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94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包括前环,主环,底部支撑管,侧边防撞结构,外部防撞结构,包围结构,后舱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座,所述侧边防撞结构包括上侧边防撞管,斜侧边防撞管以及下侧边防撞管,所述外部防撞结构包括上外部防撞管,斜外部防撞管以及下外部防撞管,所述包围结构包括前上连接管,前斜连接管,前下连接管,后上连接管,后斜连接管,后下连接管以及竖直连接管,所述后舱保护结构包括上保护管,斜保护管下保护管以及竖直支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固,抗撞击性能强,既能将电池箱围护起来,避免电池箱受到外界的撞击,又能够保证在撞击事故下由于车架变形而使钢管刺进电池箱,保护电池箱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赛车悬架支座焊接的夹具,属于汽车工装夹具领域。
技术介绍
电池箱是纯电动赛车蓄电装置,是纯电动赛车的动力来源,同时也属于在驾驶碰撞事故中最容易发生变形而损坏的结构,并发生燃烧危险的一个部件,因此,对于电池箱的放置以及保护需要做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对于纯电动方程式赛车,车架上必须设计有可靠的刚度和强度的电池箱保护结构,才能保证电池箱的安全,避免事故的严重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该结构设计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既能将电池箱围护起来,避免电池箱受到外界的撞击,又能够保证在撞击事故下由于车架变形而使钢管刺进电池箱,保护电池箱的安全。为此,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包括前环、主环、对称设置的底部支撑管、侧边防撞结构、外部防撞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后舱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座,所述侧边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侧边防撞管、斜侧边防撞管以及下侧边防撞管,所述外部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上外部防撞管、斜外部防撞管以及下外部防撞管,所述包围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前上连接管、前斜连接管、前下连接管、后上连接管、后斜连接管、后下连接管以及两根竖直连接管,所述后舱保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保护管、斜保护管、下保护管以及竖直支撑管。进一步地,所述竖直连接管在电池箱区域竖直放置,所述上外部防撞管、斜外部防撞管,下外部防撞管,前上连接管,前斜连接管,前下连接管,后上连接管,后斜连接管,后下连接管以及底部支撑管通过与竖直连接管焊接连接,形成一种包围保护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侧边防撞管、前下连接管、下外部防撞管与后下连接管连成四边形结构,下外部防撞管用于承受撞击,底部支撑管接于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使得下外部防撞管所能承受的撞击力更大。进一步地,所述下外部防撞管、上外部防撞管与两根竖直连接管连成四边形结构,采用斜外部防撞管连接该四边形机构的对角,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使其稳固,所述四边形结构形成一个防撞面,能够有效防止侧边的碰撞和摩擦对电池箱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前上连接管、上外部防撞管、后上连接管与上侧边防撞管构成四边形结构。上平面的四边形结构不设置对角支撑管,以方便电池箱的维护。进一步地,所述前斜连接管、前下连接管和竖直连接管形成三角形结构,另一竖直连接管、后上连接管和后斜连接管形成三角形结构,增加侧边防撞的承受力。进一步地,所有管的放置都与下侧边防撞管平行或形成远离驾驶员的安全角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严重碰撞导致电池箱保护结构脱落而刺伤驾驶员或电池箱。进一步地,所述前环、主环、底部支撑管、侧边防撞结构、外部防撞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后舱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座的各管件均通过焊接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座设置有紧固螺栓通孔,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架上,并用螺栓螺母将电池箱与固定支座相连固定。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纯电动方程式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结构稳固,抗撞击性能强,既能将电池箱围护起来,避免电池箱受到外界的撞击,又能够保证在碰撞事故下由于车架变形而使钢管刺进电池箱或驾驶员,保护电池箱和驾驶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环;2-主环;3-上侧边防撞管;4-斜侧边防撞管;5-下侧边防撞管;6-上外部防撞管;7-斜外部防撞管;8-下外部防撞管;9-前上连接管;10-前斜连接管;11-前下连接管;12-竖直连接管;13-后上连接管;14-后斜连接管15-后下连接管;17-电池箱;18-固定支座;19-底部支撑管;20-上保护管;21-斜保护管;22-下保护管;23-竖直支撑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包括前环1、主环2、以及对称设置的底部支撑管19、侧边防撞结构、外部防撞结构、包围结构、后舱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座18,所述侧边防撞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上侧边防撞管3、斜侧边防撞管4以及下侧边防撞管5,所述外部防撞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上外部防撞管6、斜外部防撞管7以及下外部防撞管8,所述包围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前上连接管9、前斜连接管10、前下连接管11、后上连接管13、后斜连接管14、后下连接管15以及两根竖直连接管12,所述后舱保护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上保护管20,斜保护管21,下保护管22以及竖直支撑管23。