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载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089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包括边框(1)、极耳(2)、若干横筋条(3)和竖筋条(4),极耳(2)位于边框(1)一侧边缘,各横筋条(3)与各竖筋条(4)相互交叉导通设置在边框(1)的内侧,若干竖筋条(4)中至少有一条主竖筋条(401)与极耳(2)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余各竖筋条(4)以主竖筋条(401)为基线依次向两侧排开;每条竖筋条(4)两侧的横筋条(3)错位设置,各横筋条(3)均为尖锥状,靠近主竖筋条(401)的一端较粗,且从靠近向远离极耳的方向,两两横筋条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平衡载流板上各部分铅膏中活性物质中的电子的利用率,有效延长载流板寿命。

Battery carrying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attery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urrent carrier plate of a battery, including a frame (1), a pole (2), a number of transverse bars (3) and a vertical bar (4), the pole ear (2) at the edge of the border (1), and each cross bar (3) intersecting with each vertical bar (4) intersecting in the border (1). At the side, at least one vertical bar (4) has at least one main vertical bar (401) and the pole ear (2) on the same line. The rest of the vertical bars (4) are arranged in turn on both sides by the main vertical bar (401), and the horizontal bars (3) on both sides of each vertical bar (4) are misplaced, and the transverse bars (3) are all sharp cones, close to the main body. The ends of the vertical bars (401) are thicker, and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22 transverse bars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pol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lectrons in the active substances in each part of the lead paste on the carrying plate, and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urrent carry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的载流板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
技术介绍
蓄电池的载流板通常是由边框1、极耳2、若干粗细均匀的横筋条3和竖筋条4组成,如图1,极耳2位于边框1的一侧边缘,各横筋条3与各竖筋条4之间相互交叉设置在边框1的内侧,各横筋条3之间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各竖筋条4之间相互平行等间距设置,之后在具有横筋条3和竖筋条4的边框1一面涂抹上铅膏后即得蓄电池的极板。在工作过程中,铅膏中的电子会移动到各横筋条3和各竖筋条4内,再沿各竖筋条4向上移动最终汇集到极耳2位置,所以距离极耳2较近的竖筋条4和横筋条3一端电流相对距离较远的一端就较大,而由横筋条3和竖筋条4各部分粗细均匀,所以各部分电阻基本相同(只考虑材料面积的情况下),这样就导致距离极耳2较近的竖筋条4和横筋条3一端电压较大,进而导致距离极耳2较近部位的铅膏中活性物质利用率较高,而活性物质在工作时会释放硫酸等腐蚀性物质,容易腐蚀竖筋条4和横筋条3,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距离极耳2较近的竖筋条4和横筋条3端已经被腐蚀断裂,而距离极耳2较远的竖筋条4和横筋条3还完好无损,整个载流板各部分利用不均,使用寿命较短,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能够有效平衡载流板上各部分铅膏中活性物质中的电子的利用率,有效延长载流板寿命。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包括边框、极耳、若干横筋条和若干竖筋条,所述极耳位于所述边框一侧边缘,各所述横筋条与各所述竖筋条相互交叉导通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侧,若干所述竖筋条中至少有一条主竖筋条与所述极耳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余各竖筋条以所述主竖筋条为基线依次向两侧排开;每条所述竖筋条两侧的横筋条错位设置,各横筋条均为尖锥状,靠近所述主竖筋条的一端较粗,且从靠近向远离所述极耳的方向,两两所述横筋条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优选地,各所述竖筋条均为尖锥状,靠近所述极耳的一端较粗。