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697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电热膜包括导电层、设置于导电层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汇流条及沿第一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汇流条及沿第二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结构,所述导电层设有若干传导缺陷区,所述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具有断流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热膜整体发热面发热温度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热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该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焦耳于1841年发现的。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Q=W=Pt;Q=UIt;Q=(U2/R)t。焦耳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它可以对任何导体来适用,范围很广,所有的电路都能使用。遇到电流热效应的问题时,例如要计算电流通过某一电路时放出热量;比较某段电路或导体放出热量的多少,即从电流热效应角度考虑对电路的要求时,都可以使用焦耳定律。在电热膜两端电极通电的情况下,电热膜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碳分子团及导电金属之间的相互摩擦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5-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目前采用的发热膜为增强加热的均匀性一般使用图案化透明电极,透明电极中部接电极。CN104869676A公开了一种低电压透明电热膜,包括透明基材、透明导电层、电极;透明导电层形成于透明基材的至少一侧;电极由汇流条和若干内电极构成,内电极由汇流条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电极;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层上且与透明导电层电接触。本专利技术通过汇流条和内电极的设置、减小两电极间的间距使得两电极间的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减小,从而可以使用低电压供电,正常可以采用日用的锂电池电压,即可达到迅速加热至90-180℃。可以在石墨烯两面设置两套电极,这两套电极的内电极错开一定距离,这样可进一步保证加热的均匀性,在同样的低电压下提高加热的温度。现有技术中所列明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仅代表专利技术人所掌握的技术,并不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现有技术而用于评价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包括导电层、设置于导电层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汇流条及沿第一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汇流条及沿第二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设有若干传导缺陷区,所述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具有断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传导缺陷区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内电极之间并靠近第一汇流条设置,传导缺陷区向远离第一汇流条方向的延伸不超过相应两第一内电极之间的第二内电极的自由端,和/或,所述传导缺陷区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内电极之间并靠近第二汇流条设置,传导缺陷区向远离第二汇流条方向的延伸不超过相应两第二内电极之间的第一内电极的自由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断流部采用全部去除或部分去除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去除面积大于传导缺陷区面积的7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假设:一传导缺陷区所对应的第一汇流条上延伸的两条第一内电极的距离为d1,该传导缺陷区所对应的第一汇流条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内电极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d2,该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被去除的面积为d3*d4,则,0.75d1<d3<d1,0.75d2<d4<d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断流部采用在所述传导缺陷区内的导电层上设置N条切割线,N≥2,优选2≤N≤10,进一步优选地,N=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N条切割线相互平行或者交叉;和/或,所述N条切割线为直线、折线或者曲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N条切割线组合的形状中心对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导电层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具体为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浆料膜、碳浆膜、银纳米线薄膜或导电高分子膜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极为铜箔、银浆或铜浆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切割线在所述传导缺陷区形成的在d1方向上的最大距离D1,和/或在d2方向上的最大距离D2符合以下条件:75%d1<D1<d1,和/或D2<d2,其中,d1为传导缺陷区所对应的汇流条所延伸出的两内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d2为传导缺陷区所对应的第一汇流条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内电极自由端之间的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热膜还包括上、下封装层,将所述导电层、设置于导电层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封装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上、下封装层为柔性防水材料,具体为防水布、防水硅胶膜或塑料薄膜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热膜还包括上、下粘胶层,将所述导电层、设置于导电层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上封装层和下封装层粘合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上、下粘胶层为亚克力双面胶、硅胶双面胶、EVA热熔胶、TPU热熔胶或PES热熔胶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电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离型膜上设置导电层;在导电层上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激光切割或冲切方法在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上形成断流部;将上粘胶层一面贴合上封装层,另一面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剥离离型膜,露出电极引出位置;和将下粘胶层一面贴合下封装层,另一面设置在导电层非电极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热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自支撑导电膜,包括:在自支撑导电膜上设置电极浆料并固化,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上形成断流部;将下粘胶层一面与下封装层贴合,另一面设置在导电膜未设置电极的一面上;和将上粘胶层一面与上封装层贴合,另一面设置在导电膜设置有电极的一面上。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热膜的导电层和电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热膜的断流部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热膜的N条切割线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热膜的N条切割线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热膜的N条切割线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热膜的N条切割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膜,包括导电层、设置于导电层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汇流条及沿第一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汇流条及沿第二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设有若干传导缺陷区,所述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具有断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膜,包括导电层、设置于导电层上且相互配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汇流条及沿第一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汇流条及沿第二汇流条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设有若干传导缺陷区,所述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具有断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缺陷区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内电极之间并靠近第一汇流条设置,传导缺陷区向远离第一汇流条方向的延伸不超过相应两第一内电极之间的第二内电极的自由端,和/或,所述传导缺陷区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内电极之间并靠近第二汇流条设置,传导缺陷区向远离第二汇流条方向的延伸不超过相应两第二内电极之间的第一内电极的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流部采用全部去除或部分去除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去除面积大于传导缺陷区面积的75%;优选地,假设:一传导缺陷区所对应的第一汇流条上延伸的两条第一内电极的距离为d1,该传导缺陷区所对应的第一汇流条与其所对应的第二内电极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d2,该传导缺陷区的导电层被去除的面积为d3*d4,则,0.75d1<d3<d1,0.75d2<d4<d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流部采用在所述传导缺陷区内的导电层上设置N条切割线,N≥2,优选2≤N≤10,进一步优选地,N=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N条切割线相互平行或者交叉;和/或,所述N条切割线为直线、折线或者曲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N条切割线组合的形状中心对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具体为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浆料膜、碳浆膜、银纳米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凯谭化兵王红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