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425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包括转接器柱体与内腔,转接器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环与第二螺环,且第一螺环左侧嵌接有内嵌套环,内嵌套环左端设置有限位柱,且限位柱左侧卡接有螺纹柱,螺纹柱左端开孔设置有线口,且第二螺环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接柱,该种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相比传统用于微带线传输的转接器,在其固定结构上采用卡板与螺孔的固定,安装时通过卡板与波导元件内腔卡接同时通过螺丝与螺孔进一步固定,保证了转接头的固定结构,同时与微带线连接的一端,能通过限位柱的限位孔与微带线接头对位进行的准确的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
本技术涉及信号传输
,具体为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
技术介绍
微带线是由支在介质基片上的单一导体带构成的微波传输线,适合制作微波集成电路的平面结构传输线。与金属波导相比,其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频带宽、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等,由于微波低损耗介质材料和微波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形成了微波集成电路,使微带线得到广泛应用,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微带线。传统微带线在应用于微波集成电路时,由于本身微带线传输特性导致信号损耗大且传输功率容量较小,不能应用于现有集成电路上,所以通常使用转接器与波导元件进行转接以供传输使用,但现有转接器在安装时,由于连接错位易导致与波导元件和微带线连接处出现孔隙,出现感染磁场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且当转接器与波导元件固定多采用线型接插式的固定方式,虽简化了安装过程,但长期使用后易产生松动使转接头失效,并且目前转接器采用孔状环接插式进行波导元件与微带线的转接,内腔内干扰多传输效率无法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对微带线信号的转接易出线由于转接器结构问题导致内部出现孔隙影响正常传输,固定方式不牢固可靠性不佳和转接方式固定干扰多影响传输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包括转接器柱体与内腔,所述转接器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环与第二螺环,且第一螺环左侧嵌接有内嵌套环,所述内嵌套环左端设置有限位柱,且限位柱左侧卡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左端开孔设置有线口,且第二螺环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接柱,所述第二螺环最右端通过转接柱固定连接有转接头,且转接头顶端开槽设置有卡槽,所述线口内侧中部设置有导线接头,且内腔内中部设置有导管,所述转接头内侧底端中部开孔设置有微带线接口,且转接头底端四边角设置有螺孔,所述转接头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且转接头底端内侧中部设置有同轴传输线头。优选的,所述限位柱顶端开孔有呈“圆孔状”限位孔,且所述限位柱卡接于内嵌套环内壁,并且所述限位柱限位孔位置与微带线接头孔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导线接头为一种高导通性导体,且所述导线接头内侧设置有弹簧件,并且所述导线接头连接时能进行伸缩适应安装环境,所述导线接头通过弹簧件与线口活动连接,且所述导线接头与导管紧密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管呈“圆柱状”,且所述导管内填充有半导体碎块,并且所述导管为密闭设计,所述导管右端与同轴传输线头紧密连接,且所述导管嵌入设置于内腔中。优选的,所述螺孔的直径为3mm,且所述螺孔在转接头上的位置与波导元件的螺孔位置对应,所述螺孔开孔设置于转接头中。优选的,所述同轴传输线头为一种同轴芯传输导线,且所述同轴传输线头由两根圆柱形金属导体组成,并且所述同轴传输线头与转接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相比传统用于微带线传输的转接器,在其固定结构上采用卡板与螺孔的固定,安装时通过卡板与波导元件内腔卡接同时通过螺丝与螺孔进一步固定,保证了转接头的固定结构,同时与微带线连接的一端,能通过限位柱的限位孔与微带线接头对位进行的准确的位置固定,方便安装的同时也保证导线接头与微带线连接处不易出现孔隙影响信号传输,并且该种转接器内腔内使用导管进行信号转接传输,工作时能通过导管内半导体碎块进行高效传输,并且通过导管良好的密闭性保证信号电频的无损传输,提高了转接器的传输效果,且导线接头与同轴传输线头能通过其优异的导通性能以保证转接器的传输效率,同时提高转接器功率容量,以适用于大部分安装环境及线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伸缩柱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鼓风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接器柱体;2-第一螺环;3-内嵌套环;4-限位柱;5-螺纹柱;6-线口;7-第二螺环;8-转接柱;9-转