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管悬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513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管悬挂器。该尾管悬挂器包括内管和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上的卡瓦组件,在卡瓦组件和内管之间形成液压腔,在内管的侧壁上构造有将液压腔与内管的内腔连通的传压孔,设置在内腔中的封堵器。在第一状态中,封堵器封住传压孔,在第二状态中,封堵器移动偏离传压孔。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者可操作封堵器封堵或暴露传压孔,由此避免尾管悬挂器提前坐挂。

Tail pipe han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il pipe hanger. The tail pipe hanger includes the inner tube and the kava assembly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tube. A hydraulic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kava component and the inner tube. The side wall of the inner tube is constructed with a pressure hole connecte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hydraulic chamber to the inner tube and is set up in the inner cavity. In the first state, the occluder seals the pressure transmitting hole, and in the second state, the occluder moves away from the pressure transmitting hol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user can operate the occluder to block or expose the pressure transmitting hole, thereby avoiding the tail hanger from sitting in adv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管悬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管悬挂器。
技术介绍
尾管串是安装在油井内的套管最下端的管串。通常使用悬挂器以悬挂的方式将尾管串与套管相连并处于油层以上一段距离处,以用于采油。在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悬挂器是液压尾管悬挂器。通过在管内憋压来实现尾管悬挂器的坐挂。然而,在这种液压尾管悬挂器中,连接管内和液缸的传压孔处于暴露状态,这使得只要管内产生压力,就有可能导致液缸动作,进而发生悬挂器提前坐挂,这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尾管悬挂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包括封堵器。使用者可操作封堵器封堵或暴露传压孔,由此避免了尾管悬挂器提前坐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包括:内管和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上的卡瓦组件,在卡瓦组件和内管之间形成液压腔,在内管的侧壁上构造有将液压腔与内管的内腔连通的传压孔;设置在内腔中的封堵器。在第一状态中,封堵器封住传压孔;在第二状态中,封堵器移动偏离传压孔。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时,在尾管悬挂器的第一状态中,封堵器封住传压孔,这样就将液压腔与内管的内腔隔离开了。即使在内腔中产生了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也不会经传压孔传递到液压腔内,由此卡瓦组件也就不会发生动作而使尾管悬挂器坐挂。在尾管悬挂器的第二状态中,封堵器移动偏离开传压孔,这样内腔和液压腔就通过传压孔连通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内腔中加压,就可以使液压腔内的压力增加,从而驱动卡瓦组件动作而使尾管悬挂器坐挂。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控制尾管悬挂器的坐挂,并且避免了尾管悬挂器提前坐挂或意外坐挂,方便了施工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封堵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轴向间隔开的两个密封圈,在第一状态中,在轴向上两个密封圈处于传压孔的两侧,在第二状态中,在轴向上两个密封圈处于传压孔的同侧。根据这种结构,两个密封圈的密封作用确保了在第一状态中封堵器将传压孔流体密封。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包括球座和处于球座上方并与之相连的球座接头。球座接头为管状并朝向上游延伸。两个密封圈设置在球座接头的中部区域。在第一状态中,球座和球座接头相对于内管静止并封住传压孔;在第二状态中,球座和球座接头相对于内管向下游移动而偏离传压孔。根据这种封堵器,施工人员仅需要简单地向封堵器内投入憋压球并在球座接头内憋压,就可以使尾管悬挂器从第一状态进入到第二状态。由此,可方便地实施尾管悬挂器的坐挂,方便了施工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内腔中还固定设置有处于封堵器上游的连接管,球座接头的上游区域通过第一剪钉与连接管相连。在第一状态中,第一剪钉未被剪断。这样,在第一状态中,球座、球座接头与连接管连接了成一个整体,从而能确保球座接头将传压孔封堵住。在第二状态中,投球并且在由连接管和球座接头组成的液体通道内憋压,就可以将第一剪钉剪断,这样球座和球座接头(即,封堵器)就会向下游运动,球座接头也就会离开传压孔。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的使用非常方便,极大地简化了施工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球座接头上构造有轴向间隔开的径向向外凸出的两个凸起,两个凸起与内管的内壁接触,两个密封圈分别安装在两个凸起上。这种结构减小了球座接头与内管的接触面积,可以在不影响球座接头与内管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使凸起与内管形成较为紧密的接触,这有助于凸起上的密封圈实现密封作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凸起的外侧面积相等。