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998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机构和浮动机构,设行车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与车辆第一支撑点相接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车辆移动;所述浮动机构与车辆第二支撑点相接触,用于跟随所述车辆移动在水平面内浮动,从而调整车辆位置。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通过设置浮动机构可减少电机数量,且提高了四点同步性和协调性;所述浮动机构浮动量大、承重大、可复位,且能进行位置锁定,与调整机构结合进行车辆位置调整,提高了车辆定位精度,从而提高车辆换电的准确度和效率。

Vehicle positioning adjus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positioning adjus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float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direction is a X axis direction.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support point of the vehicle to drive the first support point to mov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X axis to drive the vehicle to move; the floating mechanism and the vehicle will be moved. The two supporting points are contacted to follow the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so as to adjust the vehicle position.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By setting the floating mechanism, the number of motor can be reduced, and the synchronism and coordination of four points can be improved. The floating mechanism has large floating capacity, large load bearing and reposition, and can lock the position. It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car with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of the vehicle. Therefor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vehicle power exchang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定位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换电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如何及时有效地为电量不足的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已成为厂商和车主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换电系统对电动汽车进行换电的方式,即直接用充满电的动力电池更换能量已耗尽的动力电池,能够在分钟级的时间内完成电能的补给,因而换电方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电能补充方式。在通过换电系统换电过程中,需要将车辆驶入举升机构,并将车辆举升进行换电,此过程需要将车辆置于换电位置,现有举升装置例如四柱举升机,通过一定宽度的斜坡和通长踏板驶入预设位置,末端采用X轴限位挡板,但是这种方式定位误差很大,且不可精确调整车辆位置,无法实现自动更换电池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可进行车辆精定位调整、纠正车身位置倾斜,从而提高自动换电的准确度和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机构和浮动机构,设行车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与车辆第一支撑点相接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车辆移动;所述浮动机构与车辆第二支撑点相接触,用于跟随所述车辆移动在水平面内浮动,从而调整车辆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具有多个,用于分别布置在所述车辆沿车宽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调整机构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支撑点;所述浮动机构具有多个,用于分别布置在所述车辆沿车宽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浮动机构对于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点;用于设置在所述车辆同一侧的所述调整机构、浮动机构沿所述X轴方向排布。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分别与所述调整机构、所述浮动机构对应的提升臂,并支撑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所述浮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部、直线运动部和第一底部安装板,其中,所述驱动部和第一底部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提升臂上,所述直线运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安装板上,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直线运动部沿直线方向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所述直线运动部用于带动对应的支撑点沿直线方向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运动部包括驱动板、直线导轨、直线滑块、丝杠螺母和丝杠;其中,所述驱动板与直线滑块和丝杠螺母相连接,丝杠和直线导轨设置在第一底部安装板上,所述丝杠与驱动部相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丝杠旋转,所述丝杠推动丝杠螺母前后移动,所述丝杠螺母带动所述驱动板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车辆支撑点前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驱动部相通信,向所述驱动部输出相应的位置调整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拍照单元,用于对车身定位孔及换电小车的定位销进行拍照,得到拍照数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拍照数据计算当前车辆相对于预设位置的位置偏差;微调单元,用于根据所得到的车辆位置偏差向所述驱动部输出相应的位置调整指令。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浮动部、支撑部和复位部,其中,所述浮动部和所述支撑部通过万向球实现滚动接触,以实现所述浮动部在所述支撑部的支撑下,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在所述水平面内浮动;所述复位部与浮动部相连,用于使所述浮动部复位。