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67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9
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包括:出水管、缓流罐、增压主泵组、补偿辅泵、隔膜式稳流罐、电动阀、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一种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控制系统控制增压主泵停机,使增压主泵处于休眠状态;系统自动开启补偿辅泵增压补水,进入小流量模式,第二、控制系统控制补偿辅泵停机,使补偿辅泵处于休眠状态,电动阀在控制系统控制下自动关闭,系统自动开启增压主泵增压补水,进入常用流量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自动渐增补水,延长无泵运行保压时间,这比现有技术节能20%~30%,增压主泵寿命延长2~3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二次加压供水设施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供水设备有水箱恒压供水设备和无负压供水设备。水箱恒压供水设备其构成由水箱、泵组管路、电气控制装置组成,水箱和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连接,通过水泵直接加压为用户供水,水箱作为此供水系统的储水装置,保证在管网压力低供水不足时用水高峰期的不间断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其构成由缓流罐、泵组管路、电气控制装置组成,缓流罐直接连接市政供水管网,泵组在管网压力的基础上接力增压。上述市场上已存在的两种供水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水箱恒压供水设备不能有效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头能量,设备能耗大;无负压供水设备配置若干相同规格的泵组,在用水低谷期单台水泵长期低速运行,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缩短泵组寿命,电耗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拟提供一种节能降耗、泵组工作配合合理的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包括:出水管,其出水端用于与用户管网相连通;缓流罐,设置有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和市政供水管网连通,其两个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增压主泵组,其设置在缓流罐的一个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的管路上;补偿辅泵,其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缓流罐另一出水口相连,其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隔膜式稳流罐,其设置在所述补偿辅泵与出水管的连接管路上;电动阀,其设置在所述隔膜式稳流罐与出水管的连接管路上;控制系统,所述增压主泵组、补偿辅泵、隔膜式稳流罐以及电动阀均接受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处理模块、线缆;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其设置于隔膜式稳流罐内;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其设置于出水管内;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其设置于缓流罐内;所述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均通过线缆与处理模块相连,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的检测值分别控制所述补偿辅泵、隔膜式稳流罐、增压主泵组、电动阀。连接增压主泵组与缓流罐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汇水总管,所述增压主泵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增压主泵,所述增压主泵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汇水总管相连;连接增压主泵与汇水总管的管路上还依次设置有柔性接头、偏心变径管、蝶阀。所述缓流罐上还设置有负压消除器,所述负压消除器通过线缆与处理模块相连。所述连接补偿辅泵和隔膜式稳流罐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只允许水由补偿辅泵向隔膜式稳流罐流动的止回阀。补偿辅泵的流量为增压主泵流量的三分之一,扬程等于增压主泵的扬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借用市政管网现有的水头势能,有效节能,在用水低峰期采用小流量差压补偿,让主泵长时间休眠,且根据用水需求变化,用来差压补偿的补偿辅泵和增压主泵自动切换;设备能够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头势能,这比现有技术节能10%~30%;本技术实现了小流量高压储能和供水差压补偿,在小流量状态下,增压主泵自动休眠停止运行,此时电动阀自动打开,开始由隔膜式稳流罐里的高压储能对用户管网进行压力补偿,高压储能目的延长无泵启动的时间,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并有效节能;随着用户管网压力的降低,补偿辅泵根据用户用水量大小,自动渐增补水,延长无泵运行保压时间,这比现有技术节能20%~30%,增压主泵寿命延长2~3年。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出水管,21、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2、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3、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3、增压主泵,4、柔性接头,5、偏心变径管,6、蝶阀,7、汇水总管,8、负压消除器,9、进水口,10、缓流罐,11、补偿辅泵,12、隔膜式稳流罐,13、电动阀,14、止回阀,15、用户管网,16、处理模块,17、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及先后顺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图1中,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包括:出水管1,其出水端用于与用户管网15相连通;缓流罐10,设置有进水口9和两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9用于和市政供水管网连通,其两个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1相连;增压主泵组,其设置在缓流罐10的一个出水口与出水管1连接的管路上;补偿辅泵11,其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缓流罐10另一出水口相连,其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1相连;隔膜式稳流罐12,其设置在所述补偿辅泵11与出水管1的连接管路上;电动阀13,其设置在所述隔膜式稳流罐12与出水管1的连接管路上;控制系统,所述增压主泵组、补偿辅泵11、隔膜式稳流罐12以及电动阀13均接受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23、处理模块16、线缆17;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其设置于隔膜式稳流罐12内;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其设置于出水管1内;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23,其设置于缓流罐10内;所述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23均通过线缆17与处理模块16相连,处理模块16根据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23的检测值分别控制所述补偿辅泵11、隔膜式稳流罐12、增压主泵组、电动阀13。连接增压主泵组与缓流罐10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汇水总管7,所述增压主泵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增压主泵3,所述增压主泵3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汇水总管7相连;连接增压主泵3与汇水总管7的管路上还依次设置有柔性接头4、偏心变径管5、蝶阀6。所述缓流罐10上还设置有负压消除器8,所述负压消除器8通过线缆17与处理模块16相连。所述连接补偿辅泵11和隔膜式稳流罐12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只允许水由补偿辅泵11向隔膜式稳流罐12流动的止回阀14。补偿辅泵11的流量为增压主泵3流量的三分之一,扬程等于增压主泵3的扬程基于上述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的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实时监测的出水管1压力数值在预设压力段内,控制系统控制增压主泵3停机,使增压主泵3处于休眠状态;系统自动开启补偿辅泵11增压补水,进入小流量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1),其出水端用于与用户管网(15)相连通;缓流罐(10),设置有进水口(9)和两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9)用于和市政供水管网连通,其两个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1)相连;增压主泵组,其设置在缓流罐(10)的一个出水口与出水管(1)连接的管路上;补偿辅泵(11),其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缓流罐(10)另一出水口相连,其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1)相连;隔膜式稳流罐(12),其设置在所述补偿辅泵(11)与出水管(1)的连接管路上;电动阀(13),其设置在所述隔膜式稳流罐(12)与出水管(1)的连接管路上;控制系统,所述增压主泵组、补偿辅泵(11)、隔膜式稳流罐(12)以及电动阀(13)均接受控制系统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1),其出水端用于与用户管网(15)相连通;缓流罐(10),设置有进水口(9)和两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9)用于和市政供水管网连通,其两个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1)相连;增压主泵组,其设置在缓流罐(10)的一个出水口与出水管(1)连接的管路上;补偿辅泵(11),其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缓流罐(10)另一出水口相连,其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水管(1)相连;隔膜式稳流罐(12),其设置在所述补偿辅泵(11)与出水管(1)的连接管路上;电动阀(13),其设置在所述隔膜式稳流罐(12)与出水管(1)的连接管路上;控制系统,所述增压主泵组、补偿辅泵(11)、隔膜式稳流罐(12)以及电动阀(13)均接受控制系统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量差压补偿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23)、处理模块(16)、线缆(17);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其设置于隔膜式稳流罐(12)内;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其设置于出水管(1)内;第三压力监测传感器(23),其设置于缓流罐(10)内;所述第一压力监测传感器(21)、第二压力监测传感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生刘韩英胡桂苓李盼盼韦培佳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金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