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的后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7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的后纵梁,包括:竖直支梁,所述竖直支梁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所述水平支梁形成水平型腔,并且,所述水平支梁从所述竖直支梁的顶部水平延伸至所述竖直支梁的一侧之外;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竖直型腔与所述水平型腔的交界处。该后纵梁采用竖直支梁形成的竖直型腔和水平支梁形成的水平型腔减轻了后纵梁的重量,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并且,将第一加强筋设置在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的交界处,以增强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拐角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将电池框架和后悬置固定在后纵梁上后,对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拐角连接处施力产生的变形或撕裂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后纵梁的强度。

A rear longitudinal beam of a bod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r longitudinal beam of a body, including a vertical branch, a vertical branch forming a vertical cavity, a horizontal branch, the horizontal beam forming a horizontal cavity, and the horizontal branch extending from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branch to the side of the vertical branch;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The first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vertical cavity and the horizontal cavity. The vertical type cavity formed by vertical beam and horizontal beam formed by vertical beam can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light weight, and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is se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vertical cavity and the horizontal cavi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eams at the corner connection, and avoid the electricity. After the tank frame and rear suspension are fixed on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deformation or tearing phenomenon is produced by the force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eams at the corner connec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的后纵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的后纵梁。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车身结构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满足强度要求。对于车身的后舱骨架,由于电池框架、后悬置需要安装在后舱骨架,对后舱骨架的强度要求较高,特别是位于后舱骨架底部的后纵梁。其中,后舱骨架底部的后纵梁位于门槛梁的后方,电池框架底层连接在后纵梁与门槛梁之间,从而三者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后纵梁需要为电池框架提供支撑,并且,还需为后悬置的安装提供支撑。因此,后纵梁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还需要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的后纵梁,该后纵梁包括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竖直支梁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形成水平型腔,并且,水平支梁从竖直支梁的顶部水平延伸至竖直支梁的一侧外,这样,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相互连通,形成一体的后纵梁;第一加强筋设置在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的交界处,从而将连通的型腔分隔开。如此设置,通过第一加强筋增加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将电池框架和后悬置固定在后纵梁上后,对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拐角连接处产生变形或撕裂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后纵梁的强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的后纵梁,包括:竖直支梁,所述竖直支梁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所述水平支梁形成水平型腔,并且,所述水平支梁从所述竖直支梁的顶部水平延伸至所述竖直支梁的一侧之外;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竖直型腔与所述水平型腔的交界处。可选地,所述水平支梁与所述竖直支梁的连接处形成内折角和外折角,所述外折角向内凹陷以形成避让电池箱框架的凹部,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在所述凹部与所述内折角之间。可选地,所述竖直支梁的顶面形成所述凹部的底面,并且所述水平支梁的侧面形成所述凹部的侧壁。可选地,所述水平支梁的侧面的顶端朝向所述水平支梁的延伸方向倾斜。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所述凹部的一端高于连接所述内折角的另一端。可选地,进一步包括:纵向贯穿所述竖直支梁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帽部位于所述竖直支梁的底面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套筒的筒部顶端伸出至所述凹部中。