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75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出光面以及与出光面垂直连接的入光面;光源,邻近于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偏光片,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黏合层,位于偏光片和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并用于粘接偏光片和导光板,所述黏合层中掺杂有量子点。基于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以及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light guide plate with a light surface and an entry surface perpendicular to the light surface; the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urface setting adjacent to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polarizer, above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bonding layer, between the light surface of the polarizer and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used for bonding the polaroid and light guide plates. The bonding layer is doped with quantum dots. Based on this, the invention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light and thin design of LCD and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而显示器件作为信息交换和传递的主要载体和物质,现已成为众多从事信息光电研究科学家争相抢占的热点和高地。量子点(QuantumDot,QD)作为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通过对其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会发出预定颜色的光,并且光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尺寸大小决定,量子点颗粒越小,其所吸收的波长越长,而量子点颗粒越大,其所吸收的波长越短,例如量子点可吸收短波的蓝光并激发出长波的红光和绿光。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因此将量子点应用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时,可大幅提升LCD的色彩饱和度。当前,量子点存在于量子点膜中,并通过量子点膜这一层结构设置于LCD中,且LCD需要设置Barrierfilm(阻挡层)以保护该量子点膜,这显然不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以及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以及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垂直连接的入光面;光源,邻近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偏光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黏合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并用于粘接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导光板,所述黏合层中掺杂有量子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该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的液晶面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量子点掺杂于偏光片和导光板之间的黏合层中,无需额外增加一量子点膜,因此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并且量子点被偏光片和导光板保护,可以省略Barrierfilm,不仅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进一步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黏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黏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黏合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量子点掺杂于偏光片和导光板之间的黏合层中,无需额外增加一量子点膜,以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并且量子点被偏光片和导光板保护,省略Barrierfilm,于此,不仅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进一步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并且,全文所采用的方向性术语,例如“上”、“下”等,均是为了更好的描述各个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剖视图。请参阅图1,该背光模组10包括光源11、导光板12、黏合层13及偏光片14。光源11与驱动电路连接,并在其驱动下发出预定颜色的光,例如蓝光。该光源11可以为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可以为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导光板12设有入光面和出光面,且入光面和出光面垂直相连。以图中呈矩形体结构的导光板12为例,导光板12的左侧面可以为入光面,其上表面为出光面。光源11邻近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设置。偏光片(Polarizer)14设置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的上方,如图2所示,偏光片14可以包括偏光功能层141及位于偏光功能层141两侧的保护层142,该偏光功能层141用于对光线进行偏振,保护层142可用于保护该偏光功能层141,例如使得偏光功能层141处于隔水隔氧的环境中,以保证其可靠性。当然,所述偏光片14还可以有其他设计,例如其仅在偏光功能层141的一侧设置保护层142。黏合层13位于偏光片14和导光板12的出光面之间,并用于粘接偏光片14和导光板12。在涂布时,黏合层13可以涂布于偏光片14上,或者涂布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上,又或者一部分涂布于偏光片14上且另一部分涂布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上,由此粘接偏光片14和导光板12。其中,黏合层13可以采用PSA(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压敏胶),当然,为了不影响导光板12的导光效果,黏合层13也可以采用低折射率胶,即黏合层13的折射率小于导光板12的折射率,例如,导光板12的折射率为1.5,黏合层13的折射率为1.2。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量子点131掺杂于黏合层13中,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黏合层13既可以看作偏光片14和导光板12的粘接层,还可以视为背光模组10的量子点膜。于此,本实施例将量子点131应用于背光模组10中,有利于提升LCD的色彩饱和度及亮度视角(VisualRangeofBrightness);并且,由于量子点131掺杂于偏光片14和导光板12之间的黏合层13中,无需额外增加一量子点膜,因此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另外,量子点131被偏光片14和导光板12保护,可省略现有的Barrierfilm,不仅能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进一步有利于LCD的轻薄化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131的制造材质包括但不限于CdSe(硒化镉)、CdS(硫化镉)、ZnS(硫化锌)、ZnSe(硒化锌)、CuInS2(铜铟硫)、InS(硫化铟)、CH3PbCl3(三氯化硼酸)、CH3PbBr3(三溴化硼酸)、CH3PbI3(三碘化硼酸)、CsPbCl3(三氯化硼铯)、CsPbBr3(三溴化硼铯)及CsPbI3(三碘化硼铯)中的至少一种。并且,量子点131可以在光的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参阅图3~图5,该量子点131包括红光量子点131a和绿光量子点131b,红光量子点131a用于发出红色的光,绿光量子点131b用于发出绿色的光。如图3所示,红光量子点131a和绿光量子点131b互相混合,然后掺杂于黏合层13中。或者,如图4所示,红光量子点131a掺杂于第一子黏合层132a中,绿光量子点131b掺杂于第二子黏合层132b中,其中第二子黏合层132b位于导光板12和第一子黏合层132a之间,然后将第一子黏合层132a和第二子黏合层132b粘接,以此形成黏合层13。又或者,如图5所示,绿光量子点131b掺杂于第一子黏合层132a中,红光量子点131a掺杂于第二子黏合层132b中,其中第二子黏合层132b位于导光板12和第一子黏合层132a之间,然后将第一子黏合层132a和第二子黏合层132b粘接,以此形成黏合层13。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剖视图。对于与图1所示的相同元件,本实施例采用相同的标号予以标识。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基础上,请参阅图6,所述黏合层13包括低折射率层133和量子点膜134,前述量子点131掺杂于该量子点膜134中,低折射率层133设置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和量子点膜134之间,该低折射率层133为一整面完整结构且可以采用低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垂直连接的入光面;光源,邻近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偏光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黏合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并用于粘接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导光板,所述黏合层中掺杂有量子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垂直连接的入光面;光源,邻近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偏光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上方;黏合层,位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并用于粘接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导光板,所述黏合层中掺杂有量子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合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合层包括低折射率层以及掺杂所述量子点的量子点膜,所述低折射率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膜和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之间,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为填充于所述量子点膜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一整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镂空区。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