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81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固态继电器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过零电路、输出电路、吸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中双向可控硅Q3具有断电反应快,并且能在微秒级内开通或者关断的特点,从而保护电路内的元器件和线路上的负载,避免造成损失,因此具有断电速度快的特点,并且输出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R1,因此当固态继电器负载出现短路或者损坏时,该输出电路中的会双向可控硅TR1及时断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固态继电器电路
,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的市面上使用的固态继电器都没有短路保护功能,当外接负载出现问题造成电流过大时常常造成固态继电器的损坏,通用的办法是在线路上再串接上一个断路器作为线路的保护器,但每条线路都串接个断路器,不但费钱费地方,由于其断路器是纯机械结构反应速度比较慢,因此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是经常是断路器把电路断开了后,该固态继电器也已经永久性损坏,无法再次使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电速度快、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的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过零电路、输出电路、吸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所述输入电路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所述控制电路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所述过零电路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所述吸收电路由第十电阻R10、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一电容E1组成,所述第一电容E1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所述第一电容E1另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一端,且第十六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由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双向可控硅Q3、第十三电阻R13、三极管T2B、发光管LED1、第七电阻、三极管T3和第九电阻R9组成,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3号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且电容C4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该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1号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且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B的5号端,所述三极管T2B的3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A的6号端,所述三极管T2A的4号端接地,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连接在第十三电阻R13和双向可控硅Q3之间,该发光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接地;所述采样电路由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和传感器J3,所述传感器J3的1号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且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所述所述传感器J3的2号端接地,所述传感器J3的3号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且该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短路保护电路和采样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中双向可控硅Q3具有断电反应快,并且能在微秒级内开通或者关断的特点,从而保护电路内的元器件和线路上的负载,避免造成损失,因此具有断电速度快的特点,并且输出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TR1,因此当固态继电器负载出现短路或者损坏时,该输出电路中的会双向可控硅TR1及时断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框图。其中:1-输入电路;2-控制电路;3-过零电路;4-输出电路;5-吸收电路;6-短路保护电路;7-采样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图1所示,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控制电路2、过零电路3、输出电路4、吸收电路5、短路保护电路6和采样电路7,所述输入电路1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所述控制电路2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所述过零电路3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所述输出电路4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所述吸收电路5由第十电阻R10、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一电容E1组成,所述第一电容E1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所述第一电容E1另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一端,且第十六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6由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双向可控硅Q3、第十三电阻R13、三极管T2B、发光管LED1、第七电阻、三极管T3和第九电阻R9组成,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3号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且电容C4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控制电路(2)、过零电路(3)、输出电路(4)、吸收电路(5)、短路保护电路(6)和采样电路(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1)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所述控制电路(2)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所述过零电路(3)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所述输出电路(4)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所述吸收电路(5)由第十电阻R10、第十六电容C16和第一电容E1组成,所述第一电容E1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所述第一电容E1另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一端,且第十六电容C16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6)由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双向可控硅Q3、第十三电阻R13、三极管T2B、发光管LED1、第七电阻、三极管T3和第九电阻R9组成,所述电容C4一端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3号端和第六电阻R6一端,且电容C4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该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Q3的1号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且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B的5号端,所述三极管T2B的3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T2A的6号端,所述三极管T2A的4号端接地,所述发光管LED1的正极连接在第十三电阻R13和双向可控硅Q3之间,该发光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接地;所述采样电路(7)由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和传感器J3,所述传感器J3的1号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且所述第十二电阻R12连接三极管T3的发射极,所述所述传感器J3的2号端接地,所述传感器J3的3号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另一端,且该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控制电路(2)、过零电路(3)、输出电路(4)、吸收电路(5)、短路保护电路(6)和采样电路(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1)由接口J1、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三极管T2A、第一电阻R1、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组成,所述接口J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接口J1的2号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和三极管T2A的1号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2A的6号端后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所述三极管T2A的2号端连接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二极管D1两端;所述控制电路(2)由第四电阻R4、发光管LED、三极管T1、第五电阻R5和光藕DP2组成,所述光藕DP2的1号端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发光管LED的正极,该发光管LED的负极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光藕DP2的2号端,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所述过零电路(3)由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光藕DP2的3号端;所述输出电路(4)包括双向可控硅TR1,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1号端连接在所述光藕DP2的4号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之间,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2号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TR1的3号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潮黄俊辉史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盈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