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54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包括背板、位于背板内侧的光学膜片和设于背板和光学膜片之间的支撑顶杆,支撑顶杆包括基板以及设于基板相对两侧面上的顶杆和固定座,固定座包括与基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和设于限位板相对两侧的搭扣板,背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板穿过的固定孔,固定孔的相对两侧具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板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顶杆对光学膜片进行支撑,固定座对整个装置的转动进行限定,限位板用于与背板上的固定孔相抵接,并通过固定孔和限位槽对支撑顶杆的转动进行限定,避免支撑顶杆转动带来的暗影现象,能够有效地减弱暗影的现象,使得整个显示器的显像的亮度更加均匀。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display, including a back plate, an optical diaphragm located on the inside of the back plate and a supporting top bar between the back plate and the optical diaphragm. The supporting top rod includes a base plate and a top bar and a fixed seat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substrate. At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limit plate, a fix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late, and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fixed hole have a limit slot, and the limit slot is connected to the limit plate. The backlight modu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upports the optical diaphragm through the top rod, the fixed seat limits the rotation of the whole device, and the limit plat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fixed Kong Xiangdi to the back plate,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supporting top rod is limited by the fixed hole and the limit slot, so as to avoid the shadow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support of the top rod. The phenomenon of shadow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brightness of the whole display is even more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本技术属于显示器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依其光源结构可分为侧光式及直下式两种。随着液晶电视的日益盛行,因应面板大型化的趋势,直下式背光模组成为现阶段的开发重点。直下式背光模组灯管装置在模块的下方,使光线直接往上照射。背光模组的底板与光学膜片间,常设置有支撑柱用于支撑光学膜片。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光学膜片的稳定性,支撑柱的顶端截面通常过大,会阻挡光源的传输,容易在显示面板上产生暗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柱的顶端截面通常过大,容易在显示面板上产生暗点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内侧的光学膜片和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支撑顶杆,所述支撑顶杆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相对两侧面上的顶杆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和设于所述限位板相对两侧的搭扣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板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相对两侧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板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内侧设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贴设有若干灯珠,所述顶杆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灯珠之间。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PCB板上贴设有若干灯珠,且所述顶端穿过所述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具有顶端和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端,所述顶端用于支撑所述光学膜片,所述底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呈锥状,且所述顶杆的顶端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底端的横截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搭扣板包括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的扣合板和连接于所述扣合板端部的抵板,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与所述抵板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外轮廓形状为椭圆形或腰形。进一步地,所述搭扣板倾斜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基板的连接处还设有连接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背光模组及显示器,通过顶杆对光学膜片进行支撑,固定座对整个装置的转动进行限定,限位板用于与背板上的固定孔相抵接,并通过固定孔和限位槽对支撑顶杆的转动进行限定,避免支撑顶杆转动带来的暗影现象,能够有效地减弱暗影的现象,使得整个显示器的显像的亮度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支撑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支撑顶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支撑顶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沿图5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图7为图5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基板;2-顶杆;3-固定座;4-连接板;5-背板;6-光学膜片;7-PCB板;8-灯珠;21-顶端;22-底端;31-限位板;32-搭扣板;321-扣合板;322-抵板;51-固定孔;5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图7及图8,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进行说明。背光模组,包括背板5、位于背板5内侧的光学膜片6和设于背板5和光学膜片6之间的支撑顶杆2,支撑顶杆2包括基板1以及设于基板1相对两侧面上的顶杆2和固定座3,固定座3包括与基板1固定连接的限位板31和设于限位板31相对两侧的搭扣板32,背板5上开设有供限位板31穿过的固定孔51,固定孔51的相对两侧具有限位槽52,限位槽52与限位板31相抵接。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顶杆2对光学膜片6进行支撑,固定座3对整个装置的转动进行限定,限位板31用于与背板5上的固定孔51相抵接,并通过固定孔51和限位槽52对支撑顶杆2的转动进行限定,避免支撑顶杆2转动带来的暗影现象,能够有效地减弱暗影的现象,使得整个显示器的显像的亮度更加均匀。具体的,固定孔51的形状为圆形的通孔,且限位槽52设置在固定孔51的两端并与固定孔51相结合形成为一异形孔,基板1与背板5的内侧壁相抵接且限位板31穿过该异形孔,即限位板31的两侧的侧壁与限位槽52的内侧壁相抵接且该限位板31的中间部分位于固定孔51的内部。通过限位槽52对能限位板31的位置进行限定,有效的避免了限位板31在固定孔51内发生转动,从而造成显示器屏幕上有暗影的现象发生。固定座3背离基板1的一端面的形状为非圆形,其中,固定座3背离基板1的一端面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长方形或腰形等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PCB板7上贴设有若干灯珠8,顶杆2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灯珠8之间。具体的,PCB板7为灯珠8提供电能并对灯珠8进行控制,灯珠8均匀的设置在PCB板7上,灯珠8发出的光源射至光学膜片6上,并经光学膜片6处理后射至显示屏幕上。PCB板7上还贴设有反射片,通过反射片将灯珠8发出的光反射至光学膜片6上。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PCB板7上还可以贴设均匀设置的灯条取代灯珠8,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PCB板7上开设有通孔,PCB板7上贴设有若干灯珠8,且顶端21穿过通孔。具体的,通孔一般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灯珠8之间,顶杆2穿过该通孔与光学膜片6相抵接,基板1与PCB板7背离光学膜片6的一侧相抵接。其中,该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内侧的光学膜片和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支撑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杆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相对两侧面上的顶杆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和设于所述限位板相对两侧的搭扣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板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相对两侧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板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内侧的光学膜片和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支撑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杆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相对两侧面上的顶杆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和设于所述限位板相对两侧的搭扣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板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相对两侧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板相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内侧设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贴设有若干灯珠,所述顶杆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灯珠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具有顶端和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端,所述顶端用于支撑所述光学膜片,所述底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皖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