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80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桁架机构。该桁架机构包括横梁及连接横梁的立柱,立柱包括本体及连接本体顶端的立柱板;还包括连接横梁与立柱的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抵接件、连通件以及锁紧件,第二连接部件包括L型连接板及若干侧板连接件;横梁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抵接件穿设立柱板且一端抵接安装板,连通件依次穿设抵接件、安装板及横梁,锁紧件螺纹连接连通件;L型连接板的侧面通过侧板连接件连接横梁的侧面,L型连接板的底面通过侧板连接件连接立柱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桁架机构,能够保证横梁在立柱上有更好的水平度和支撑性;横梁安装的稳定性高,特别适用于大、中型钢结构桁架机械手。

Truss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uss mechanism. The truss consists of a cross beam and a column connecting the beam. The column includes the body and the column plate connecting the top of the body. It also includes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s connecting the beam and the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s.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s include the contact parts, the connecting parts, and the locking parts,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s including the L type connecting plate and a number of side plates. The bottom of the beam is equipp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late, the offset part is worn with a column plate and one end is fitted to the moun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sequentially fitted to the connector,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cross beam, the locking part is threaded to connect the connected parts; the side of the L typ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cross beam through the side plate connection, and the bottom of the L typ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side plate connection. A column plate. The truss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at the beam has better horizontal and support on the vertical column, and the beam is installed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large and medium steel truss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桁架
,具体涉及桁架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钢结构桁架机械手的横梁组件在拼接后直接放置在立柱的上端面上,面与面接触,然后采用螺钉锁死。该结构不利于横梁在立柱上水平的调整,且面接触的结构对加工要求高,如有加工误差时及横梁水平调节时容易造成贴合面有间隙,从而受力不均匀影响机械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桁架机构,能够保证横梁在立柱上有更好的水平度和支撑性;横梁安装的稳定性高,特别适用于大、中型钢结构桁架机械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稳定性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具有安装板,所述横梁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安装孔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梁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本体及连接所述本体顶端的立柱板;所述立柱板上开设有立柱孔;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抵接件、连通件以及锁紧件;所述抵接件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对应所述连接孔;所述抵接件穿设所述立柱孔且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所述连通件由所述抵接件的底端依次穿设所述连接腔体、连接孔及安装孔,所述锁紧件安装于所述连通件上并抵接所述抵接件的底端,以锁紧所述连通件与所述抵接件;及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L型连接板及若干侧板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通过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横梁的侧面,所述L型连接板的底面通过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立柱板。上述的桁架机构,采用抵接件、连通件以及锁紧件相互配合,抵接件抵住横梁,连通件锁紧横梁与立柱,可以通过抵接件调整横梁的水平度,因此能够保证横梁在立柱上有更好的水平度和支撑性;L型连接板加固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增加横梁安装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大、中型钢结构桁架机械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稳定性高。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直径较大的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下方;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为拼接横梁,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横梁靠近拼接处的部位。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在拼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所述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对应两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板上设有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与底面的连接板加强筋。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缓冲板,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L型连接板、缓冲板以及横梁。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容设所述侧板连接件的第一U型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板的底面开设有容设所述侧板连接件的第二U型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桁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2所述桁架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述桁架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述桁架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所述的桁架机构100,包括横梁10、连接横梁10的立柱20、连接横梁10与立柱20的第一连接部件30与第二连接部件40,立柱20包括本体21及连接本体21的顶端的立柱板22,第一连接部件30连接立柱板22与横梁10的底面,第二连接部件40连接立柱板22与横梁10的侧面。请参照图2与图3,具体地,第一连接部件30包括抵接件31、连通件32以及锁紧件33。横梁10的底部设有安装板11,横梁10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12,安装板11对应安装孔12开设有连接孔13;立柱板22上开设有立柱孔23;抵接件3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体,抵接件31穿设立柱孔23且一端抵接安装板11,连接腔体对应连接孔13,连通件32由抵接件31的底端依次穿设连接腔体、连接孔13及安装孔12,由此,将横梁10与立柱20进行初步连接;锁紧件33安装于连通件32上并抵接抵接件31的的底端,以锁紧连通件32与抵接件31,这样进一步锁紧横梁10与立柱20,将横梁10的底面与立柱20锁紧连接。可选地,抵接件31为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直径较大的一端抵接安装板11。第一螺栓内部设置连接腔体,以穿设连通件32。其他的实施例中,抵接件3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连接件,例如连接杆、螺杆等,其内部呈空心设置,形成连接腔体。连通件32为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第一螺栓31的下方;锁紧件33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33与第二螺栓32螺纹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通件32还可以是其他的连通件,例如锁紧螺杆、锁紧连杆等,锁紧件33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锁紧件,可通过螺纹等方式与连通件连接,达到锁紧的目的即可。其中一实施例中,横梁10为拼接横梁,立柱20连接横梁10靠近拼接处的部位。具体是,横梁10在拼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安装板11,两个安装板11间隔设置,每一安装板11对应两组第一连接部件30。由此,横梁10靠近拼接处位置共设置四组第一连接部件30,每组第一连接部件3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件30。可以理解地,上述的四个安装板11还可以是一体设置,即一大尺寸的安装板贯穿横梁10的拼接处。请参照图5与图6,第二连接部件40包括L型连接板41及若干侧板连接件42,L型连接板41包括侧面411与底面412,L型连接板41的侧面411通过一部分侧板连接件42连接横梁10的侧面,L型连接板41的底面412通过余量的侧板连接件42连接立柱板22,这样可以对横梁10的侧面与立柱20的连接进行加强。可选地,L型连接板41的侧面411开设有容设侧板连接件42的第一U型孔43,这样侧板连接件42可在第一U型孔43内移动,以方便对准横梁10的侧面上的孔。本实施例中,L型连接板41的侧面411接近两侧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一U型孔43,对应地,两个侧板连接件42分别穿设第一U型孔43连接横梁10。进一步地,L型连接板41的侧面411与横梁10设有缓冲板45,侧板连接件42连接L型连接板41、缓冲板45以及横梁10。设置缓冲板45使得横梁10与L型连接板41的侧面411连接后更稳定。同理,L型连接板41的底面412开设有容设侧板连接件42的第二U型孔44,侧板连接件42可在第二U型孔44内移动,以方便对准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桁架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具有安装板,所述横梁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安装孔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梁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本体及连接所述本体顶端的立柱板;所述立柱板上开设有立柱孔;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抵接件、连通件以及锁紧件;所述抵接件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对应所述连接孔;所述抵接件穿设所述立柱孔且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所述连通件由所述抵接件的底端依次穿设所述连接腔体、连接孔及安装孔,所述锁紧件安装于所述连通件上并抵接所述抵接件的底端,以锁紧所述连通件与所述抵接件;及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L型连接板及若干侧板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通过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横梁的侧面,所述L型连接板的底面通过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立柱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具有安装板,所述横梁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安装孔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梁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本体及连接所述本体顶端的立柱板;所述立柱板上开设有立柱孔;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抵接件、连通件以及锁紧件;所述抵接件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对应所述连接孔;所述抵接件穿设所述立柱孔且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所述连通件由所述抵接件的底端依次穿设所述连接腔体、连接孔及安装孔,所述锁紧件安装于所述连通件上并抵接所述抵接件的底端,以锁紧所述连通件与所述抵接件;及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立柱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L型连接板及若干侧板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板的侧面通过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横梁的侧面,所述L型连接板的底面通过所述侧板连接件连接所述立柱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直径较大的一端抵接所述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大虎幸雄赵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炫硕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