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448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8:00
一种TFT基板,其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上且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该TFT基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第一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条数据线,第二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个公共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成长条状,每一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交叉;每一条数据线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每一条数据线分时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分时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该TFT基板的厚度较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由应用上述TFT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控感测功能的TFT基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屏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容式触控屏,通常包括绝缘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现有互容式触控结构,如GFF(Glass-Film-Film)触控结构和GF2架构通常设置层叠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测电极,不利于降低模组整体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厚度较薄的具有触控结构的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一种TFT基板,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与该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该TFT基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第一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条数据线,第二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个公共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成长条状,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交叉;每一条数据线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每一条数据线分时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分时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一种应用上述TFT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TFT基板通过将数据线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不需要额外设置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有效降低了TFT基板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TFT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TFT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TFT基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为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TFT基板10、与TFT基板10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60、位于TFT基板1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60之间的液晶层80以及设置于TFT基板10与彩色滤光片基板60之间用于支撑该液晶层80间隙的多个间隔体(图未示)。请参阅图3,该TFT基板10包括基板11、设置于基板11一表面的薄膜晶体管层12、形成在该薄膜晶体管层12远离基板11的一表面的第一导电层13、形成在该第一导电层13远离基板11的一侧的第二导电层14、以及形成在第二导电层14远离基板11的一侧的第三导电层16。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3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4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材料层101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层13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4相互绝缘。所述第二导电层14与所述第三导电层16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材料层103以使所述第二导电层14与所述第三导电层16相互绝缘。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导电层16上还覆盖有绝缘的平坦化层105。该薄膜晶体管层12为一个多层结构(图未示),其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124(如图4所示),每一个薄膜晶体管124为本领域常规的。如图4所示,每一薄膜晶体管124包括一个栅极1241、一个源极1243和一个漏极1245。请进一步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二导电层14经图案化形成多个公共电极20。该第二导电层14的材质为透明导电材料。如图2所示,每一个公共电极20沿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D1延伸成长条状,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沿图2所示的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成一列。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交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众所周知,公共电极20的作用是与像素电极137(如图4所示)配合形成电场(图未示)驱动液晶层80中的液晶分子(图未示)旋转以实现显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请进一步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三导电层16经图案化定义形成多条连接线30。如图2所示,每一条连接线30沿图2所示的第二方向D2延伸,所述多条连接线30沿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D1间隔排布。每一条连接线30与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交叉并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可以理解的,如图2所示,所述TFT基板10定义有显示区110和围绕显示区110的非显示区120。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设置在显示区110。如图2所示,所述TFT基板10还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120的一控制电路50。每一个公共电极20通过至少一连接线30与该控制电路50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50可用以接收来自公共电极20的触控感测信号。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连接线30被划分多个连接线组300,所述多个连接线组300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一个连接线组300包括至少一条连接线30。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线组300包括七条连接线30。每一个连接线组300电性连接一个对应的公共电极20,而与其他的公共电极20电性绝缘,因此所述多个连接线组300的数量与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的数量相等。每一个连接线组300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50,从而使每一个公共电极20通过与其对应的连接线组300与该控制电路50电性连接。每一个连接线组300中的连接线30为并联连接,由此可降低连接线组300的整体的电阻。可以理解的,所述每一个连接线组300设置的连接线30的数量不限于七条,也可设置为两条、三条等任意大于1的数量。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103设置在第一绝缘材料层101上并覆盖所述公共电极20,所述多条连接线30所在的第三导电层16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材料层103上。所述多条连接线30的其中一些通过贯穿该第二绝缘材料层103的过孔104与公共电极20接触,从而实现连接线30与公共电极20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线组300中有三条连接线30电性连接其对应的公共电极20。可以理解的,所述每一个连接线组300中与其对应的公共电极20电性连接的连接线30的数量不限于三条,也可设置为一条、两条等等;只要保证有一条连接线30电性连接对应的公共电极20即可。请进一步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导电层13经图案化定义形成多条数据线132。如图4所示,每一条数据线132沿图4所示的第二方向D2延伸,所述多条数据线132沿图4所示的第一方向D1间隔排布。由于每一个公共电极20沿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D1延伸,因此每一条数据线132与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交叉且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20。所述多条数据线132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101设置在该薄膜晶体管层12上并完全覆盖所述多条数据线132,所述公共电极20所在的第二导电层14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材料层101上。如图4所示,所述TFT基板10还包括多条扫描线134。每一条扫描线134沿图4所示的第一方向D1延伸,所述多条扫描线134沿图4所示的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所述多条扫描线134与所述多条数据线132为非同层设置,所述多条扫描线134由不同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3的其他导电层(图未示)形成。所述多条扫描线134与所述多条数据线132绝缘交叉并定义形成多个像素单元136。每一个像素单元136中设置有至少一薄膜晶体管124和一像素电极137,其中薄膜晶体管124的栅极1241与一条扫描线134连接,源极1243与一条数据线132连接,漏极1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TFT基板及应用其的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TFT基板,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与该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该TFT基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第一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条数据线,第二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个公共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成长条状,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交叉;每一条数据线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每一条数据线分时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分时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4 US 62/4263031.一种TFT基板,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与该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该TFT基板定义有显示区和围绕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第一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条数据线,第二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个公共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成长条状,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交叉;每一条数据线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每一条数据线分时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每一个公共电极分时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FT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基板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二导电层上的绝缘层和设置在该绝缘层上的第三导电层,该第三导电层形成位于该显示区的多条连接线,该绝缘层上开设有贯穿绝缘层的多个过孔,每一个公共电极与至少一连接线通过过孔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FT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条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一条连接线跨越所述多个公共电极,所述多条连接线被划分多个连接线组,所述多个连接线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一个连接线组包括至少一条连接线,每一个连接线组对应一个公共电极,每一个连接线组中具有至少一条连接线电性连接与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麟翁裕复林俊文郑子俞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