优选地,从靠近向远离所述极耳的方向,两两所述竖筋条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技术中各竖筋条的两侧的各横筋条错位设置,这样各横筋条和竖筋条之间的导通通道在整个边框内分布相对均匀,在载流板上涂抹铅膏后,铅膏中活性物质中的电子能够移动到各横筋条和各竖筋条上,就相当于载流板上电子整体分布较均匀,然后电子倾向于沿各筋条移动到与极耳位于同一直线的主竖筋条上(因为直线距离最短,电子也会选择距离最短的路线移动到目的地——极耳上),最终电子由主竖筋条传递到极耳位置被极耳利用。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载流板来说,本技术中的载流板上各部分活性物质中电子的利用率相对均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距离极耳较近端的横筋条和竖筋条由于这部分的活性物质利用率较大而被腐蚀断裂的可能,提升了载流板的寿命;另一方面,本技术中各竖筋条为尖锥状,且靠近极耳的一端较粗,各横筋条也为尖锥状,且靠近主竖筋条的一端较粗,电子沿各横筋条和竖筋条移动汇集到靠近极耳的位置时,由于靠近极耳的竖筋条一端较粗、靠近主竖筋条的横筋条一端较粗,相对于较细的远离极耳的竖筋条一端、较细的远离主竖筋条的横筋条一端,较粗端的电阻较小(只考虑材料面积的情况下),在电流相等的情况下,较粗端的电压相对较小,这样就能够相对降低靠近极耳位置的铅膏中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升远离极耳位置的铅膏中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从而达到均衡利用整个载流板上各部分竖筋条和横筋条的目的,提升整个载流板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能源;最后,本技术中从靠近向远离极耳的方向,两两横筋条、两两竖筋条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这样,在载流板上涂抹铅膏后,远离极耳的一端,由各横筋条与各竖筋条组成的方块就较小,较小的方块内铅膏中活性物质中的电子能够较快地移动到各横筋条和各竖筋条上(因为方块较小,所以移动位移较小),然后电子沿各筋条移动到极耳位置被极耳利用;而距离极耳较近的载流板一端,各横筋条与各竖筋条组成的方块就较大,较大的方块内铅膏中活性物质中的电子相对于较小方块内的电子来说,移动到各横筋条和各竖筋条上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为方块较大,所以移动位移较大),所以本技术相当于平衡了距离极耳较近端和较远端载流板上活性物质中电子的利用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载流板来说,本技术中的载流板上各部分活性物质中电子的利用率相对均衡,有效避免距离极耳较近端的横筋条和竖筋条由于这部分的活性物质利用率较大而被腐蚀断裂,有效提升载流板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的载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蓄电池的载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如图2所示,载流板由边框1、极耳2、若干横筋条3和若干竖筋条5组成,各横筋条3和各竖筋条4之间交叉导通设置在边框1的内侧,极耳2位于边框1的一侧边缘。各竖筋条4中,有一条为主竖筋条401,该主竖筋条401与极耳2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极耳2导通,各竖筋条4均为尖锥状,且靠近极耳2的一端较粗,从靠近向远离极耳2的方向,两两竖筋条4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每条竖筋条两侧的各横筋条之间错位设置,各横筋条3也均为尖锥状,且靠近主竖筋条401的一端较粗,从靠近向远离极耳2的方向,两两横筋条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池的载流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极耳(2)、若干横筋条(3)和若干竖筋条(4),所述极耳(2)位于所述边框(1)一侧边缘,各所述横筋条(3)与各所述竖筋条(4)相互交叉导通设置在所述边框(1)的内侧,若干所述竖筋条(4)中至少有一条主竖筋条(401)与所述极耳(2)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余各竖筋条(4)以所述主竖筋条(401)为基线依次向两侧排开;每条所述竖筋条(4)两侧的横筋条(3)错位设置,各所述横筋条(3)均为尖锥状,靠近所述主竖筋条(401)的一端较粗,且从靠近向远离所述极耳(2)的方向,两两所述横筋条(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两两所述竖筋条(4)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的载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极耳(2)、若干横筋条(3)和若干竖筋条(4),所述极耳(2)位于所述边框(1)一侧边缘,各所述横筋条(3)与各所述竖筋条(4)相互交叉导通设置在所述边框(1)的内侧,若干所述竖筋条(4)中至少有一条主竖筋条(401)与所述极耳(2)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余各竖筋条(4)以所述主竖筋条(401)为基线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汪波胡国柱杨勇李明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