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75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和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所述充电表面用于与一电子设备接触以为其充电,所述底座上开设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一枢转部,所述充电部转动连接至所述枢转部,使得所述充电表面能够在一第一充电位置和一第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容置于所述腔体内,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与所述底座成一预设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方便用户在不同位置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其用于与手机接触的充电部位大多集中设置于无线充电器的中心位置,而且无线充电器的与手机接触的充电表面所在的外壳均设置为一个整体,这就使得无线充电器的充电部位仅仅具有一个固定的充电位置。例如,如果无线充电器为平躺式,那手机充电时就只能水平放置;如果无线充电器为立式,那手机充电时就只能立起放置。这样使得无线充电器的充电位置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方便用户在不同位置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和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所述充电表面用于与一电子设备接触以为其充电,所述底座上开设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一枢转部,所述充电部转动连接至所述枢转部,使得所述充电表面能够在一第一充电位置和一第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容置于所述腔体内,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与所述底座成一预设角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部自其侧壁上延伸设有两连接臂,所述枢转部自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延伸形成,所述枢转部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枢转部的两侧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枢转部之间通过铰链枢转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枢转部之间通过转轴枢转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转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转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底座的外侧壁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充电部均设置为圆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方便用户在不同位置充电的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和充电部,充电部具有充电表面,底座上设置一腔体,腔体内设置一枢转部,充电部枢转连接至枢转部并使得充电表面能够在第一充电位置和第二充电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充电位置时,充电部容置于腔体内,此时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充电;在第二充电位置时,充电部与底座成一预设角度,该角度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或者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行调节设定,此时电子设备可立起贴靠在充电表面上充电。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能够调整充电表面在不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以不同的摆放方式充电,满足用户对于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不同摆放方式的需求,带来方便和较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在一实施例中与手机配合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的无线充电器与手机配合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的无线充电器的正视图。图4为图1中的无线充电器与手机配合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在另一实施例中与手机配合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的无线充电器的俯视图。图8为图6中的无线充电器与手机配合的正视图。图9为图8中的无线充电器的正视图。图10为图6中的无线充电器与手机配合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10,该无线充电器10能够方便用户在不同位置充电。无线充电器10包括底座12和充电部14,本实施例中,底座12和充电部14均设置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状。充电部14内设有发射线圈并具有一充电表面16,充电表面16用于与一电子设备18,例如手机18接触以为其无线充电。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8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手表等。底座12上开设一腔体20,腔体20可以是开设在底座12的上表面上的凹槽,也可以是贯穿底座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本实施例中,腔体20为开设在底座12的上表面上的凹槽。腔体20内设置一枢转部22,充电部14转动连接至枢转部22,使得充电表面16能够在一第一充电位置24和一第二充电位置26之间转动。当充电部14位于第一充电位置24时,充电部14容置于腔体20内,充电表面16与底座12的上表面大致平齐。此时,无线充电器10为平躺式,即手机18可水平放置在充电表面16上无线充电。当充电部14位于第二充电位置26时,充电部14与底座12成一预设角度。此时,无线充电器10为立式,即手机18可立起贴靠在充电表面16上无线充电,此种情况适用于用户需要在充电的时候看手机。更具体地,充电部14自其侧壁上对称延伸设有两连接臂28,枢转部22自底座12的内侧壁上延伸形成,枢转部22的两侧边分别与底座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与腔体20连通的容置腔30,两容置腔30分别用于容置两连接臂28,使得两连接臂28可转动地连接至枢转部22的两侧边。其中,连接臂28与枢转部22之间可以通过铰链枢转连接,也可以通过转轴枢转连接,本技术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连接臂28与枢转部22之间通过铰链枢转连接。应当指出的是,当充电表面16位于第二充电位置26时,充电部14与底座12之间成一预设角度,该角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或者设置成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行调节设定。例如,在连接臂28与枢转部22之间设置若干卡位,使得连接臂28能够稳固地停靠在任一卡位,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应用体验。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部22设置在靠近底座12的中心部位的位置,当充电表面16位于第二充电位置26时,手机18贴靠在充电表面16上无线充电,手机18是放置在底座12上的。在图6-11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转部22设置在靠近底座12的外侧壁的位置。具体而言,容置腔30的一端与腔体20连通,另一端贯穿底座12的外侧壁设置。此种情况下,当充电表面16位于第二充电位置26时,手机18贴靠在充电表面16上无线充电,手机18是放置在用于支撑无线充电器10的平面,例如桌面上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方便用户在不同位置充电的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和充电部,充电部具有充电表面,底座上设置一腔体,腔体内设置一枢转部,充电部枢转连接至枢转部并使得充电表面能够在第一充电位置和第二充电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充电位置时,充电部容置于腔体内,此时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充电;在第二充电位置时,充电部与底座成一预设角度,该角度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或者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行调节设定,此时电子设备可立起贴靠在充电表面上充电。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能够调整充电表面在不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以不同的摆放方式充电,满足用户对于电子设备在充电时不同摆放方式的需求,带来方便和较好的用户体验。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和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所述充电表面用于与一电子设备接触以为其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一枢转部,所述充电部转动连接至所述枢转部,使得所述充电表面能够在一第一充电位置和一第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容置于所述腔体内,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与所述底座成一预设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和充电部,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所述充电表面用于与一电子设备接触以为其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一枢转部,所述充电部转动连接至所述枢转部,使得所述充电表面能够在一第一充电位置和一第二充电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一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容置于所述腔体内,当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充电位置时,所述充电部与所述底座成一预设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自其侧壁上延伸设有两连接臂,所述枢转部自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延伸形成,所述枢转部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容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