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82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所述入光部和导光部的下端面具有多个网点,所述网点包括:第一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网点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第二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网点使用激光加工工艺形成,且所述第二网点避开第一网点;第三网点,形成在入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网点的密度小于第一网点的密度和第二网点的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在提高导光板亮度的同时可减少加工过程和费用,效率高,可靠性好。

A backlight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which includes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reflector which is set up from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The light guide plate includes a light inlet and a light guide. The lower end mask of the light inlet and the light guide section has a plurality of dots. The node comprises a first dot, formed at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ight guide section, and the first node is made. The second node is formed at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second dot is formed by laser processing, and the second dot is avoided by the first dot; the third dot is form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light entry, and the density of the third dot is less than the density of the first node and the density of the second dot. . The backlight modu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brightness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t the same time, and can reduce the processing and cost, and has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
本技术属于背光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时代的发展,背光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通常背光源需将点光源或线光源经导光板和反射板转变为面光源,其中导光板具有超薄导光均匀、节能、环保、耐用等优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导光板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光板一般包括导光板块和多个网点,导光板块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底面上具有用于破坏光线全反射的多个网点,进入导光板的光线被底面上的网点导向出光面,从出光面射出。目前网点通常采用金刚石撞针撞击模具表面形成凹槽,激光烧蚀模具形成凹槽,或者印刷丝印等方式,随着技术和产品要求的提高,目前主要以机械撞点和激光点为主流。机械撞点的网点结构一致性好,表面光滑,背光亮度高,色差小,费用高,撞针消耗费用高,撞点机价格贵;激光点烧蚀的网点周围会形成凸出结构,注塑时对塑胶流动性有影响,容易引起发黄,色差稍大,但费用低。目前网点制作采用的是单一一种方式制作,机械撞点或者激光点。例如灯之间和两边角落有暗区,需要更改网点时,要将模具表面抛光,再重新在模具上制作网点,制作周期较长,费用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亮度且均匀、成本降低的背光模组。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所述入光部和导光部的下端面具有多个网点,所述网点包括:第一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网点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第二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网点使用激光加工工艺形成,且所述第二网点避开第一网点;第三网点,形成在入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网点的密度小于第一网点的密度和第二网点的密度。优选地,所述第三网点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或者激光加工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点的直径为0.02-0.05mm,相邻第一网点间距为0.005-0.4mm。优选地,所述第二网点的直径为0.01-0.04mm,相邻第二网点间距为0.01-0.6mm。优选地,所述第三网点的直径为0.005-0.035mm,相邻第三网点间距为2-5mm。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在导光板上端面的光学膜组,所述光学膜组至少包括依次层叠在导光板上端面上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用以容纳导光板和反射片的胶架,所述发光组件粘贴设置在胶架和导光板之间。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光学膜组和发光组件上的遮光片。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导光板的网点包括第一网点、第二网点和第三网点,所述第一网点使用撞点工艺形成,所述第二网点为第一网点形成暗区时使用激光工艺形成,在提高导光板亮度的同时不需要重新制作模具和撞点,而是直接在现有带有网点的模具上用激光加工,可减少加工过程和费用,效率高;所述第三网点设置在发光组件一端且为轻密度网点,可有效防止光滑的反射片与导光部的下端面吸附产生膜皱等可靠性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导光板上端面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光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导光板下端面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导光板100和反射片200,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100包括入光部110和导光部120。所述入光部110和导光部120的下端面具有多个网点130。所述背光模组对应入光部110还设有发光组件300,发光组件300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部110进入后,点光源或者线光源经由导光部120转换为面光源从导光部120的上端面射出,部分光线会从导光部120的下端面射出,但经过网点130的散射和反射片200的反射会反射回导光部120内,最终从导光部120的上端面射出,以提高导光板100的亮度。应当理解的是,导光板100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成表面光滑的板块,然后在导光板100的下端面用现有的激光烧蚀(激光点)或者金刚石撞针撞击(机械撞点)打上圆形或方形的网点130,当光线射到网点130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100的上端面射出,利用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网点130,可使导光板100均匀发光。反射板200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100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如图2-4所示,所述网点130包括形成在导光部120下端面的第一网点131,所述第一网点131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机械撞点的网点结构一致性好,表面光滑,背光亮度高,色差小;所述网点130还包括第一网点131形成暗区时使用激光加工增加的第二网点132,所述第二网点132避开第一网点131,这样,加工第二网点132则不需要重新制作模具和撞点,而是直接在现有带有网点的模具上用激光加工,可减少加工过程和费用,效率高,而且激光点只是一小部分区域,对色差效果影响小;所述网点130还包括形成在入光部110下端面的第三网点133,所述第三网点133的密度小于第一网点131的密度和第二网点132的密度,所述第三网点133为轻密度网点,所述第三网点133可以使用激光、机械撞点或者其他方式形成,与现有技术中入光部没有网点相比,可有效防止光滑的反射片200与导光板100的入光部110吸附产生膜皱等可靠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三网点133的密度必须要很低,将网点的密度分为轻密度、中密度和重密度,则第三网点133必须属于轻密度网点,否则会影响导光板的效果和亮度。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网点131或者第二网点132或者第三网点133的深浅、直径和网点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例如可以是靠近发光组件3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所述入光部和导光部的下端面具有多个网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包括:第一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网点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第二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网点使用激光加工工艺形成,且所述第二网点避开第一网点;第三网点,形成在入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网点的密度小于第一网点的密度和第二网点的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从上往下层叠设置的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所述入光部和导光部的下端面具有多个网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包括:第一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网点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第二网点,形成在导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网点使用激光加工工艺形成,且所述第二网点避开第一网点;第三网点,形成在入光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网点的密度小于第一网点的密度和第二网点的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网点使用机械撞点工艺形成或者激光加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周福新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