这样,内管的内腔中的液体施加在两个凸起上的压力为相等,这就不会引起球座接头意外运动,也不会阻碍球座接头的运动,这有助于顺畅地进行施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管的下游端部设置有限位台阶,在球座接头的上设置有与限位台阶相匹配的凸起。这样,在尾管悬挂器的第二状态中,球座接头会通过限位台阶与凸起的配合仍然与连接管相连,而不会落到井底,这方便了后期的采油过程。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管和/或球座接头的上游区域中设置有径向贯穿的传液孔。在尾管悬挂器的第二状态中,由连接管和球座接头组成的液体通道内的液体可经传液孔流出并进一步经传压孔流入到液压腔内,由此驱动卡瓦组件并实现尾管悬挂器坐挂。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球座接头的上游区域包括有剪钉套,第一剪钉延伸穿过剪钉套。剪钉套可由比球座接头的强度更大、更耐磨的材料制成,由此避免在高压力下球座接头被意外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卡瓦组件包括通过第二剪钉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上的液缸,以及安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上的并且由液缸驱动的卡瓦。在本申请中,方向用语“上游”是指更接近地面的方向,“下游”是指与“上游”相反的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时,在尾管悬挂器的第一状态中,封堵器会封住传压孔;在尾管悬挂器的第二状态中,封堵器移动偏离开传压孔。这样,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控制尾管悬挂器的坐挂,并且避免了尾管悬挂器提前坐挂或意外坐挂,方便了施工操作。(2)由于避免了尾管悬挂器提前坐挂或意外坐挂,在尾管下入遇阻时,可以打开泵循环而无需限制泵压和排量,从而提高了解阻效率。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图;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尾管悬挂器的细节图;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尾管悬挂器坐挂的状态。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以一个实施例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尾管悬挂器100。尾管悬挂器100包括内管1,安装在内管1外部上的卡瓦组件3,以及安装内管1的内腔104中的封堵器4。尾管悬挂器100的下游连接着尾管串103。卡瓦组件3与内管1之间形成了液压腔102。在内管1的侧壁上构造有传压孔8,其可以将液压腔102与内腔104连通起来。当向内腔104中的液体加压时,就可以将通过传压孔8将压力传递到液压腔102中,进而驱动卡瓦组件3运动,从而实现尾管悬挂器100坐挂。封堵器4用于控制传压孔8的连通或断开,由此控制尾管悬挂器100的坐挂。例如,在将尾管串103向井内下入期间(相当于第一状态),封堵器4封堵传压孔8,这就可以避免上提下放尾管串103产生的激荡压力造成尾管悬挂器100的坐挂。在将尾管串103向井内下入到位后(相当于第二状态),使封堵器4移动偏离传压孔8,这样就可使压力传递到液压腔102中,并且实现尾管悬挂器100坐挂。如图1和2所示,卡瓦组件3包括通过第二剪钉10安装在内管1的外表面上的液缸9和以及安装在内管1外表面上并且由液缸9驱动的卡瓦101。液压腔102形成在液缸9和内管1之间。当液压腔102内的压力升高到预定值后,第二剪钉10会被剪断并且液缸9被驱动向上游运动,由此使卡瓦101径向向外张开,从而实现尾管悬挂器100坐挂。下面结合图2和图3来描述封堵器4。如图2所示,封堵器4包括球座11和朝向上游延伸的球座接头7。球座接头7为管状,以方便后期的投球操作。为了将封堵器4稳定地保持在内腔104中,还在内管1的内腔104中固定设置了连接管2。如图1或2所示,与封堵器4相比,连接管2位于更上游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球座接头7的下游区域71与球座11相连,上游区域72通过第一剪钉5与连接管2相连,球座接头7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尾管悬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管悬挂器,其包括:内管和安装在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上的卡瓦组件,在所述卡瓦组件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液压腔,在所述内管的侧壁上构造有将所述液压腔与所述内管的内腔连通的传压孔,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封堵器,在第一状态中,所述封堵器封住所述传压孔,在第二状态中,所述封堵器移动偏离所述传压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管悬挂器,其包括:内管和安装在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上的卡瓦组件,在所述卡瓦组件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液压腔,在所述内管的侧壁上构造有将所述液压腔与所述内管的内腔连通的传压孔,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封堵器,在第一状态中,所述封堵器封住所述传压孔,在第二状态中,所述封堵器移动偏离所述传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堵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轴向间隔开的两个密封圈,在所述第一状态中,在轴向上所述两个密封圈处于所述传压孔的两侧,在所述第二状态中,在轴向上所述两个密封圈处于所述传压孔的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包括球座和处于所述球座上方并与之相连的球座接头,所述球座接头为管状并朝向上游延伸,所述两个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球座接头上,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球座和球座接头相对于所述内管静止并封住所述传压孔,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球座和球座接头相对于所述内管向下游移动而偏离所述传压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中还固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郭朝辉李夯冯丽莹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