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526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包括至少两处理部,各处理部包括处理部壳体,两处理部壳体之间的组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端、密封垫片、连接管、抱箍,所述连接端是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一个处理部壳体的外扩延伸部,所述连接管从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另一个处理部壳体上设置,具有相对该另一个处理部壳体的端部外扩的外扩部以及自该外扩部末端渐缩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面面相对,并夹设所述密封垫片,所述抱箍抱在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外扩部的外侧,迫使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相抵,以将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管抱紧。

Vehicle exhaust post treatment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ehicle exhaust post treatment assembly, including at least two processing units, each processing unit including a processing section shell, and an assembl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processing parts, including a connection end, a seal gasket, a connecting pipe, and a hoop, which is an extended extension of one of the processing section housing in the two processing section.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rranged on another processing section housing in the two processing section shell, having an outer expansion of the end part relative to the other part of the processing section and a shrinking section gradually shrinking from the end of the outer expansion part, and the outside of the necking part is relative to the inner surface face of the extended extension part, and the seal is clamped. A gasket is hel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extended extension part and the outside of the outer expansion part, forcing the outside of the necking part to be against the inside of the extended extension, so that the connecting end is clasp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发动机排放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车辆的排放与油耗的法规日趋严格,严格的油耗法规限制,需要发动机充分燃烧,充分燃烧的代价是排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增大,这又被严格的排放法规所限制,在欧洲“欧VI”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中,柴油机汽车颗粒排放应低于10mg/kwh、氮氧化物排放应低于460mg/kwh。因此,在日益严格的排放与油耗标准,以及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下,排气后处理系统也应作出相应改进,如增加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但这使得发动机的温度降低,部分燃油未充分燃烧,未燃碳氢以及颗粒物排放增多,因此,在日益严格的排放与油耗标准,以及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下,排气后处理系统也必须相应改进,以适应政府法规要求。现有技术的车辆排气后处理系统管路较长,目的是为了给排气提供充分的混合空间,在管路中达到较好的均匀性,有利于排气与催化剂充分接触。但由于为满足“欧VI”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设置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使得排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若排气仍要经过较长的管路,可能会导致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时反应温度不够以及对解决尿素结晶带来更大的挑战,导致氮氧化物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为满足车辆的排放与油耗要求,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紧凑,兼顾排气均匀性,尽可能提高保温效果来改善尿素结晶问题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其具有结构紧凑、混合均匀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其包括: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包括至少两处理部,各处理部包括处理部壳体,两处理部壳体之间的组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端、密封垫片、连接管、抱箍,所述连接端是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一个处理部壳体的外扩延伸部,所述连接管从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另一个处理部壳体上设置,具有相对该另一个处理部壳体的端部外扩的外扩部以及自该外扩部末端渐缩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面面相对,并夹设所述密封垫片,所述抱箍抱在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外扩部的外侧,迫使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相抵,以将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管抱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焊接于所述另一个处理部壳体,或者所述连接管一体成型于所述另一个处理部壳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焊接于所述另一个处理部壳体,各所述处理部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隔热材料、隔热壳体,所述隔热材料与对应的处理部壳体直接接触,所述隔热壳体包围所述隔热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处理部壳体的外壁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壳体包括将隔热材料进行周向密封的隔热罩、将隔热材料进行轴向密封的挡板,所述隔热罩由钢板卷绕焊接而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处理部的一个处理部为颗粒捕获器,该颗粒捕获器还包括颗粒过滤器、衬垫、钢丝环、挡圈,所述衬垫设置在所述颗粒过滤器与该颗粒捕获器的处理部壳体之间,所述挡圈固定在该颗粒捕获器的处理部壳体的内周面,所述钢丝环固定在所述挡圈的一端,所述颗粒过滤器下游侧