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22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所述母排包括物理分离的第一类母排和第二类母排,所述第一类母排折弯处设有四个正端子,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二类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一类母排用于各轴动力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功率模块,所述第二类母排用于连接各轴辅助供电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逆变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能够使不同轴之间的正极互相隔离,在变流器出现严重故障时,可切除故障轴,保证牵引变流器的整体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可靠性已经成为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目标。作为交流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整个变流器设计的可靠性核心就是直流环节的可靠性。复合母排作为替代铜母排、电缆的重要配线方式,一直以来用于牵引变流器的直流环节连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复合母排配合传统的牵引变流器,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每个变流器均拥有多个逆变器,控制多个牵引电机,而每一个牵引电机对应的电路轴均通过二次滤波回路连接在一起,如果每个电路轴不施加措施进行单独隔离连接,当传统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出现如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炸损等故障时,需要切除整个牵引变流器维持运行,动力损失极大,造成严重后果。传统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如果使用电动隔离装置将各重回路进行隔离,需要使用铜母排进行每重回路与电动隔离装置的连接,此时整个电路的寄生电感值偏大,容易造成电压的尖峰和电流的畸变,增大了各部件的发热,整个电路系统的不稳定性随之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在变流器出现严重故障时,可切除故障轴,保证牵引变流器的整体运行。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所述母排包括物理分离的第一类母排和第二类母排,所述第一类母排折弯处设有四个正端子,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二类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一类母排用于各轴动力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功率模块,所述第二类母排用于连接各轴辅助供电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逆变器模块。可选的,所述第一类母排包括第一母排,所述第一母排上方设有四个正极孔和四个负极孔,两个正极孔与两个负极孔相对应,所述正极孔用于连接第一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所述负极孔用于连接第一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所述第一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和两个负极孔,用于连接第一轴的功率模块。可选的,所述第一类母排还包括第二母排,所述第二母排上方设有四个正极孔和六个负极孔,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一排设有两个正极孔和两个负极孔,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二排设有两个正极孔和四个负极孔,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二排的两个负极孔与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一排的两个正极孔相对应,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二排的两个正极孔与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一排的两个负极孔相对应;四个正极孔连接第二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与四个正极孔相对应的四个负极孔连接第二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其余两个负极孔连接第三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所述第二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和两个负极孔,用于连接第二轴的功率模块。可选的,所述第三类母排包括第三母排,所述第三母排设有四个正极孔,所述第三母排第一排的两个正极孔与所述第二母排的两个负极孔相对应,用于连接第三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的优点在于既完成了不同轴之间的正极互相隔离,并连接至隔离装置,又将所有支撑电容和功率模块的负极通过低感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与隔离装置结合,当牵引变流器出现故障时,可切除故障轴,从而保证了牵引变流器的整体运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低感连接功率模块与支撑电容,有效的降低了电路中的寄生电感,提升了牵引变流器的性能及可靠性。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的设计方法,可应用在每一个需求故障隔离的项目上,仅需要对功率模块和支撑电容的位置进行调整,是一种通用性设计的结构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结构的实施例图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母排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母排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母排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位本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俯视图的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电路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1,第一母排;2,第二母排;3,第三母排;4,负极孔;5,正极孔;6,正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在变流器出现严重故障时,可切除故障轴,保证牵引变流器的整体运行。如图1和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所述母排包括第一类母排和第二类母排,所述第一类母排折弯处设有四个正端子6,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二类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5,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一类母排用于各轴动力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功率模块,所述第二类母排用于连接各轴辅助供电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逆变器模块。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母排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第一类母排包括第一母排1,所述第一母排1上方设有四个正极孔5和四个负极孔4,两个正极孔5与两个负极孔4相对应,所述正极孔5用于连接第一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所述负极孔4用于连接第一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所述第一母排1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5和两个负极孔4,用于连接第一轴的功率模块。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母排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第一类母排还包括第二母排2,所述第二母排2上方设有四个正极孔5和六个负极孔4,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一排设有两个正极孔和两个负极孔,所述第二母排上方的第二排设有两个正极孔5和四个负极孔4,所述第二母排2上方的第二排的两个负极孔4与所述第二母排2上方的第一排的两个正极孔5相对应,所述第二母排2上方的第二排的两个正极孔5与所述第二母排2上方的第一排的两个负极孔4相对应;四个正极孔5连接第二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与四个正极孔5相对应的四个负极孔4连接第二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其余两个负极孔4连接第三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所述第二母排2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5和两个负极孔4,用于连接第二轴的功率模块。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母排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第三类母排包括第三母排3,所述第三母排3设有四个正极孔5,所述第三母排3第一排的两个正极孔5与所述第二母排2的两个负极孔4相对应,用于连接第三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极复合母排电路连接的实施例示意图;多极复合母排电路连接方式:电路中的连接用A/B/C表示,分别对应第一母排1、第二母排2和第三母排3,分别对应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其中4QC1代表第一轴的正端子6连接至隔离装置,4QC2代表第二轴的正端子6连接至隔离装置,通过隔离装置的通断将各轴从电路中切除,从而提升整个变流器的可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包括物理分离的第一类母排和第二类母排,所述第一类母排折弯处设有四个正端子,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二类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一类母排用于各轴动力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功率模块,所述第二类母排用于连接各轴辅助供电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逆变器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包括物理分离的第一类母排和第二类母排,所述第一类母排折弯处设有四个正端子,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二类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用于连接隔离装置,所述第一类母排用于各轴动力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功率模块,所述第二类母排用于连接各轴辅助供电单元直流环节的支撑电容及逆变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母排包括第一母排,所述第一母排上方设有四个正极孔和四个负极孔,两个正极孔与两个负极孔相对应,所述正极孔用于连接第一轴的支撑电容正端子,所述负极孔用于连接第一轴的支撑电容负端子,所述第一母排下方设有两个正极孔和两个负极孔,用于连接第一轴的功率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变流器的多极复合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母排还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李华饶艺伟刘永江张义范荣辉李玉鹏陈侃邹白苏冯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