用该太阳能电池板栅时,首先将储能板放置在外框内,对准螺孔并用螺栓固定,然后调节外框的倾斜角度,使其与太阳的接触面达到最大化,再用伸缩杆和支撑杆进行固定,最后底座通过定位孔与安置面进行固定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螺孔(2)、储能板(3)、横筋条(4)、竖筋条(5)、储能块(6)、轴承(7)、定位接钮(8)、伸缩杆(9)、支撑杆(10)、转轮(11)和底座(12);所述外框(1)与底座(12)通过轴承(7)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框(1)设有螺孔(2),所述螺孔(2)位于外框(1)四角的固定板上,所述储能板(3)安装在外框(1)内,所述储能板(3)四角设有螺孔(2),所述储能板(3)上设有横筋条(4)和竖筋条(5),所述横筋条(4)水平安置在储能板(3)表面,所述竖筋条(5)竖直安置在储能板(3)表面,所述竖筋条(5)与横筋条(4)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在一起,所述储能块(6)安装在储能板(3)上,所述储能块(6)位于横筋条(4)和竖筋条(5)相连形成的筋条网框内,所述轴承(7)安装在底座(12)上方,所述轴承(7)内圈与底座(12)连接在一起,所述轴承(7)外圈焊接在外框(1)底部,所述定位接钮(8)与外框(1)连接,所述定位接钮(8)平行设置在外框(1)背面的凹槽处,所述伸缩杆(9)位于外框(1)与底座(12)之间,所述伸缩杆(9)一端通过螺丝连接在定位接钮(8),所述伸缩杆(9)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杆(10)中部,所述支撑杆(10)位于底座(12)上方,所述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接钮(8)和转轮(11)上,所述转轮(11)固定在底座(12)尾部,所述底座(12)位于外框(1)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螺孔(2)、储能板(3)、横筋条(4)、竖筋条(5)、储能块(6)、轴承(7)、定位接钮(8)、伸缩杆(9)、支撑杆(10)、转轮(11)和底座(12);所述外框(1)与底座(12)通过轴承(7)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框(1)设有螺孔(2),所述螺孔(2)位于外框(1)四角的固定板上,所述储能板(3)安装在外框(1)内,所述储能板(3)四角设有螺孔(2),所述储能板(3)上设有横筋条(4)和竖筋条(5),所述横筋条(4)水平安置在储能板(3)表面,所述竖筋条(5)竖直安置在储能板(3)表面,所述竖筋条(5)与横筋条(4)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在一起,所述储能块(6)安装在储能板(3)上,所述储能块(6)位于横筋条(4)和竖筋条(5)相连形成的筋条网框内,所述轴承(7)安装在底座(12)上方,所述轴承(7)内圈与底座(12)连接在一起,所述轴承(7)外圈焊接在外框(1)底部,所述定位接钮(8)与外框(1)连接,所述定位接钮(8)平行设置在外框(1)背面的凹槽处,所述伸缩杆(9)位于外框(1)与底座(12)之间,所述伸缩杆(9)一端通过螺丝连接在定位接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迩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