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29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4:03
印刷基板有可能产生热膨胀和/或热变形导致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传感能力因配线的几何形状变化而下降。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具有以陶瓷材料为主成分的耐热性基板、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的电力配线组和用于检测电力配线组中流通的电流的线圈构造。线圈构造由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的线圈配线构成。线圈配线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包括在环绕电力配线组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线圈部。线圈部包括线圈配线的一圈或与线圈配线的一圈对应。线圈部的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一连接配线及第二连接配线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未在耐热性基板外露出。各第一导体相对于在与电力配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中包围电力配线组的外周轮廓线配置成隔开相等的最小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内容:将电极埋设于陶瓷基板,以便例如提高排热性。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烧成而将变压器埋设于陶瓷基板内。专利文献3公开了使用印刷基板而构成绕组的罗氏线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57373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3541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283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提出有如下需求:即便在供汽车发动机放置的发动机室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也能提高由多个电子器件构成的系统的动作的可靠性。作为电子器件的一例,能举出: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功率晶体管、电容器、电感器等。通过监视在这样的系统内流通的电流而进行系统的反馈控制,由此能够提高系统的动作的可靠性,或者,能够在瞬间内检测出系统的动作异常。在使用了印刷基板的电流传感器置于恶劣环境的情况下,印刷基板有可能发生热膨胀和/或热变形,从而导致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传感能力因配线的几何形状的变化而下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具有:耐热性基板,该耐热性基板以陶瓷材料为主成分;电力配线组,该电力配线组埋设于所述耐热性基板;以及线圈构造,该线圈构造用于对所述电力配线组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线圈构造由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的线圈配线构成,所述线圈配线在所述起点与所述终点之间包括在环绕所述电力配线组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所述线圈配线的一圈、或者与所述线圈配线的一圈相对应,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体,该第一导体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配置成比所述第一导体更远离所述电力配线组,且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一连接配线,该第一连接配线在同一线圈部内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配线,该第二连接配线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之间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配线埋设于所述耐热性基板,至少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未在所述耐热性基板外露出,相对于在与所述电力配线组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中将所述电力配线组包围的外周轮廓线,各第一导体配置成隔开相等的最小间隔。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还具有至少一个外部连接配线,该外部连接配线与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配线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所述陶瓷材料含有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镁以及堇青石中的至少一种。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所述耐热性基板含有玻璃材料。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所述电力配线和所述线圈构造含有相同的金属材料。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所述电力配线和所述线圈构造含有铜。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线圈部借助比所述线圈部小的至少一个中继线圈部而连接,所述线圈部的第二连接配线将所述第一导体或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中继线圈部连接,由此代替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之间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的方式。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所述中继线圈部包括:第三导体,该第三导体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四导体,该第四导体配置成比所述第三导体更远离所述电力配线组,且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三连接配线,该第三连接配线将所述第三导体和所述第四导体连接;以及第四连接配线,该第四连接配线将所述第三导体或所述第四导体与所述第一导体或所述第二导体连接。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所述第一导体至所述第四导体存在于同一平面中。在若干实施方式例中,耐热性元件还具有返回配线,该返回配线以从所述线圈部内通过的方式从所述线圈构造的线圈配线的终点朝向起点、且沿周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耐热性优异的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耐热性元件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其透视示出了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的电力配线及线圈构造等。图1是主要用于明确示出电力配线及线圈构造的结构的示意图。线圈构造埋设于耐热性基板。图2是图1所示的耐热性元件的概要的俯视示意图,由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的配线。一个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二导体也由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双点划线L1表示配置有第一导体的小直径假想圆。双点划线L2表示配置有第二导体的大直径假想圆。