可选地,所述竖直型腔内具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加强筋。可选地,横向贯穿所述竖直支梁的第二套筒,并且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上方。可选地,所述水平型腔内具有竖直延伸的第三加强筋。可选地,进一步包括:纵向贯穿所述水平支梁的第三套筒,并且所述第三套筒位于所述第三加强筋背向所述凹部的一侧。由此可知,该后纵梁包括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竖直支梁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形成水平型腔,如此,能够减轻后纵梁的整体重量,从而满足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并且,水平支梁从竖直支梁的顶部水平延伸至竖直支梁的一侧外,满足后纵梁安装在车身上后的装配要求,为后悬置、电池箱框架等提供安装点;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相互连通,形成的为一体的后纵梁,将第一加强筋设置在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的交界处,以增强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拐角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将电池框架和后悬置固定在后纵梁上后,对竖直支梁和水平支梁拐角连接处施力产生的变形或撕裂现象,进而有效提高后纵梁的强度。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后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后纵梁与后舱骨架的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后纵梁在车身骨架中与电池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后纵梁;11竖直支梁;12水平支梁;13第一加强筋;1a内折角;1b外折角;14凹部;141底面;142侧壁;15第一套筒;16第二加强筋;17第二套筒;18第三加强筋;19第三套筒;20电池箱框架;30乘员舱骨架;40后竖梁;50上后纵梁;60中后纵梁;70后舱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现有技术中,后舱骨架的后纵梁10满足强度要求时,需要增大后纵梁10的壁厚及尺寸等,必然牺牲整车的轻量化,而以轻量化要求对后纵梁10进行设计,减轻后纵梁10的壁厚或者采用空腔的后纵梁10时,导致后纵梁10的强度低,特别是对现有技术中,后纵梁10为了满足装配需求,呈现大致L型时,在折角处的强度低,又是后纵梁10受力集中区域。因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的后纵梁10,使该后纵梁10兼顾强度要求和轻量化要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身的后纵梁10进行详细阐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后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后纵梁与后舱骨架的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后纵梁在车身骨架中与电池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的后纵梁10,该后纵梁10包括竖直支梁11、水平支梁12和第一加强筋13,水平支梁12从竖直支梁11的顶部水平延伸至竖直支梁11的一侧之外,也就是说,水平支梁12与竖直支梁11形成一体的后纵梁10,为了后纵梁10装配在车身的后舱骨架后,能够充分满足后悬置、电池框架的安装需求,提供可靠的安装点。同时,竖直支梁11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12形成竖直型腔,从而减轻后纵梁10的重量,满足轻量化的发展要求。竖直型腔和水平型腔之间相互连通,当将第一加强筋13设置在竖直型腔和水平型腔的交界处后,将连通的竖直型腔和水平型腔分割开,并且,当后悬置固定在竖直支梁11、电池框架与竖直支梁11、水平支梁12连接后,后悬置与电池框架在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的交界处的应力叠加,这样,导致竖直型腔与水平型腔的交界处容易出现变形,或者撕裂的现象,进而提高后纵梁10的强度。进一步地,水平支梁12与竖直支梁11的连接处形成内折角1a和外折角1b,可参见图1所示,对“内折角1a”与“外折角1b”的限定是以该后纵梁10自身为基准,其中,“内折角1a”指的是竖直支梁11与水平支梁12包裹的折角,“外折角1b”指的是竖直支梁11与水平支梁12突出的折角。外折角1b向内凹陷以形成避让电池框架的凹部14,也就是说,外折角1b向内折角1a方向凹陷,从而使外折角1b处形成一个凹部14,这样,可以减小后纵梁10的空间尺寸,为电池箱框架20、竖梁等其他零件提供安装空间,便于操作实施;并且,当外折角1b处形成凹部14后,能够减小此处连接水平支梁12与竖直支梁11的侧壁总长度,从而可减轻后纵梁10的重量。当外折角1b处形成凹部14后,此处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变形,为了确保后纵梁10的强度,有效为后悬置、电池箱框架20提供支撑,进一步将第一加强筋13连接在凹部14与内折角1a之间,从而增强凹部14的强度。对于凹部14,其具体包括底面141和侧壁142,参见图1所示,竖直支梁11的顶面形成凹部14的底面141,并且水平支梁12的侧面形成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身的后纵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梁(11),所述竖直支梁(11)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12),所述水平支梁(12)形成水平型腔,并且,所述水平支梁(12)从所述竖直支梁(11)的顶部水平延伸至所述竖直支梁(11)的一侧之外;第一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3)设置在所述竖直型腔与所述水平型腔的交界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梁(11),所述竖直支梁(11)形成竖直型腔;水平支梁(12),所述水平支梁(12)形成水平型腔,并且,所述水平支梁(12)从所述竖直支梁(11)的顶部水平延伸至所述竖直支梁(11)的一侧之外;第一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3)设置在所述竖直型腔与所述水平型腔的交界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梁(12)与所述竖直支梁(11)的连接处形成内折角(1a)和外折角(1b),所述外折角(1b)向内凹陷以形成避让电池箱框架(20)的凹部(14),所述第一加强筋(13)连接在所述凹部(14)与所述内折角(1a)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梁(11)的顶面形成所述凹部(14)的底面,并且所述水平支梁(12)的侧面形成所述凹部(14)的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梁(12)的侧面的顶端朝向所述水平支梁(12)的延伸方向倾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刘穆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