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振贤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7892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按重量份,包括:苏云金杆菌3~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4份、淡紫拟青霉菌4~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粉复配在一起后,三者呈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相比于单独的苏云金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粉,复配微生物菌粉对于甘薯根结线虫病的防效有非常显著地改善;同时解决现有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化学农药残效期长和生物药剂见效慢且防效不稳定等问题。

A compound microbial formula for controlling sweet potato nematode diseas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microbial formul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it includes: the 3~5 portion of Su Yunjin bacilli, the 2~4 portion of spore spore bacillus, and the 4~6 portion of Penicillium lilicus. After the invention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acillus spore bacillus and Penicillium light, the three showed significant synergistic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individual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pore spore bacillus and pseudoparasomyces light purplish powder, the compound microorganism powder was very effective for the control of sweet potato root knot nematode diseas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ong dura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he slow effect of biological agents and the unstable contro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
技术介绍
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destructorThorne)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发生危害后,对甘薯品质和产量影响巨大。一般可导致减产10%~50%,严重的可造成绝收,为甘薯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轮作是最重要的农事措施,效果也非常显著。但对于人多地少的地区就显得特别困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二是种植抗病品质能够最大限度地抵御茎线虫的危害,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抗线虫品种选育和推广难度较大,如常规育种由于抗源材料匮乏的制约,加之育种周期长的特点,进度非常缓慢;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抗线虫病育种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祝明亮,根结线虫生物防治概况及进展,2003。三是化学杀线虫药剂进行防治,传统的熏蒸剂和非熏蒸剂化学药剂的使用效果“立杆见效”,对线虫病的危害起到了很大的控制作用,而长期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农药残留对人和其它生物的危害、次要病害的再猖獗、对环境的污染等日益凸显等,且此类药剂多为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中许多已陆续被禁用。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作为一种生物杀线虫菌,已经商业化生产并在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该制品具有低毒、无污染等优点,但在土壤内由于受到复杂的土壤生态因子影响,存在见效慢、防效不稳定等不足之处,直接制约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化学农药残效期长和生物药剂见效慢且防效不稳定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见效快残效期短且防效稳定的复合微生物配方,用以防治甘薯茎线虫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按重量份,包括:苏云金杆菌3~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4份、淡紫拟青霉菌4~6份。优选的,该复合微生物配方,按重量份,包括:苏云金杆菌4~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4份、淡紫拟青霉菌5~6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粉复配在一起后,三者呈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相比于单独的苏云金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粉,复配微生物菌粉对于甘薯根结线虫病的防效有非常显著地改善。2、本专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菌粉按照不同份数复配在一起后得到不同配比的微生物菌粉,它们之间对根结线虫的防效也存在较为显著地差异,其中,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组合相比于其它组合,防效更高且防效也更加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苏云金杆菌(Baecillusthuringiensis)菌粉购自湖北农科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含活孢子≥100亿/g;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菌粉购自广州农冠(台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含活孢子≥100亿/g;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lilacinus)菌粉购自郑州乐贝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含活孢子≥100亿/g。实施例1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3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4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5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6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7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8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9按苏云金杆菌3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0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1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2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3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4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5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6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7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8按苏云金杆菌4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19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0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1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2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3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4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3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5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4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6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5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7按苏云金杆菌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4份、淡紫拟青霉菌6份混合在一起,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复合微生物配方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在登封市告成镇茶亭沟村三组李晓军责任田,面积7.5亩;甘薯重茬种植8年,为甘薯茎线虫病严重发生田块。1.2供试品种:北京553(为甘薯茎线虫病高感品种)。1.3供试微生物制品:苏云金杆菌菌粉,含活孢子≥100亿/g;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粉,含活孢子≥100亿/g;淡紫拟青霉菌菌粉,活孢子≥100亿/g。2、试验方法设计2.1试验设计(1)试验菌品苏云金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菌不同配比防治甘薯茎线虫效果试验:采用全面试验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苏云金杆菌3~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4份、淡紫拟青霉菌4~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复合微生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苏云金杆菌3~5份、侧孢短芽孢杆菌2~4份、淡紫拟青霉菌4~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贤
申请(专利权)人:何振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