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79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其包括阀元件以及用于控制阀元件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电磁体、衔铁组以及设有收容空间的壳体。电磁体包括线圈和与线圈相配合的极芯。衔铁组包括能够通过电磁体移动的衔铁和一端固定到衔铁上且另一端控制阀元件的控制销。极芯和衔铁设于收容空间内,阀还包括设于极芯与衔铁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设于衔铁另一侧的第二空间。衔铁设有自其外表面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与壳体配合组成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连通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通过在衔铁的外表面设置凹槽,减小衔铁和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衔铁和壳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衔铁和壳体由于运动摩擦而造成的损坏或卡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尤其是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高压泵上的阀。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第CN105637214A公开了一种阀,其包括阀元件以及用于控制阀元件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磁体、衔铁组以及设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所述电磁体包括线圈和与线圈相配合的极芯。所述衔铁组包括能够通过电磁体移动的衔铁和一端固定到衔铁上且另一端固定阀元件的控制销。所述极芯和衔铁设于收容空间内,所述阀还包括设于极芯与衔铁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设于衔铁另一侧的第二空间。所述衔铁还设有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连通的通孔,位于第二空间内的燃油经通孔进入第一空间。由于壳体和衔铁的接触面为整个圆柱面,其接触面积较大,所以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在阀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壳体和衔铁的接触面的损坏甚至卡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衔铁和壳体之间摩擦力、进而增加使用寿命的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阀,其包括阀元件以及用于控制阀元件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磁体、衔铁组以及设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所述电磁体包括线圈和与线圈相配合的极芯,所述衔铁组包括能够通过电磁体移动的衔铁和一端固定到衔铁上且另一端控制阀元件开关的控制销,所述极芯和衔铁设于收容空间内,所述阀还包括设于极芯与衔铁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设于衔铁另一侧的第二空间,所述衔铁设有自其外表面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壳体配合组成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连通的孔。优选地,所述凹槽沿着阀的中心轴延伸,凹槽的两侧边与中心轴相平行。优选地,所述衔铁包括本体部以及与本体部相连的固定部,所述凹槽设于本体部,所述控制销固定到固定部。优选地,所述控制销通过压接的方式固定到固定部。优选地,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突出部,所述凹槽的底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突出部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优选地,还包括设于衔铁和极芯之间且用于对衔铁施加沿中心轴且指向阀元件的力的弹性部件。优选地,所述衔铁设有指向极芯的第一凹部,所述极芯设有指向衔铁的第二凹部,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置于第一凹部内,另一端置于第二凹部内。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控制销的一端伸入弹簧的中心孔内。优选地,所述衔铁与壳体为面接触,所述凹槽将接触的面分成多块。优选地,所述衔铁与壳体接触的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本技术提供的阀通过在衔铁的外表面设置凹槽,减小衔铁和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衔铁和壳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衔铁和壳体由于摩擦而造成的损坏或卡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阀安装到高压泵上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衔铁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衔铁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阀,其包括阀元件4以及用于控制阀元件4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电磁体2、衔铁组3以及设有收容空间11的壳体1。电磁体2包括线圈21和与线圈21相配合的极芯22。衔铁组3包括能够通过电磁体2移动的衔铁31和一端固定到衔铁31上且另一端固定阀元件4的控制销32。极芯22和衔铁31设于收容空间11内。阀还包括设于极芯22与衔铁31之间的第一空间6以及设于衔铁31另一侧的第二空间7。衔铁31设有自其外表面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凹槽3122,凹槽3122与壳体1配合组成将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相连通的孔。本技术通过凹槽3122将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连通,可以使得燃油从第二空间7流入第一空间6,从而起到平衡压力和润滑的效果。同时凹槽3122还可以减小衔铁31和壳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衔铁31和壳体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衔铁31和壳体1由于运动摩擦而造成的损坏。参见图3至图5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3122沿着阀的中心轴a延伸。凹槽3122的两侧边与中心轴a相平行。阀在工作时,衔铁31会在壳体1中会沿着中心轴a来回运动。由于凹槽3122的两侧边和中心轴a相平行,所以会减小燃油对衔铁31的阻力。衔铁31包括本体部312以及与本体部312相连的固定部311。凹槽3122设于本体部312,控制销32固定到固定部3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销32通过压接的方式固定到固定部3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控制销32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固定部311上。控制销32包括第一端部321和第二端部322。第一端部321固定到固定部311上,第二端部322固定到阀元件4上。凹槽3122至少为两个,凹槽3122之间设有突出部3123。凹槽3122的底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突出部3123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衔铁31与壳体1的接触面在同一圆柱面上。阀还包括设于衔铁31和极芯22之间且用于对衔铁31施加沿中心轴a且指向阀元件4的力的弹性部件5。衔铁31设有指向极芯22的第一凹部3121。极芯22设有指向衔铁31的第二凹部221,弹性部件5的一端置于第一凹部3121内,另一端置于第二凹部221内。衔铁31和极芯22之间设有间隙d。当线圈21通电,极芯22产生电磁力从而吸引衔铁31。衔铁31向极芯22方向移动,弹性部件5被压缩从而产生压缩力。当线圈21断电,极芯22的电磁力消失。在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衔铁31被推离极芯22。弹性部件5为弹簧,控制销32的一端伸入弹簧的中心孔内。通过控制销32伸入到弹簧的中心孔内,可以起到对弹簧的限位作用,避免弹簧在垂直中心轴a的方向上发生移动。衔铁31与壳体1为面接触,凹槽3122将接触的面分成多块,从而减小衔铁31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技术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技术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技术的修改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其包括阀元件(4)以及用于控制阀元件(4)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磁体(2)、衔铁组(3)以及设有收容空间(11)的壳体(1),所述电磁体(2)包括线圈(21)和与线圈(21)相配合的极芯(22),所述衔铁组(3)包括能够通过电磁体(2)移动的衔铁(31)和一端固定到衔铁(31)上且另一端控制阀元件(4)开关的控制销(32),所述极芯(22)和衔铁(31)设于收容空间(11)内,所述阀还包括设于极芯(22)与衔铁(31)之间的第一空间(6)以及设于衔铁(31)另一侧的第二空间(7),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31)设有自其外表面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凹槽(3122),所述凹槽(3122)与壳体(1)配合组成将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相连通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其包括阀元件(4)以及用于控制阀元件(4)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磁体(2)、衔铁组(3)以及设有收容空间(11)的壳体(1),所述电磁体(2)包括线圈(21)和与线圈(21)相配合的极芯(22),所述衔铁组(3)包括能够通过电磁体(2)移动的衔铁(31)和一端固定到衔铁(31)上且另一端控制阀元件(4)开关的控制销(32),所述极芯(22)和衔铁(31)设于收容空间(11)内,所述阀还包括设于极芯(22)与衔铁(31)之间的第一空间(6)以及设于衔铁(31)另一侧的第二空间(7),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31)设有自其外表面凹陷形成的至少一个凹槽(3122),所述凹槽(3122)与壳体(1)配合组成将第一空间(6)和第二空间(7)相连通的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22)沿着阀的中心轴(a)延伸,凹槽(3122)的两侧边与中心轴(a)相平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31)包括本体部(312)以及与本体部(312)相连的固定部(311),所述凹槽(3122)设于本体部(312),所述控制销(32)固定到固定部(311)。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涛张亮田野张博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