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22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后保险杠下本体、后保险杠装饰盖板、后保险杠总成密封垫、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左后尾灯过孔、右后尾灯过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安装板、定位槽、侧连接卡条、连接卡槽、连接卡块、定位卡块、定位螺孔、安装螺孔、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一螺孔、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二螺孔、后背门内板、尾门密封条、后围内板、后围外板、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卡扣与卡扣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均设置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后保险杠下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A rear bumpe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bumper assembly, including: the rear bumper body, the rear bumper right upper body, the rear bumper body, the rear bumper decoration cover plate, the rear bumper assembly pad, the left waterproof clamp mounting bracket, the left rear tail light hole, the right rear tail light hole, and the rear bumper body installation hole under the bumper. The rear bumper is under the body positioning hole, installation plate, positioning slot, side connection card, connection card slot, connection card block, location card block, positioning screw hole, installation screw hole, first positioning connector, first screw hole, second positioning connector, second screw hole, rear door inner plate, tail door close seal, rear inner plate, rear enclosure board, tail.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end body of the rear bumper and the upper right body of the rear bumper are both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r bumper under the rear bumper.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between the rear bumper body and the rear bumper decorative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后保险杠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后保险杠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汽车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部件。用于汽车后保险杠的面罩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有许多功能。现有设计在设计装配孔的时候,为了装配的可行性,将装配孔的大小设计得比卡脚的最大厚度略大,而卡脚在装配到位后,与装配孔之间还有间隙,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左右、上下不停的振动,容易造成后保险杠脱落。目前的后保险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和下倾斜的现象,影响汽车尾部的美观,现有的后保险杠本体通常为一体结构,结构较为简单,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汽车保险杠需要整个进行更换,成本较高,目前在后保险杠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通常采用螺栓或者卡扣连接,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后保险杠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容易因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振动而出现脱落的问题,安装不稳固,在安装和使用时非常麻烦。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总成,本技术在保险杠装饰盖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卡块,本技术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卡块相配合的定位卡套,定位卡套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连接,定位卡套可以套接在定位卡块上并通过螺栓相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后保险杠下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后保险杠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不易脱落。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后保险杠下本体、后保险杠装饰盖板、后保险杠总成密封垫、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左后尾灯过孔、右后尾灯过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安装板、定位槽、侧连接卡条、连接卡槽、连接卡块、定位卡块、定位螺孔、安装螺孔、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一螺孔、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二螺孔、后背门内板、尾门密封条、后围内板、后围外板、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卡扣与卡扣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均设置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上端,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卡条,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分别与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卡接,所述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设置在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上,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相互连接,所述左后尾灯过孔与右后尾灯过孔均开设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中间部位,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开设在两个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之间,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设置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连接卡槽相配合的连接卡块,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相互卡接,所述定位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卡块均设与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后围内板设置在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上,所述后围外板设置在后围内板下端,所述后围外板与后围内板相互连接,所述后背门内板设置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一侧,后背门内板通过尾门密封条与后围内板相互连接,所述后围内板与卡扣安装支架之间通过卡扣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卡块相配合的定位卡套,定位卡套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后保险杠右上本体上设置有右防水卡扣安装支架,右防水卡扣安装支架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侧连接卡条上设置有侧连接卡件,侧连接卡件与侧连接卡条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左后尾灯过孔与右后尾灯过孔的下端均开设有后尾灯散热孔。进一步,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下连接件,下连接件上开设有连接螺孔。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设置有拖车钩盖板,拖车钩盖板与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后背门内板的一侧连接有后背门外板。进一步,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通过自攻螺钉与法兰螺栓与车辆相互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总成,本技术的后保险杠总成为分离式结构,本技术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本技术中的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侧边均向车辆方向弯曲,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空气在车辆后方的流动性提高,而且采用分离式结构可以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汽车保险杠不需整个进行更换,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在保险杠装饰盖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卡块,本技术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卡块相配合的定位卡套,定位卡套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连接,定位卡套可以套接在定位卡块上并通过螺栓相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后保险杠下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后保险杠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之间不易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保险杠左上本体;2-后保险杠右上本体;3-后保险杠下本体;4-拖车钩盖板;5-后保险杠装饰盖板;6-后保险杠总成密封垫;7-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8-右防水卡扣安装支架;9-左后尾灯过孔;10-右后尾灯过孔;11-后尾灯散热孔;12-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13-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14-安装板;15-定位槽;16-安装孔;17-下连接件;18-侧连接卡条;19-侧连接卡件;20-连接螺孔;21-连接卡槽;22-连接卡块;23-定位卡块;24-定位卡套;25-定位螺孔;26-连接支架;27-安装螺孔;28-第一定位连接件;29-第一螺孔;30-第二定位连接件;31-第二螺孔;32-后背门内板;33-尾门密封条;34-后围内板;35-后围外板;36-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37-自攻螺钉;38-后背门外板;39-卡扣;40-卡扣安装支架;41-法兰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后保险杠下本体、后保险杠装饰盖板、后保险杠总成密封垫、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左后尾灯过孔、右后尾灯过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安装板、定位槽、侧连接卡条、连接卡槽、连接卡块、定位卡块、定位螺孔、安装螺孔、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一螺孔、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二螺孔、后背门内板、尾门密封条、后围内板、后围外板、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卡扣与卡扣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均设置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上端,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卡条,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分别与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卡接,所述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设置在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上,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相互连接,所述左后尾灯过孔与右后尾灯过孔均开设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中间部位,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开设在两个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之间,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设置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连接卡槽相配合的连接卡块,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相互卡接,所述定位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卡块均设与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后围内板设置在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上,所述后围外板设置在后围内板下端,所述后围外板与后围内板相互连接,所述后背门内板设置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一侧,后背门内板通过尾门密封条与后围内板相互连接,所述后围内板与卡扣安装支架之间通过卡扣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后保险杠下本体、后保险杠装饰盖板、后保险杠总成密封垫、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左后尾灯过孔、右后尾灯过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安装板、定位槽、侧连接卡条、连接卡槽、连接卡块、定位卡块、定位螺孔、安装螺孔、第一定位连接件、第一螺孔、第二定位连接件、第二螺孔、后背门内板、尾门密封条、后围内板、后围外板、尾门锁扣螺母板固定支架、卡扣与卡扣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均设置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上端,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卡条,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后保险杠右上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相互为一体连接,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后保险杠左上本体、后保险杠右上本体分别与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卡接,所述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设置在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上,后保险杠左上本体与所述左防水卡扣安装支架相互连接,所述左后尾灯过孔与右后尾灯过孔均开设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中间部位,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安装孔开设在两个后保险杠下本体定位孔之间,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设置在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与连接卡槽相配合的连接卡块,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与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相互卡接,所述定位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卡块均设与所述后保险杠装饰盖板的内侧壁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玟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夏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