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薄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92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薄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辅助进行PE电熔管件的生产,布丝操作相对简便、效率高,可保障生产完成后的PE电熔管件结构稳定、电热丝连接牢靠。

A prefabricated thin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thin sleeve, which comprises a small shaft thin tube, a transition thin tube and a large shaft thin tube, the outer wall of the small shaft thin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iral winding groove, the first spiral win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sistance wire, and a second spiral win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large shaft thin tube, and the second spiral winding groove is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large shaft thin tube. There are second resistance wires, and two first copper column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mall shaft thin tube, one end of the first resistance wir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pper column,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esistance wire is connected with another first copper column, and there are two second copper columns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large shaft thin tube, and the one end of the second resistance wir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pper column. The first on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pper column.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ance wire is connected to another second copper colum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can assist in the production of PE electric melting pipe parts, the wire cloth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E electrofusion pip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production is stable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electric hot wire is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薄套
本技术属于PE管件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薄套。
技术介绍
PE管件及PE电熔管件,在目前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PE管件可应用于石油输送等领域,PE电熔管件则可以用于将两个PE管件进行熔接,以实现两个PE管件之间的对接。PE电熔管件的特点是在管件内壁上会设置螺旋布置的一段电热丝,并通过铜脚引出管件外,当需要熔接两个PE管件时,可将两个PE管件分别伸入PE电熔管件两端内,然后利用电熔焊机通过铜脚对电热丝进行加热,从而使得PE电熔管件内壁与PE管件外壁部分(被电热丝覆盖及临近电热丝的那部分)熔化,继而固化实现密封连接。但是,在管件内壁上设置螺旋布置的电热丝是比较麻烦的。目前,PE电熔管件在布丝便捷性、电热丝定位牢靠性及生产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欠缺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辅助进行PE电熔管件的生产,布丝操作相对简便、效率高,可保障生产完成后的PE电熔管件结构稳定、电热丝连接牢靠的预制薄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薄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均同轴布置,过渡薄筒呈圆台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铜柱轴线与小轴薄筒轴线相交,第二铜柱轴线与小轴薄筒轴线相交,各第一铜柱轴线及各第二铜柱轴线均处在同一平面内。作为优选,所述小轴薄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内挡环,第一内挡环与小轴薄筒同轴布置,所述大轴薄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内挡环,第二内挡环与小轴薄筒同轴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辅助进行PE电熔管件的生产,布丝操作相对简便、效率高,可保障生产完成后的PE电熔管件结构稳定、电热丝连接牢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小轴薄筒1、第一电阻丝11、过渡薄筒2、大轴薄筒3、第二电阻丝31、第一铜柱4、第二铜柱5、第一内挡环6、第二内挡环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预制薄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1、过渡薄筒2及大轴薄筒3;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11,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31;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4,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5,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生产时,利用注塑工艺成型出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为一体成型结构,成型固化后,小轴薄筒外侧壁上的第一螺旋绕线槽及大轴薄筒外侧壁上的第二螺旋绕线槽也同时成型。由于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都是在外侧壁上的,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布丝操作,将电阻丝(电热丝)缠绕固定在绕线槽内,并与相应的铜柱进行连接。所述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均同轴布置,过渡薄筒呈圆台状。所述第一铜柱轴线与小轴薄筒轴线相交,第二铜柱轴线与小轴薄筒轴线相交,各第一铜柱轴线及各第二铜柱轴线均处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小轴薄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内挡环6,第一内挡环与小轴薄筒同轴布置,所述大轴薄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内挡环7,第二内挡环与小轴薄筒同轴布置。需要连接的PE管件在伸入小轴薄筒和大轴薄筒内后,当接触到第一内挡环、第二内挡环时,就无法继续伸入了,从而可实现有效定位,保障熔接过程中各管件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以保障熔接效果。本技术制作完成后,可作为埋件,继续注塑成型出完整的PE电熔管件,成型后的PE电熔管件,内侧壁部分就是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用于两个不同外径PE管件的熔接。熔接时,利用电熔焊机对PE电熔管件进行加热,本技术(小轴薄筒、大轴薄筒)熔化,从而与需要熔接的PE管件实现熔接。需要指出的是,熔接时,电熔焊机可先同时与两个第一铜柱连接,通电加热,小轴薄筒熔融,PE电熔管件与伸入小轴薄筒内的PE管件熔接;电熔焊机可再同时与两个第二铜柱连接,通电加热,大轴薄筒熔融,PE电熔管件与伸入大轴薄筒内的PE管件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薄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薄套,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薄套,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轴薄筒、过渡薄筒及大轴薄筒;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绕线槽,第一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一电阻丝,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第二螺旋绕线槽,第二螺旋绕线槽上设有第二电阻丝;所述小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铜柱,第一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一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铜柱连接,大轴薄筒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铜柱,第二电阻丝一端与一个第二铜柱连接,第一电阻丝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铜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刚王广汪晓岗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