接头;10-卡槽;11-导线接头;12-内腔;13-导管;14-微带线接口;15-螺孔;16-卡板;17-同轴传输线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包括转接器柱体1与内腔12,转接器柱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环2与第二螺环7,且第一螺环2左侧嵌接有内嵌套环3,内嵌套环3左端设置有限位柱4,且限位柱4左侧卡接有螺纹柱5,螺纹柱5左端开孔设置有线口6,且第二螺环7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接柱8,第二螺环7最右端通过转接柱8固定连接有转接头9,且转接头9顶端开槽设置有卡槽10,线口6内侧中部设置有导线接头11,且内腔12内中部设置有导管13,转接头9内侧底端中部开孔设置有微带线接口14,且转接头9底端四边角设置有螺孔15,转接头9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6,且转接头9底端内侧中部设置有同轴传输线头17;限位柱4顶端开孔有呈“圆孔状”限位孔,且限位柱4卡接于内嵌套环3内壁,并且限位柱4限位孔位置与微带线接头孔位置对应;导线接头11为一种高导通性导体,且导线接头11内侧设置有弹簧件,并且导线接头11连接时能进行伸缩适应安装环境,导线接头11通过弹簧件与线口6活动连接,且导线接头11与导管13紧密连接;导管13呈“圆柱状”,且导管13内填充有半导体碎块,并且导管13为密闭设计,导管13右端与同轴传输线头17紧密连接,且导管13嵌入设置于内腔12中;螺孔15的直径为3mm,且螺孔15在转接头9上的位置与波导元件的螺孔位置对应,螺孔15开孔设置于转接头9中;同轴传输线头17为一种同轴芯传输导线,且同轴传输线头17由两根圆柱形金属导体组成,并且同轴传输线头17与转接头9固定连接。工作原理:该种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安装时将线口6与波导元件接口对准连接,并将内嵌套环3插入微带线接口内,通过旋转转接器柱体1以将螺纹柱5与微带线线头螺纹口旋转固定,并且能通过限位柱4顶端圆孔准确与微带线对其以确保导线接头11的安装完成无孔隙,方便了安装工作的进行,后进行转接器另一端,安装时通过将转接头9与波导元件连接,并通过同轴传输线头17与波导元件插口对齐,通过卡板16与波导元件内腔固定,最后将螺丝转入螺孔15中完成波导元件与转接头9的安装,工作时,波导元件传输电频波导信号至微带线接口14中,通过微带线接口14经由内腔12将信号传输至导线接头11,传输时通过导管13的密闭性保证传输信号的低损耗传输以完成转接传输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

【技术保护点】
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包括转接器柱体(1)与内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柱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环(2)与第二螺环(7),且第一螺环(2)左侧嵌接有内嵌套环(3),所述内嵌套环(3)左端设置有限位柱(4),且限位柱(4)左侧卡接有螺纹柱(5),所述螺纹柱(5)左端开孔设置有线口(6),且第二螺环(7)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接柱(8),所述第二螺环(7)最右端通过转接柱(8)固定连接有转接头(9),且转接头(9)顶端开槽设置有卡槽(10),所述线口(6)内侧中部设置有导线接头(11),且内腔(12)内中部设置有导管(13),所述转接头(9)内侧底端中部开孔设置有微带线接口(14),且转接头(9)底端四边角设置有螺孔(15),所述转接头(9)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6),且转接头(9)底端内侧中部设置有同轴传输线头(17)。

【技术特征摘要】
1.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包括转接器柱体(1)与内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柱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环(2)与第二螺环(7),且第一螺环(2)左侧嵌接有内嵌套环(3),所述内嵌套环(3)左端设置有限位柱(4),且限位柱(4)左侧卡接有螺纹柱(5),所述螺纹柱(5)左端开孔设置有线口(6),且第二螺环(7)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接柱(8),所述第二螺环(7)最右端通过转接柱(8)固定连接有转接头(9),且转接头(9)顶端开槽设置有卡槽(10),所述线口(6)内侧中部设置有导线接头(11),且内腔(12)内中部设置有导管(13),所述转接头(9)内侧底端中部开孔设置有微带线接口(14),且转接头(9)底端四边角设置有螺孔(15),所述转接头(9)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16),且转接头(9)底端内侧中部设置有同轴传输线头(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波导微带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顶端开孔有呈“圆孔状”限位孔,且所述限位柱(4)卡接于内嵌套环(3)内壁,并且所述限位柱(4)限位孔位置与微带线接头孔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风雷罗加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震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