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在下护板本体的背面上粘接有抗静电板体,在抗静电板体的背面上粘接有防水板体;下护板本体包括上条形板体、上折形板体、中间板体、下折形板体以及下条形板体,上条形板体和上折形板体连接,上折形板体和中间板体连接,中间板体和下折形板体连接,下折形板体和下条形板体连接;沿着上条形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A,沿着下条形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B;在中间板体上加工有上腰形槽、上条形槽、中间弧形槽、下条形槽以及下腰形槽,在上条形槽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下条形槽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
技术介绍
汽车室内装饰是近年来的国内新兴产业,主要是以对汽车内部的装饰及汽车装饰品的使用。又可以分为汽车顶棚内衬装饰、侧围内护板和门内护板的装饰、仪表板的装饰、座椅的装饰、地板的装饰、内饰精品的装饰。汽车室内装饰的趋势国内与国外各有不同,两反面的关注点也各有所异,但是主流的趋势还是以舒适,美观为主,以提高汽车内室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舒适性为目的。国内汽车设计起步比较晚,真正的自主设计(也只是在逆向阶段)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内外饰的设计相对来说又更晚,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以前把精力集中在白车身的设计上,以为只要把白车身设计出来,这车也就出来了。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用户也不大注重外形的要求吧。直到最近这几年,能买得起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对于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性能,对外形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使得在设计汽车的工程中,对汽车内外饰在设计过程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多。汽车侧围是汽车内外饰的一部分,汽车侧围也叫立柱护板,它是覆盖在车身侧围立柱上的美观整车内部造型及保护乘员的装饰物。该系统由前至后一般包括A柱上下护板、B柱上下护板、C柱上下护板、D柱上下护板、前后门槛压板、前后门槛踏板等。目前的汽车侧围下护板强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损坏,同时现有的侧围下护板的防水、抗静电性能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在所述下护板本体的背面上粘接有抗静电板体,在所述抗静电板体的背面上粘接有防水板体;所述下护板本体包括上条形板体、上折形板体、中间板体、下折形板体以及下条形板体,所述上条形板体和上折形板体连接,所述上折形板体和中间板体连接,所述中间板体和下折形板体连接,所述下折形板体和下条形板体连接;沿着所述上条形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A,沿着所述下条形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B;在所述中间板体上加工有上腰形槽、上条形槽、中间弧形槽、下条形槽以及下腰形槽,在所述上条形槽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所述下条形槽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进一步地,所述上条形板体、上折形板体、中间板体、下折形板体以及下条形板体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上条形板体、上折形板体、中间板体、下折形板体以及下条形板体的厚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A和圆形通孔B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圆形通孔A和圆形通孔B均穿过抗静电板体和防水板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以及第四夹板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第四夹板以及下护板本体均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下护板本体安装在汽车侧围的下方,通过设置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以及第四夹板,便于将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有圆形通孔A和圆形通孔B,便于在圆形通孔A和圆形通孔B中安装有定位件,从而提高整个下护板本体的定位效果,通过设置有抗静电板体,能够提高其抗静电性能,通过设置有防水板体,能够提高其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包括下护板本体1,在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背面上粘接有抗静电板体2,在所述抗静电板体2的背面上粘接有防水板体3;所述下护板本体1包括上条形板体11、上折形板体12、中间板体13、下折形板体14以及下条形板体15,所述上条形板体11和上折形板体12连接,所述上折形板体12和中间板体13连接,所述中间板体13和下折形板体14连接,所述下折形板体14和下条形板体15连接。所述上条形板体11、上折形板体12、中间板体13、下折形板体14以及下条形板体15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上条形板体11、上折形板体12、中间板体13、下折形板体14以及下条形板体15的厚度相同。请参阅图1,沿着所述上条形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A4,沿着所述下条形板体15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B5,所述圆形通孔A4和圆形通孔B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圆形通孔A4和圆形通孔B5均穿过抗静电板体2和防水板体3。请参阅图1,在所述中间板体13上加工有上腰形槽6、上条形槽7、中间弧形槽8、下条形槽9以及下腰形槽10,在所述上条形槽7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在所述下条形槽9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三夹板91和第四夹板92。所述第一夹板71、第二夹板72、第三夹板91以及第四夹板92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夹板71、第二夹板72、第三夹板91、第四夹板92以及下护板本体1均采用同种材料制成。请参阅图1,在使用时,将下护板本体1安装在汽车侧围的下方,通过设置有第一夹板71、第二夹板72、第三夹板91以及第四夹板92,便于将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有圆形通孔A4和圆形通孔B5,便于在圆形通孔A4和圆形通孔B5中安装有定位件,从而提高整个下护板本体1的定位效果,通过设置有抗静电板体2,能够提高其抗静电性能,通过设置有防水板体3,能够提高其防水性能。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护板本体(1),在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背面上粘接有抗静电板体(2),在所述抗静电板体(2)的背面上粘接有防水板体(3);所述下护板本体(1)包括上条形板体(11)、上折形板体(12)、中间板体(13)、下折形板体(14)以及下条形板体(15),所述上条形板体(11)和上折形板体(12)连接,所述上折形板体(12)和中间板体(13)连接,所述中间板体(13)和下折形板体(14)连接,所述下折形板体(14)和下条形板体(15)连接;沿着所述上条形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A(4),沿着所述下条形板体(15)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B(5);在所述中间板体(13)上加工有上腰形槽(6)、上条形槽(7)、中间弧形槽(8)、下条形槽(9)以及下腰形槽(10),在所述上条形槽(7)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在所述下条形槽(9)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三夹板(91)和第四夹板(9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护板本体(1),在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背面上粘接有抗静电板体(2),在所述抗静电板体(2)的背面上粘接有防水板体(3);所述下护板本体(1)包括上条形板体(11)、上折形板体(12)、中间板体(13)、下折形板体(14)以及下条形板体(15),所述上条形板体(11)和上折形板体(12)连接,所述上折形板体(12)和中间板体(13)连接,所述中间板体(13)和下折形板体(14)连接,所述下折形板体(14)和下条形板体(15)连接;沿着所述上条形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A(4),沿着所述下条形板体(15)的长度方向上加工有若干个圆形通孔B(5);在所述中间板体(13)上加工有上腰形槽(6)、上条形槽(7)、中间弧形槽(8)、下条形槽(9)以及下腰形槽(10),在所述上条形槽(7)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桂查忠法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金城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