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钢丝环在轴向上抵接,所述衬垫与所述钢丝环在轴向上存在空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包括:进气部,用于接收车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排气;第一处理部,包括第一处理部壳体;第二处理部,设置在第一处理部下游侧,包括第二处理部壳体;第三处理部,设置在第二处理部下游侧,包括第三处理部壳体;以及出气部,用于排出经过处理后的排气;其中,所述第一处理部壳体、第二处理部壳体、第三处理部壳体中的相邻处理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组装通过所述组装连接结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包括端锥、隔板,所述端锥包括进气口,用于接收车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排气,所述隔板包括气流孔区,所述气流孔区分布有用于排气通过的气流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锥包括沿所述端锥的大端周向分布的至少两处自内侧面凸出的内凸部;所述隔板还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包括于所述气流孔区周向边缘沿径向外扩并轴向凸出的连接区环面,以及于所述连接区环面周向分布的至少两处轴向凸出的外凸部,所述连接区环面与所述内凸部在轴向抵接,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内凸部在周向相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所述出气部配置成侧进端出或者侧进侧出或者端进端出或者端进侧出;所述第三处理部还包括氨氧化催化剂;所述第一处理部包括氧化催化剂,所述第二处理部包括颗粒过滤器,所述第三处理部包括混合器;在对应所述氧化催化剂下游侧与所述颗粒过滤器上游侧之间的所述第一处理部壳体上、对应所述颗粒过滤器下游侧与所述混合器上游侧之间的所述第三处理部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取气口;在所述进气部、对应所述氧化催化剂下游侧与所述颗粒过滤器上游侧之间的所述第一处理部壳体上、对应所述颗粒过滤器下游侧与所述混合器上游侧之间的所述第三处理部壳体上、出气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取气口;在所述进气部、所述出气部设置有氮氧化物浓度传感器取气口;在对应所述氧化催化剂下游侧与所述颗粒过滤器上游侧之间的第一处理部壳体或所述出气部设置有颗粒浓度传感器取气口。本专利技术的进步之处在于,通过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保证排气总成的模块化、进气部的端锥结构用以保证排气的均匀性,在壳体的连接处采用连接管与抱箍的连接结构以使结构紧凑,壳体外壁增设隔热结构以保证气体温度使氮氧化物得到充分反应等设计,使得本使用新型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在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兼顾加工成本,装配工艺以及适应整车布置空间的匹配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俯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排气系统的连接管结构图。图5为图2的B处放大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端锥的结构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隔板的结构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端锥与隔板之间轴向定位的结构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端锥与隔板之间周向定位的结构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钢丝环与挡圈的结构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某角度的视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均仅作为示例,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1-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的俯视图及内部结构。工作过程中,内燃机燃烧产生排气,通过管道排出,管道通过法兰盘与排气后处理总成1的进气部2连接,进气部2包括端锥3、隔板4;排气通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包括至少两处理部,各处理部包括处理部壳体,两处理部壳体之间的组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端、密封垫片、连接管、抱箍,所述连接端是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一个处理部壳体的外扩延伸部,所述连接管从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另一个处理部壳体上设置,具有相对该另一个处理部壳体的端部外扩的外扩部以及自该外扩部末端渐缩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面面相对,并夹设所述密封垫片,所述抱箍抱在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外扩部的外侧,迫使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相抵,以将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管抱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包括至少两处理部,各处理部包括处理部壳体,两处理部壳体之间的组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端、密封垫片、连接管、抱箍,所述连接端是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一个处理部壳体的外扩延伸部,所述连接管从所述两处理部壳体中的另一个处理部壳体上设置,具有相对该另一个处理部壳体的端部外扩的外扩部以及自该外扩部末端渐缩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面面相对,并夹设所述密封垫片,所述抱箍抱在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外扩部的外侧,迫使所述缩口部的外侧与所述外扩延伸部的内侧相抵,以将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管抱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焊接于所述另一个处理部壳体,或者所述连接管一体成型于所述另一个处理部壳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处理部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隔热材料、隔热壳体,所述隔热材料与对应的处理部壳体直接接触,所述隔热壳体包围所述隔热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处理部壳体的外壁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壳体包括将隔热材料进行周向密封的隔热罩、将隔热材料进行轴向密封的挡板,所述隔热罩由钢板卷绕焊接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处理部的一个处理部为颗粒捕获器,该颗粒捕获器还包括颗粒过滤器、衬垫、钢丝环、挡圈,所述衬垫设置在所述颗粒过滤器与该颗粒捕获器的处理部壳体之间,所述挡圈固定在该颗粒捕获器的处理部壳体的内周面,所述钢丝环固定在所述挡圈的一端,所述颗粒过滤器下游侧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钢丝环在轴向上抵接,所述衬垫与所述钢丝环在轴向上存在空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该车辆排气后处理总成包括:进气部,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威杰拉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