进一步的,所述浮动部包括:连接柱,以及分连接于所述连接柱两端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浮动板和第二浮动板;所述支撑部设有供所述连接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浮动板和第二浮动板分别位于所述通孔外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通过万向球实现滚动接触,所述连接柱和所述通孔壁之间设有浮动间隙;所述所述第一浮动板和第二浮动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复位部。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底部安装板,所述支撑部固接在所述第二底部安装板上,所述复位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底部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浮动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部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浮动板的周向设有多个挂销,所述第二浮动板沿周向设有多个挂孔,所述挂销和所述挂孔一一对应,所述复位部一端与所述挂销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挂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机构还包括锁止部,设置在第一浮动板和第二底部安装板之间,用于锁紧浮动机构。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系统,包括所述车辆定位调整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2)所述装置可以实现车辆X轴位置精确调整和车身位置倾斜纠正;(3)通过设置浮动机构可减少电机数量,且提高了四点同步性和协调性;(4)浮动机构浮动量大、承重大、可复位,且能进行位置锁定,与调整机构相配合进行车辆位置调整,提高了定位精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车辆定位调整装置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的一侧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所述的调整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浮动机构沿A-A的剖面图;图6为浮动机构爆炸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调整机构2-浮动机构3-提升臂4-支撑圆面11-驱动部12-直线运动部13-第一底部安装板21-浮动部22-支撑部23-复位部26-第二底部安装板29-锁止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调整机构1和浮动机构2,以及分别与调整机构1和浮动机构2对应的提升臂3。设行车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调整机构1与车辆第一支撑点相接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车辆移动;浮动机构2与车辆第二支撑点相接触,用于跟随所述车辆移动在水平面内浮动,从而调整车辆位置;提升臂3用于支撑对应的调整机构1和浮动机构2。其中,调整机构1具有多个,用于分别布置在车辆沿车宽方向的两侧,每个调整机构1对应一个第一支撑点;浮动机构2具有多个,用于分别布置在车辆沿车宽方向的两侧,每个浮动机构2对于一个第二支撑点;用于设置在车辆同一侧的调整机构1和浮动机构2沿所述X轴方向排布。其中,所述车辆移动包括沿X轴方向前进、后退以及相对于X方向旋转,通过控制调整机构1的移动来实现,具体为:所述装置通过所有调整机构1沿X轴方向前进或后退,带动所有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前进或后退,从而带动车辆沿X轴方向前进或后退;或者,所述装置通过一部分调整机构1沿X轴方向前进,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前进;另一部分调整机构1沿车长方向后退,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前进后退,从而带动车辆相对于X轴方向旋转。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四个提升臂3,分布在车辆底部横梁四个角对应的位置,用于支撑汽车重量。车辆前部两个提升臂上分别设有调整机构1,车辆后部两个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定位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机构和浮动机构,设行车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与车辆第一支撑点相接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车辆移动;所述浮动机构与车辆第二支撑点相接触,用于跟随所述车辆移动在水平面内浮动,从而调整车辆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机构和浮动机构,设行车方向为X轴方向,其中,所述调整机构与车辆第一支撑点相接触,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点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车辆移动;所述浮动机构与车辆第二支撑点相接触,用于跟随所述车辆移动在水平面内浮动,从而调整车辆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具有多个,用于分别布置在所述车辆沿车宽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调整机构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支撑点;所述浮动机构具有多个,用于分别布置在所述车辆沿车宽方向的两侧,每个所述浮动机构对于一个所述第二支撑点;用于设置在所述车辆同一侧的所述调整机构、浮动机构沿所述X轴方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分别与所述调整机构、所述浮动机构对应的提升臂,并支撑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所述浮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驱动部、直线运动部和第一底部安装板,其中,所述驱动部和第一底部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提升臂上,所述直线运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安装板上,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直线运动部沿直线方向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所述直线运动部用于带动对应的支撑点沿直线方向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部包括驱动板、直线导轨、直线滑块、丝杠螺母和丝杠;其中,所述驱动板与直线滑块和丝杠螺母相连接,丝杠和直线导轨设置在第一底部安装板上,所述丝杠与驱动部相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丝杠旋转,所述丝杠推动丝杠螺母前后移动,所述丝杠螺母带动所述驱动板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车辆支撑点前后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与所述驱动部相通信,向所述驱动部输出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岩李楠田小涛丁习坤马永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