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体插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877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接触体插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插针接触体、冠簧和插孔接触体;所述冠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孔接触体的内腔中,所述冠簧用于固定所述插针接触体,所述插针接触体的外轮廓与所述插孔接触体和所述冠簧共同构成的内腔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电接触位置由一处增加到两处,降低插合处的接触电阻,降低产品温升,提升产品性能。

Intercalation structure of contact bod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contact body inser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needle contact body, a crown spring and a socket contact body, which is fixed in an inner cavity of the contact body of the hole, and the crown spring is used to fix the contact body of the needle. The outer profile of the pin contact body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formed by the contact body of the hole and the crown spring. The invention increases the electrical contact position from one place to two, reduces the contact resistance of the insertion point, reduces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product,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体插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结构
,具体的说是一种接触体插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电流电连接器插针、插孔接触体插合处的结构多采用单一的开槽或冠簧结构,通过现有结构的尺寸调整进一步降低插合处的接触电阻已经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接一种触体插配结构。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体插配结构,包括插针接触体、冠簧和插孔接触体;所述冠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孔接触体的内腔中,所述冠簧用于固定所述插针接触体,所述插针接触体的外轮廓与所述插孔接触体和所述冠簧共同构成的内腔相配合。所述插针接触体的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台阶、过渡台阶和第二接触台阶;所述第一接触台阶通过所述过渡台阶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台阶。所述第一接触台阶处于所述的插针接触体的头部区域,为圆柱体结构,一个底面连接所述过渡台阶。所述第二接触台阶为圆柱体结构,一个底面连接所述过渡台阶。所述过渡台阶为圆柱台结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的底面大小相同,下底面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的底面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接触台阶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的横截面。所述插孔接触体包括第一插孔部、冠簧装配槽、第二插孔部和冠簧引导装配锥面;所述第一插孔部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插孔部内腔中开设所述冠簧装配槽,所述冠簧装配槽用于固定所述冠簧;所述第二接触台阶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位置相对应;所述冠簧引导装配锥面与所述过渡台阶位置相对应且装配后不接触。所述第一插孔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插孔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插孔部设有一个或多个调力收口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简便,可有效降低插针、插孔接触体插合处接触电阻。2、本专利技术使电接触位置由一处增加到两处,降低插合处的接触电阻,降低产品温升,提升产品性能。3、本专利技术是大电流连接器用接触体的核心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插配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大电流连接器产品的性能,该结构为国内首创,可在大电流产品上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接触体插配结构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插针接触体插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冠簧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孔接触体插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接触体插配结构效果示意图。其中,1插针接触体、2冠簧、3插孔接触体、4第二电接触位、5第一电接触位、11第一接触台阶、12过渡台阶、13第二接触台阶、21簧片、31第一插孔部、32冠簧装配槽、33第二插孔部、34调力收口槽、35冠簧引导装配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接触体插配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由插针接触体、冠簧及插孔接触体三个部分组成。构成本插配结构各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功能及其配合关系如图2~4所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插针接触体1、冠簧2和插孔接触体3;所述冠簧2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孔接触体3的内腔中,所述冠簧2用于固定所述插针接触体1,所述插针接触体1的外轮廓与所述插孔接触体3和所述冠簧2共同构成的内腔相配合。如图2所示,插针接触体1的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台阶11、过渡台阶12和第二接触台阶13;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通过所述过渡台阶12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处于所述的插针接触体1的头部区域,为圆柱体结构,一个底面连接所述过渡台阶12。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为圆柱体结构,一个底面连接所述过渡台阶12。所述过渡台阶12为圆柱台结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的底面大小相同,下底面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的底面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的横截面。如图4所示,插孔接触体3包括第一插孔部31、冠簧装配槽32、第二插孔部33和冠簧引导装配锥面35;所述第一插孔部31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插孔部31内腔中开设所述冠簧装配槽32,所述冠簧装配槽32用于固定所述冠簧2;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位置相对应;所述冠簧引导装配锥面35与所述过渡台阶12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插孔部3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插孔部33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的外径相同。第二插孔部33设有一个或多个调力收口槽34。如图3-5所示,插针接触体1插入装有冠簧2的插孔接触体3中,冠簧2的簧片21用于固定所述插孔接触体1的第一接触台阶11,从而得到第一电接触位5。插孔接触体3的第二插孔部33设有一个或多个调力收口槽34,使第二插孔部33与第二接触台阶13接触,从而得到第二电接触位4。第一电接触位5和第二电接触位4使本专利技术构成双重接触结构,使电接触位置由一处增加到两处,有效降低了插针、插孔接触体之间的接触电阻。本接触体插配结构独创性的采用了开槽和冠簧复合接触的设计结构,使插针、插孔接触体之间的插合接触电阻有效减小;同时,采用了锥面引导结构,提高了冠簧的装配工艺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触体插配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体插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针接触体(1)、冠簧(2)和插孔接触体(3);所述冠簧(2)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孔接触体(3)的内腔中,所述冠簧(2)用于固定所述插针接触体(1),所述插针接触体(1)的外轮廓与所述插孔接触体(3)和所述冠簧(2)共同构成的内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体插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针接触体(1)、冠簧(2)和插孔接触体(3);所述冠簧(2)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孔接触体(3)的内腔中,所述冠簧(2)用于固定所述插针接触体(1),所述插针接触体(1)的外轮廓与所述插孔接触体(3)和所述冠簧(2)共同构成的内腔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体插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接触体(1)的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台阶(11)、过渡台阶(12)和第二接触台阶(13);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通过所述过渡台阶(12)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体插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处于所述的插针接触体(1)的头部区域,为圆柱体结构,一个底面连接所述过渡台阶(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体插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13)为圆柱体结构,一个底面连接所述过渡台阶(12)。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接触体插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台阶(12)为圆柱台结构,上底面与所述第一接触台阶(11)的底面大小相同,下底面与所述第二接触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