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09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所述软质引流管一端位于第一层池内,且该端外设置有呈转动设置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竖直管转动连接于水平管,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复位簧,所述第一层池后侧设置有由外向内倾斜且倾斜下端抵触于竖直管的推杆,所述推杆沿轴移动以驱动竖直管管口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主要为软质引流管的管口能够被驱动至不同的水平高度,从而使得废液面接近固态层表面,尽可能地排出废液,此外相对于传统的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沉淀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明管方式(相对埋设于地面以下的为暗管),由此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若发生泄露便于发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

A solid liquid mixture precipitating tow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lid liquid mixture precipitate tower, one end of the soft drain pip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layer pool, and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etting horizontal tube and a vertical tube, the vertical tube is rotated connected to the horizontal tube, and a reset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the back side of the firs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extrovert incline and a tilting. The push rod moves along the shaft to drive the vertical tube to be at different horizontal height.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and the pipe mouth of the soft drainage tube can be driven to different level height, so that the waste liquid surface is close to the solid surface surface, and the waste liquid is discharged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the traditional sedimentation tank set below the ground,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way of the clear tube (relatively buried in the dark tube below the groun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staff to observe, and if the leakage is easy to find and take the treatment measures in tim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液混合物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
技术介绍
产品例如镜子在打磨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液混合物,同时在打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玻璃粉从而提高镜子被打磨部位的光滑度,这也造成了固液混合液中固体含量的增加,目前加工厂常常采用分级沉淀池对固液混合物实现固液分离再对废液层进行排放,符合环保排放的标准,同时生产商会进行回收固态层。例如附图7所示的一种回收处理装置,其包括三个层池,含废料的混合液通过排入口18排入到第一层池2内初步沉淀,然后通过层池间的两个槽口19依次流入到第二层池3和第三层池4内分级沉淀,最后在三个层池中回收得到废料。但是由于槽口19的位置固定,而固态层的厚度以排入固液混合液中固态颗粒含量而定,因此当槽口19位于固态层的较上方时,废液量较大,而废液的存在将会造成工作人员取出回收固态层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软质引流管的管口能够被驱动至不同的水平高度,从而使得废液面接近固态层表面,达到尽可能地排出废液、便于回收固态层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包括池室、设置于池室上部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层池、第二层池和第三层池、以及设置在池室下部的底池,所述第一层池与底池之间设置有抽水组件一,所述第一层池与第二层池之间设置有软质引流管,所述软质引流管一端位于第一层池内,且该端外设置有呈转动设置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竖直管转动连接于水平管,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复位簧,所述第一层池后侧设置有由外向内倾斜且倾斜下端抵触于竖直管的推杆,所述推杆沿轴移动以驱动竖直管管口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软质引流管将废液在其重力作用下自动排入到下一级层池当中,然后通过推杆动竖直管管口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假如固态层表面较低时,则推动竖直管向下旋转较大幅度,软质引流管的管口被驱动至较下方,从而在导流废液后废液面较为接近固态层表面,达到了尽可能地排出废液、便于回收固态层的目的。优选地,所述池室开设有配合所述推杆的滑移通道,所述滑移通道内粘接有密封弹性套,所述推杆滑移配合于密封弹性套内;所述池室开设有竖直的条形槽,所述推杆位于条形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弹性套提高了推杆与滑移通道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密封弹性套对推杆具有一定的卡紧力,防止推杆在滑移通道内滑动。优选地,所述池室内设置有若干滑移轨道,所述第一层池、第二层池和第三层池通过滑移轨道滑动连接于池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拉动第一层池、第二层池和第三层池,三者分别能够通过对应的滑移轨道滑出池室,采用滑移轨道达到省力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滑移轨道内端转动连接于池室,所述滑移轨道外端与池室之间设置有丝杠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轨道的前端向上便于废液往后端流,能够较大程度上排出;滑移轨道的前端向下便于工作人员将层池拉出。