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979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将配电柜本体22放置在载物板17上,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动推杆211伸长并带动挤压块212向内侧靠近,从而将配电柜本体22固定在两个挤压块212之间,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动推杆211停止工作,当需要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机31正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上移动,活动板9通过支撑腿10带动滑轮11向上移动,使得支撑块15与地面接触,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上移动,从而达到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照明配电柜(箱)和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和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和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设置临时配电柜,大部分都是将临时配电柜固定在高处,因此还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安装配电柜,费时费力,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设置临时配电柜,大部分都是将临时配电柜固定在高处,因此还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安装配电柜,费时费力,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与两个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的相对面分别与驱动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表面卡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在轴承的内表面,所述轴承卡接在底板的下表面,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卡接在活动板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底端与滑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且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且两个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两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均与两个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分别位于滑套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杆的顶端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伸缩杆与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且两个挡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且两个挤压装置的相对面分别与配电柜本体的左右两侧面搭接,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挡板的右侧面通过电动推杆与挤压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的右侧面与配电柜本体的左侧面搭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伸缩杆分别位于载物板下表面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活动板下表面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面板,所述蓄电池的下表面与控制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柜,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螺纹帽、螺纹柱、活动板、滑杆、载物板、电动推杆和挤压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电机正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帽在与螺纹柱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活动板通过支撑腿带动滑轮向上移动,使得支撑块与地面接触,同时活动板通过滑杆带动载物板向上移动,从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再将配电柜本体安装在高处,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该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柜,通过转轴、轴承和螺纹柱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在轴承内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的更加平稳。(3)、该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柜,通过螺纹柱、螺纹帽和活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螺纹帽在与螺纹柱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4)、该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柜,通过滑杆和滑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滑杆在滑套内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滑杆带动载物板上下移动时更加平稳。(5)、该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柜,通过设置固定杆,使得电机的固定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电机工作时机身的转动,从而使得电机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固定杆、3驱动装置、31电机、32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转轴、6轴承、7螺纹柱、8螺纹帽、9活动板、10支撑腿、11滑轮、12滑块、13滑槽、14支撑板、15支撑块、16滑杆、17载物板、18滑套、19伸缩杆、20挡板、21挤压装置、211电动推杆、212挤压块、22配电柜本体、23把手、24蓄电池、25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表面均与两个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2的相对面分别与驱动装置3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杆2,使得电机31的固定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电机31工作时机身的转动,从而使得电机31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驱动装置3与第二齿轮4啮合,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电机31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杆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2,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4啮合,通过设置驱动装置3,使得电机31正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上移动,活动板9通过支撑腿10带动滑轮11向上移动,使得支撑块15与地面接触,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上移动,从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再将配电柜本体22安装在高处,使得电机31反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下移动,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下移动,活动板9通过支撑腿10带动滑轮11向下移动并与地面接触,第二齿轮4的内表面卡接有转轴5,转轴5的表面套接在轴承6的内表面,轴承6卡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通过转轴5、轴承6和螺纹柱7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5在轴承6内转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的更加平稳,转轴5的底端与螺纹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螺纹柱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8,螺纹帽8卡接在活动板9的上表面,通过螺纹柱7、螺纹帽8和活动板9之间的相互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配电柜本体22放置在载物板17上,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动推杆211伸长并带动挤压块212向内侧靠近,从而将配电柜本体22固定在两个挤压块212之间,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动推杆211停止工作,当需要固定本专利技术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机31正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上移动,活动板9通过支撑腿10带动滑轮11向上移动,使得支撑块15与地面接触,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上移动, 当需要移动本专利技术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机31反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下移动,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下移动,活动板9通过支撑腿10带动滑轮11向下移动并与地面接触,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机31停止工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临时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电柜本体22放置在载物板17上,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动推杆211伸长并带动挤压块212向内侧靠近,从而将配电柜本体22固定在两个挤压块212之间,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动推杆211停止工作,当需要固定本发明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机31正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上移动,活动板9通过支撑腿10带动滑轮11向上移动,使得支撑块15与地面接触,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上移动,当需要移动本发明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使得电机31反转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通过转轴5带动螺纹柱7转动,使得螺纹帽8在与螺纹柱7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向下移动,同时活动板9通过滑杆16带动载物板17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