图3是对图1所示的耐热性元件的未限定的一例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的概要图,其与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概要的截面对应。图4是对图1所示的耐热性元件的未限定的一例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的概要图,其与沿着图2中的IV-IV线的概要的截面对应。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所谓的生片(未烧成的陶瓷片材)的层叠及烧成后的构造的概要示意图。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生片的层叠及烧成后的构造的概要示意图。图7是耐热性元件的概要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其示出了电力配线组的变化。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耐热性元件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其透视示出了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的电力配线及线圈构造等。图8是主要用于明确示出电力配线及线圈构造的结构的示意图。线圈构造埋设于耐热性基板。图9是表示耐热性元件中包括的电力配线和线圈构造的一部分的概要图,其示出环绕电力配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借助中继线圈部而连接的例子。图10是表示组装有耐热性元件的组件的例子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耐热性元件、10…耐热性基板、20…电力配线、30…线圈构造、40…线圈部、51…第一导体、52…第二导体、53…第三导体、54…第四导体、61…第一连接配线、62…第二连接配线、63…第三连接配线、64…第四连接配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未限定的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方式中包括的各特征并非各自独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无需过多说明就能够对各实施方式和/或各特征进行组合,另外,还能够理解由该组合所带来的协同效果。原则上省略实施方式间的重复说明。参照附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专利技术进行记述,有时为了便于制图而实施了简化。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耐热性元件的概要的立体示意图,其透视示出了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的电力配线及线圈构造等。图1是主要用于明确示出电力配线及线圈构造的结构的示意图。线圈构造埋设于耐热性基板。图2是图1所示的耐热性元件的概要的俯视示意图,由虚线示意性地示出了埋设于耐热性基板的配线。一个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二导体也由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双点划线L1表示配置有第一导体的小直径假想圆。双点划线L2表示配置有第二导体的大直径假想圆。如图1及图2所示,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1具有:耐热性基板10;电力配线组20,该电力配线组20埋设于耐热性基板10;以及线圈构造30,该线圈构造30用于对电力配线组20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线圈构造30有时被称为环形线圈和/或罗氏线圈。由图1的示意图可知,电力配线组20构成为包括多根电力配线29或者由多根电力配线29构成。多数情况下,电力配线组20构成为包括3根以上的电力配线29或者由3根以上的电力配线29构成。耐热性基板10以陶瓷材料为主成分,因此,也可以简称为陶瓷基板。陶瓷材料为主成分是指:与其他材料相比,陶瓷材料的质量%(重量%)最大。在耐热性基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其中,所述耐热性元件具有:耐热性基板,该耐热性基板以陶瓷材料为主成分;电力配线组,该电力配线组埋设于所述耐热性基板;以及线圈构造,该线圈构造用于对所述电力配线组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线圈构造由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的线圈配线构成,所述线圈配线在所述起点与所述终点之间包括在环绕所述电力配线组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所述线圈配线的一圈、或者与所述线圈配线的一圈相对应,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体,该第一导体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配置成比所述第一导体更远离所述电力配线组,且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一连接配线,该第一连接配线在同一线圈部内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配线,该第二连接配线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之间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配线埋设于所述耐热性基板,至少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未在所述耐热性基板外露出,相对于在与所述电力配线组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中将所述电力配线组包围的外周轮廓线,各第一导体配置成:隔开相等的最小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1 JP 2016-2484441.一种电流检测用的耐热性元件,其中,所述耐热性元件具有:耐热性基板,该耐热性基板以陶瓷材料为主成分;电力配线组,该电力配线组埋设于所述耐热性基板;以及线圈构造,该线圈构造用于对所述电力配线组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线圈构造由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延伸的线圈配线构成,所述线圈配线在所述起点与所述终点之间包括在环绕所述电力配线组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所述线圈配线的一圈、或者与所述线圈配线的一圈相对应,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体,该第一导体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配置成比所述第一导体更远离所述电力配线组,且沿着所述电力配线延伸;第一连接配线,该第一连接配线在同一线圈部内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配线,该第二连接配线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之间将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配线埋设于所述耐热性基板,至少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未在所述耐热性基板外露出,相对于在与所述电力配线组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平面中将所述电力配线组包围的外周轮廓线,各第一导体配置成:隔开相等的最小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元件,其中,还具有至少一个外部连接配线,该外部连接配线与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配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配线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屋俊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