所述竖直连接管12在电池箱区域竖直放置,所述上外部防撞管6,斜外部防撞管4,下外部防撞管8,前上连接管9,前斜连接管10,前下连接管11,后上连接管13,后斜连接管14,后下连接管15以及底部支撑管23通过与竖直连接管12焊接连接,形成一种包围保护结构。所述下侧边防撞管5、前下连接管11、下外部防撞管8与后下连接管15连成四边形结构,下外部防撞管8用于承受撞击,底部支撑管接23与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使得下外部防撞管8所能承受的撞击力更大。所述下外部防撞管8、上外部防撞管6与两根竖直连接管12连成四边形结构,同样地用斜外部防撞管7连接该四边形的对角,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使其稳固。该四边形结构形成一个防撞面,能够有效防止侧边的碰撞和摩擦对电池箱的损坏。所述前上连接管9、上外部防撞管6、后上连接管13与上侧边防撞管3构成四边形结构,上平面的四边形结构不设置对角支撑管,以方便电池箱的维护。所述前斜连接管10、前下连接管11和竖直连接管12形成三角形结构,另一竖直连接管12、后上连接管13和后斜连接管14形成三角形结构,增加侧边防撞的承受力。所有管的放置都与下侧边防撞管3平行形成远离驾驶员的安全角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严重碰撞导致电池箱保护结构脱落而刺伤驾驶员或电池箱。纯电动方程式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基于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结构设计,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更稳固,同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以上所述各个结构的车架管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支座18设置有紧固螺栓通孔,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架上,并用螺栓螺母将电池箱17与固定支座18相连固定。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包括前环(1)、主环(2)、对称设置的底部支撑管(19)、侧边防撞结构、外部防撞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后舱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座(18),所述侧边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侧边防撞管(3)、斜侧边防撞管(4)以及下侧边防撞管(5),所述外部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上外部防撞管(6)、斜外部防撞管(7)以及下外部防撞管(8),所述包围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前上连接管(9)、前斜连接管(10)、前下连接管(11)、后上连接管(13)、后斜连接管(14)、后下连接管(15)以及两根竖直连接管(12),所述后舱保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保护管(20)、斜保护管(21)、下保护管(22)以及竖直支撑管(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包括前环(1)、主环(2)、对称设置的底部支撑管(19)、侧边防撞结构、外部防撞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后舱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座(18),所述侧边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侧边防撞管(3)、斜侧边防撞管(4)以及下侧边防撞管(5),所述外部防撞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上外部防撞管(6)、斜外部防撞管(7)以及下外部防撞管(8),所述包围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前上连接管(9)、前斜连接管(10)、前下连接管(11)、后上连接管(13)、后斜连接管(14)、后下连接管(15)以及两根竖直连接管(12),所述后舱保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上保护管(20)、斜保护管(21)、下保护管(22)以及竖直支撑管(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竖直连接管(12)在电池箱区域竖直放置,所述上外部防撞管(6)、斜外部防撞管(7),下外部防撞管(8),前上连接管(9),前斜连接管(10),前下连接管(11),后上连接管(13),后斜连接管(14),后下连接管(15)以及底部支撑管(19)通过与两根竖直连接管(12)焊接连接,形成一种包围保护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赛车车架电池箱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边防撞管(5)、前下连接管(11)、下外部防撞管(8)与后下连接管(15)连成四边形结构,下外部防撞管(8)用于承受撞击,底部支撑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辉李巍华王桂南张子杰范兆权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