优选地,所述第一层池与第三层池之间设置有抽水泵组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层池内的废液仍旧含有大量固体物时,可以采用抽水泵组二将废液重新抽到第一层池内再次进行沉淀,从而达到充分沉淀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池室外固定有竖直的导流管,第一层池上的软质引流管和第一层池上的软质引流管均可拆卸连接于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对应于第一层池和第二层池分别设置有阀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为硬质材料,通过结构强度高、不容易老化,使用寿命长,设置的阀门能够保证在其中一个层池不能使用情况下,沉淀池可继续对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优选地,所述导流管对应软质引流管设有接口部,所述软质引流管的外端设置用于抵接于接口部的抵接环,所述导流管位于接口部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抵接环的吊环螺母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螺母组件包括吊耳螺帽和转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到内侧并旋转吊耳螺帽使其抵紧到抵接环上,继而实现抵接环固定于接口部处,达到软质引流管与导流管相连接的目的,反之则将两者拆卸。优选地,所述软质引流管外套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抵接于抵接环朝向软质引流管一侧侧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环较抵接环材质硬,吊环螺母组件抵紧于金属环时,金属环整体受力,然后挤压抵接环,此时抵接环受力比较均匀,抵接到接口部时,避免与接口部之间产生空隙,避免废液从空隙中渗出。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置三个层池实现了固液混合物的逐步沉淀,到第三层池时上层的废液能够环保排放;2、采用软质引流管使得沉积体系的灵活度提高,其能够改变管口的水平高度以满足不同排水需求;3、而采用可转动式滑移轨道,不但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排水,而且有利于工作人员取出层池;4、本专利技术采用明管方式(相对埋设于地面以下的为暗管),由此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若发生泄露便于发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5、本专利技术采用塔式结构,相对于埋设于地面下分级式处理池,一方面具有不占空间的优点,另一方面具有防止渗漏的优点,即不容易渗漏到地表下,不但如此,而且还采用了自动循环水处理,固体清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滑移轨道与丝杠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去除池室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II部放大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池室;2、第一层池;3、第二层池;4、第三层池;5、底池;6、抽水组件一;7、软质引流管;71、水平管;72、竖直管;73、复位簧;8、滑移通道;81、密封弹性套;82、推杆;83、弧形叉;84、条形槽;9、滑移轨道;91、螺纹杆;92、手轮;10、抽水泵组二;11、导流管;12、阀门;13、接口部;14、抵接环;15、金属环;16、缺口槽;17、吊环螺母组件;18、排入口;19、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包括竖直设置的池室1,池室1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四个室腔,其中三个位于上部,另一个位于下部,四个室腔由池室1的前侧向后开设;同时结合图2,每个室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滑移轨道9,通过两条滑移轨道9滑移配合一个池体。其中上方的室腔内滑移连接第一层池2、第二层池3和第三层池4,下方腔室内滑移连接底池5。另外,滑移轨道9距离室腔底面具有一定的距离,滑移轨道9的后端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于池室1,滑移轨道9的后端与室腔后侧留有间隙满足滑移轨道9的转动;室腔底部位于滑移轨道9前端的下方开设有矩形内凹槽,在内凹槽中设置了用于控制滑移轨道9的前端上升或者下降的丝杠结构,丝杠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螺纹杆91,螺纹杆91向下螺纹连接于内凹槽,螺纹杆91的上端抵触于滑移轨道9的底部,转动螺纹杆91可驱动滑移轨道9的前端上升或者下降;而在螺纹杆91外套接固定有手轮92,工作人员转动手轮92可驱动螺纹杆91转动。参见图3,在第一层池2和底池5之间设置有抽水组件一6,抽水组件一6包括抽水泵一、分别连接抽水泵一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抽取管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室(1)、设置于池室(1)上部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层池(2)、第二层池(3)和第三层池(4)、以及设置在池室(1)下部的底池(5),所述第一层池(2)与底池(5)之间设置有抽水组件一(6),所述第一层池(2)与第二层池(3)之间设置有软质引流管(7),所述软质引流管(7)一端位于第一层池(2)内,且该端外设置有呈转动设置水平管(71)和竖直管(72),所述竖直管(72)转动连接于水平管(71),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复位簧(73),所述第一层池(2)后侧设置有由外向内倾斜且倾斜下端抵触于竖直管(72)的推杆(82),所述推杆(82)沿轴移动以驱动竖直管(72)管口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室(1)、设置于池室(1)上部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层池(2)、第二层池(3)和第三层池(4)、以及设置在池室(1)下部的底池(5),所述第一层池(2)与底池(5)之间设置有抽水组件一(6),所述第一层池(2)与第二层池(3)之间设置有软质引流管(7),所述软质引流管(7)一端位于第一层池(2)内,且该端外设置有呈转动设置水平管(71)和竖直管(72),所述竖直管(72)转动连接于水平管(71),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复位簧(73),所述第一层池(2)后侧设置有由外向内倾斜且倾斜下端抵触于竖直管(72)的推杆(82),所述推杆(82)沿轴移动以驱动竖直管(72)管口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室(1)开设有配合所述推杆(82)的滑移通道(8),所述滑移通道(8)内粘接有密封弹性套(81),所述推杆(82)滑移配合于密封弹性套(81)内;所述池室(1)开设有竖直的条形槽(84),所述推杆(82)位于条形槽(8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室(1)内设置有若干滑移轨道(9),所述第一层池(2)、第二层池(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成泰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