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43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翅片换热器安装于热泵内,所述翅片换热器包括板体和两个设置于所述板体两侧的固定板,所述板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件,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有允许所述换热件穿过的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热泵上的底盘顶部与所述壳体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盘上对应所述壳体底部的端面设置为多个镂空单元。通过设置中间板,使得翅片换热器中部位置受力均匀,避免翅片换热器中部因受力过大发生形变,引起位于翅片换热器底部的铜管破裂;通过设置镂空单元,从而翅片换热器侧壁产生的冷凝水直接经过镂空单元,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底盘间隙中流出热泵机组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
本技术涉及热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
技术介绍
翅片换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目前市场上的翅片换热器的两侧通过固定板固定于热泵机组上,两侧所受到的外力较小,翅片换热器中部受力较大,因此导致翅片换热器中部发生形变进而引起位于翅片换热器底部的铜管破裂,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和影响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以解决现有翅片换热器中部受力较大而导致位于换热器底部的铜管破裂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热泵,包括板体和两个设置于所述板体两侧的固定板,所述板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件,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有允许所述换热件穿过的第一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折弯换热段、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折弯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依次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换热段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连接孔插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段。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两侧各间隔均匀设置三条孔条,每条孔条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允许所述换热件穿装的第二通孔,所述换热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呈L型结构在所述翅片换热器内延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设置在中间所述孔条的第二通孔贯通。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各均匀设置有多个允许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件的截面形状为圆管。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机箱、与所述机箱连接的底盘和所述翅片换热器,所述翅片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翅片换热器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机箱侧面的上部连接;所述底盘顶部与所述壳体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镂空单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镂空单元的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翅片换热器的两侧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热泵的侧板上,壳体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通过设置中间板,从而使得翅片换热器中部位置受力均匀,避免翅片换热器中部因受力过大发生形变进而引起位于翅片换热器底部的铜管破裂;进一步的是,翅片换热器通过固定板与机箱侧面上的上部连接,底盘顶部与所述壳体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镂空单元,从而使得翅片换热器侧壁产生的冷凝水直接经过镂空单元,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底盘间隙中流出热泵机组外,避免在翅片换热器底部设置接水装置进行接水,导致冷凝水在接水装置上凝结成冰,造成除霜不彻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翅片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翅片换热器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间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热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板体;11、壳体;111、折弯换热段;112、第一换热段;113、第二换热段;12、连接孔;13、第二通孔;2、中间板;3、第一通孔;4、固定板;5、第一安装孔;6、压缩机;7、机箱;8、底盘;9、镂空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和3所示,一种翅形换热器,其包括板体1和两个设置于板体1两侧的固定板4,板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于壳体11内的换热件,壳体11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2,中间板2设置有允许换热件穿过的第一通孔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翅形换热器,板体1两侧设置有固定板4,使得板体1通过固定板4固定在热泵机组上;板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于壳体11内的换热件,壳体11对换热件起到支撑防护的作用,并为换热件提供安装位置;壳体11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2,中间板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钢板,中间板2的材质选用镀锌板,防锈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通过在壳体11内部设置中间板2,能增强壳体11的刚性,这样壳体11的承压能够得到增强,避免翅形换热器中部因受力过大发生形变进而引起位于翅形换热器底部的铜管破裂,从而提高了壳体11的承压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壳体11使用的安全性,保证了翅片换热器的运行效率;中间板2设置有允许换热件穿过的第一通孔3,从而使得换热件能够通过设置在中间板2上的第一通孔3在壳体11内延伸。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壳体11包括折弯换热段111、第一段热段112和第二段热段113,其中,折弯换热段111设置在第一段热段112和第二段热段113之间,折弯段折弯的角度可以为45°至90°左右,折弯的角度最佳为90°,本方案不以为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第一段热段112、折弯换热段111和第二段热段113依次连接构成L型结构以便充分换热,第一段热段112设置有连接孔12,中间板2通过连接孔12插设于第一段热段112,连接孔12的类型为盲孔,通过在第一段热段112设置用于与中间板2连接的连接孔12,便于对中间板2的定位与维护,方便中间板2安装于壳体11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中间板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孔12的顶部和底部连接,其中,设置在第一段热段112的盲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段热段112的顶端和底端连接,中间板2插入盲孔,中间板2的顶端与盲孔的顶端连接,中间板2的底端与盲孔的底端连接,连接孔12对中间板2起着定位支撑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第二段热段113的长度短于第一段热段112的长度,便于翅片换热器在长宽不一致的机箱7的定位。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壳体11两侧各间隔均匀设置三条孔条,其中,本方案对孔条的数量不以为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每条孔条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允许换热件穿装的第二通孔13,通过在壳体11两侧间隔均匀设置第二通孔13,从而能够均匀传递热交换的对流,增强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换热件穿过第二通孔13呈L型结构在翅形换热器内延伸,其中,各个换热件在壳体11内朝同一方向互相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通孔3与设置在中间孔条的第二通孔13贯通,以便换热件能同时穿过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13,避免中间板2对换热件在壳体11内的延伸产生阻碍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固定板4的一侧各均匀设置有多个允许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5,其中,热泵机组中的机箱7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配合的第二安装孔,通过将螺栓置于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中,每个固定板4的两侧连接着机箱7和板体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换热件的截面形状为圆管,各个换热件在第一段热段112和第二段热段113直线平行设置,各个换热件在折弯换热段111弧状弯曲平行设置,换热件的材料类型选为铜,铜管的换热性能好,能提高其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一种热泵机组,其包括翅形换热器、压缩机6、机箱7和与机箱7连接的底盘8,翅形换热器与压缩机6连接,压缩机6设置在底盘8上,翅形换热器通过固定板4与机箱7侧面的上部连接;底盘8顶部与壳体11底部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机箱7高度的比例大于等于1/5,从而使底盘8顶部与壳体11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镂空单元9,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翅片换热器及热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和两个设置于所述板体两侧的固定板,所述板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件,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有允许所述换热件穿过的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和两个设置于所述板体两侧的固定板,所述板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件,所述壳体内部的中部位置插设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有允许所述换热件穿过的第一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折弯换热段、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折弯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依次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换热段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中间板通过所述连接孔插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长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侧各间隔均匀设置三条孔条,每条孔条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波唐文晖高翔刘远辉杨启昌吴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