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85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顶部均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转盘、冲压气泵、冲压杆、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部件、限位片和第二部件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插端子机构自动化程度不高,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An automatic terminal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erminal mechanism, including a base.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motor.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motor,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e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tor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tor. The top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base and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surface activity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transmission belt,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throug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belt,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The movable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rminal mechanism is not highly automated and still has low efficienc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econd turntable, punching gas pump, stamping rod, first through hole, second through hole, first part, limiting piece and secon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生产FPC连接器时,需要在连接器主体上插入端子。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人工进行操作。由于端子的体积小,人工插入端子难度较大,效率低下。另外,由于人工操作的质量控制不稳定,进一步导致插排的合格率偏低,经济效益差,人力成本高,中国技术CN205488970U中提出了一种端子插入机构,该技术虽然通过机器插入端子代替手工操作,但自动化程度不高,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插端子机构自动化程度不高,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顶部均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底座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气泵,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对应第二转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冲压杆,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盘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部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片,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部件,所述底座的底部且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连接件,所述弹簧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的底部,所述活动底板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成品收集箱,所述成品收集箱的顶部且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凸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背面且对应第一转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料箱,所述第一上料箱的底部且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背面且对应第二转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上料箱,所述第二上料箱的底部且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料口。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箱和第二上料箱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转轴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固定连接在底座内壁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电机,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然后在第一转盘上的第一通孔中放入第一部件,同时在第二转盘上的第二通孔中放入第二部件,然后通过冲压杆将第二通孔中的第二部件压入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部件中,从而形成成品接线端子,然后转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进行下一次冲压,第二转盘的第一凸块在转动过程中碰到收集管上的第二凸块,然后自动打开活动底板,成品接线端子掉入收集管,并进入成品收集箱,然后活动底板通过弹簧连接件进行复位,并进行再次上料和冲压,如此反复,通过设置了限位片,避免第二通孔中的第二部件掉落,通过第二转盘、冲压气泵、冲压杆、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部件、限位片和第二部件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插端子机构自动化程度不高,依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上料箱,第一上料箱通过第一出料口将第一部件放置在第一转盘的第一通孔中,通过设置了第二上料箱,第二上料箱通过第二出料口将第二部件放置在第二转盘的第二通孔中,通过设置了第二支撑杆,保证了第一上料箱和第二上料箱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相对底座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一传动带、6第二传动带、7第一转盘、8第二转盘、9第一支撑杆、10支撑板、11冲压气泵、12冲压杆、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一部件、16限位片、17第二部件、18活动底板、19弹簧连接件、20第一凸块、21成品收集箱、22收集管、23第二凸块、24第一上料箱、25第一出料口、26第二上料箱、27第二出料口、28第二支撑杆、29第一轴承、30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底座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底座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顶部均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第一转轴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5,第二转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6,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带5与第一转轴3传动连接,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带6与第二转轴4传动连接,第一转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7,第二转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8,底座1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第一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气泵11,支撑板10的底部且对应第二转盘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冲压杆12,第一转盘7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二转盘8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部件15,第二通孔14内壁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部件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片16,第一通孔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部件17,底座1的底部且对应第一通孔13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18,活动底板18靠近第一转轴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连接件19,弹簧连接件19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7的底部,活动底板18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20,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成品收集箱21,成品收集箱21的顶部且对应第一通孔13的位置连通有收集管22,收集管22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凸块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23,第二凸块23与第一凸块20活动连接,底座1顶部的背面且对应第一转盘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料箱24,第一上料箱24的底部且对应第一通孔1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25,通过设置了第一上料箱24,第一上料箱24通过第一出料口25将第一部件15放置在第一转盘7的第一通孔13中,底座1顶部的背面且对应第二转盘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上料箱26,第二上料箱26的底部且对应第二通孔14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顶部均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5),所述第二转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6),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带(5)与第一转轴(3)传动连接,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带(6)与第二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7),所述第二转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8),所述底座(1)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气泵(11),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且对应第二转盘(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冲压杆(12),所述第一转盘(7)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二转盘(8)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部件(15),所述第二通孔(14)内壁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部件(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片(16),所述第一通孔(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部件(17),所述底座(1)的底部且对应第一通孔(13)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18),所述活动底板(18)靠近第一转轴(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连接件(19),所述弹簧连接件(19)固定连接在第一转盘(7)的底部,所述活动底板(18)的底部且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20),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成品收集箱(21),所述成品收集箱(21)的顶部且对应第一通孔(13)的位置连通有收集管(22),所述收集管(22)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凸块(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23),所述第二凸块(23)与第一凸块(20)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插端子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电机(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顶部均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5),所述第二转轴(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6),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带(5)与第一转轴(3)传动连接,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带(6)与第二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7),所述第二转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8),所述底座(1)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气泵(11),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且对应第二转盘(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冲压杆(12),所述第一转盘(7)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二转盘(8)的顶部且对应冲压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部件(15),所述第二通孔(14)内壁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部件(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片(16),所述第一通孔(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部件(17),所述底座(1)的底部且对应第一通孔(13)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18),所述活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拳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