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线机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02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绞线机机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绞线机长度固定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该绞线机机架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之间首尾相接,相邻的接线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线槽的一端固定有前夹头,另一端设有后夹头,所述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前夹头、后夹头分别夹紧线束的两端并将线束拉直,所述前夹头与后夹头之间相对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绞线机机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绞线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线机机架
本技术涉及绞线机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绞线机机架。
技术介绍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绞线机(3张)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最终呈螺旋状,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方便线束的安装与装配,同时还能够使线束屏蔽其他的信号,达到防止其受其他信号干扰的目的。现有技术的绞线机通常都是固定结构的,其长度无法进行调节,而线束的长度又各不相同,短则几米,长则几十米,因此,生产厂家需配备多种长度的绞线机来满足不同长度线束的生产需要,这无疑增大了厂家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了线束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绞线机机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绞线机长度固定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绞线机机架,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之间首尾相接,相邻的接线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线槽的一端固定有前夹头,另一端设有后夹头,所述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前夹头、后夹头分别夹紧线束的两端并将线束拉直,所述前夹头与后夹头之间相对旋转。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线槽的两侧固定有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探臂,所述后夹头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线槽的宽度,所述后夹头的两侧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第二探臂,所述第一探臂与第二探臂在垂直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夹头的下底面上还固定有对称的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均包括与接线槽的内侧竖直表面相接触的水平滚轮,还包括与第一探臂的上表面相接触的竖直滚轮,所述后夹头通过两个竖直滚轮担靠在所述第一探臂上,所述后夹头通过水平滚轮、竖直滚轮与接线槽之间实现相对移动。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夹头上还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接线槽上的快速夹。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夹头与后夹头均为气动夹头,所述前夹头处设有气源,所述后夹头与气源之间通过弹簧气管连通。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绞线机机架利用接线槽之间首尾相接可实现不同长度的接线槽,满足不同长度线束的生产需要,短则几米,长则几十米,均能够满足其需要,在接线槽上设置的前夹头与后夹头将线束两端夹紧并拉直,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旋转即可实现线束的绞线作业,而且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位置可调,能够满足较小长度范围内的微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接线槽的两侧固定向外伸出的第一探臂,后夹头的两侧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第二探臂,而且第一探臂与第二探臂在垂直方向上还存在重叠部分,这种结构能够通过第一探臂与第二探臂实现垂直方向上后夹头与接线槽之间的限位,防止后夹头在接线槽上发生上下方向的移动。在后夹头的下底面上固定对称的滚轮组,通过水平滚轮将后夹头限位在接线槽的内侧竖直表面之间,同时通过竖直滚轮将后夹头担靠在第一探臂上,这样能够防止后夹头在接线槽产生左右方向的移动,还能够保证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顺利移动,实现其位置的微调。在调整好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位置后,只需利用快速夹将后夹头固定在接线槽上即可进行绞线作业。由于后夹头与前夹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还是随时变化的,而气源一般又位于前夹头处,因此利用弹簧气管将后夹头与气源之间连通起来能够保证绞线工作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接线槽;2-前夹头;3-后夹头;4-第一探臂;5-第二探臂;6-水平滚轮;7-竖直滚轮;8-快速夹;9-弹簧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绞线机机架的一种实施例,该绞线机机架包括至少一个(图中示出了两个)接线槽1,接线槽1之间首尾相接,相邻的接线槽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线槽1的一端固定有前夹头2,另一端设有后夹头3,所述后夹头3在接线槽1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前夹头2、后夹头3分别夹紧线束的两端并将线束拉直,所述前夹头2与后夹头3之间相对旋转。该绞线机机架利用接线槽1之间首尾相接可实现不同长度的接线槽1,满足不同长度线束的生产需要,短则几米,长则几十米,均能够满足其需要,在接线槽1上设置的前夹头2与后夹头3将线束两端夹紧并拉直,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旋转即可实现线束的绞线作业,而且后夹头3在接线槽1上的位置可调,能够满足较小长度范围内的微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如图4所示,接线槽1的两侧固定有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探臂4,所述后夹头3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线槽1的宽度,所述后夹头3的两侧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第二探臂5,所述第一探臂4与第二探臂5在垂直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这种结构能够通过第一探臂4与第二探臂5实现垂直方向上后夹头3与接线槽1之间的限位,防止后夹头3在接线槽1上发生上下方向的移动。在后夹头3的下底面上还固定有对称的滚轮组,每个滚轮组均包括与接线槽1的内侧竖直表面相接触的水平滚轮6,还包括与第一探臂4的上表面相接触的竖直滚轮7,所述后夹头3通过两个竖直滚轮7担靠在所述第一探臂4上,所述后夹头3通过水平滚轮6、竖直滚轮7与接线槽1之间实现相对移动。这样能够防止后夹头3在接线槽1内产生左右方向的移动,还能够保证后夹头3在接线槽1上的顺利移动,实现其位置的微调。在后夹头3上还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接线槽1上的快速夹8,在调整好后夹头3在接线槽1上的位置后,只需利用快速夹8将后夹头3固定在接线槽1上即可进行绞线作业。最后,由于后夹头3与前夹头2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还是随时变化的,而气源一般又位于前夹头2处,因此利用弹簧气管9将后夹头3与气源之间连通起来能够保证绞线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技术的绞线机机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绞线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绞线机机架

【技术保护点】
绞线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之间首尾相接,相邻的接线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线槽的一端固定有前夹头,另一端设有后夹头,所述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前夹头、后夹头分别夹紧线束的两端并将线束拉直,所述前夹头与后夹头之间相对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绞线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槽,所述接线槽之间首尾相接,相邻的接线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线槽的一端固定有前夹头,另一端设有后夹头,所述后夹头在接线槽上的位置可调,所述前夹头、后夹头分别夹紧线束的两端并将线束拉直,所述前夹头与后夹头之间相对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线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的两侧固定有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探臂,所述后夹头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线槽的宽度,所述后夹头的两侧固定有向内水平伸出的第二探臂,所述第一探臂与第二探臂在垂直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张海庆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海韵汽车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