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71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包括支架、辊筒及纠偏机构,辊筒转动设置于支架,辊筒由沿周向排布的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组成,固定分部与滑动分部构成完整的筒状,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轴及纠偏驱动组件,固定分部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纠偏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套,纠偏轴位于辊筒内设置有一个以上与滑动分部轴向及周向联动的第一联动组件,纠偏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架,纠偏驱动组件驱动设置有沿纠偏轴中心轴线移动的驱动轴,驱动轴与纠偏轴之间设置有将驱动轴与纠偏轴轴向联动、周向可相对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辊筒重量分布不均及减少辊筒质量的传动带的纠偏装置。

Rectifying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bel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ation correction device of a transmission belt, which includes a bracket, a roller and a rectifying mechanism. The roller is rotated to be set on the bracket. The roller is composed of a fixed section and a sliding section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The fixed section and the sliding section form a complete cylinder. The rectify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deviation axis and the correction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fixed points are fixed. The axial ends of the section are respectively set up a rotating sleeve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rectifying axis, and the rectifying axis is located in the roller cylinder with more than one first linkage component with the sliding section axis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linkage. The rectifying driving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driven to set the driving axis that moves along the center axis of the correction axis. A second linkage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rectifying axis, which drives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rectifying axis axially, and Zhou Xiangke turns relative. By adopting the above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ation correcting device for the transmission belt avoiding the uneven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roller and reducing the quality of the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带的纠偏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传动带的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经常会通过传送带来输送物料,将物料运输至各个工位进行加工及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传输带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因此,需要设置纠偏装置来对传输带进行纠偏。现有的传送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架、辊筒及纠偏机构,辊筒转动设置于支架,辊筒由沿周向排布的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组成,固定分部与滑动分部构成完整的筒状,纠偏机构安装于固定分部内并驱动滑动分部相对固定分部轴向滑动,纠偏机构由于安装于固定分部,会增加辊筒单侧的重量,降低辊筒转动的顺畅性及启动速率,并增加设置于机架与辊筒之间的轴承的负担及摩擦,降低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纠偏机构使辊筒内部复杂化,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辊筒重量分布不均及减少辊筒质量的的传动带的纠偏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架、辊筒及纠偏机构,所述的辊筒转动设置于支架,所述的辊筒由沿周向排布且呈弧形状的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组成,所述的固定分部与滑动分部构成完整的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轴及纠偏驱动组件,所述的固定分部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纠偏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套,所述的纠偏轴位于辊筒内设置有一个以上与滑动分部轴向及周向联动的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的纠偏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架,所述的纠偏驱动组件驱动设置有沿纠偏轴中心轴线移动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与纠偏轴之间设置有将驱动轴与纠偏轴轴向联动、周向可相对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纠偏驱动组件移至支架外侧,减少因辊筒单侧重量增加所带来的磨损加剧及转动不畅等问题,将纠偏驱动组件的驱动力由同轴设置的纠偏轴从辊筒外传递至辊筒内,也减少辊筒与纠偏机构之间的接触点,从而减少接触摩擦面积,并在不增加辊筒负重的前提下,对滑动分部进行统一、均匀的轴向位置调节,第一联动组件数量根据纠偏轴的长度决定,从而增加纠偏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座及联动盘,所述的联动盘设置于纠偏轴端部,所述的联动座设置于驱动轴,所述的联动座设置有供纠偏轴伸入的伸入孔及供联动盘转动的转动腔,所述的联动座相对纠偏轴轴向位于联动盘两侧设置有与联动盘相抵的联动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座在保证纠偏轴相对驱动轴相对自由转动的同时,在驱动轴轴向移动时带动纠偏轴也同时移动,实现了调节滑动分部轴向位置的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部朝向联动盘的端面设置有磨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磨损层,在联动部与联动盘接触时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材质优选聚四氟乙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盘可拆卸的安装于纠偏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盘套设于纠偏轴之后,通过螺栓进行锁定,使联动盘可拆卸的安装于纠偏轴,简化位于机架同侧的纠偏驱动组件及联动座的拆卸步骤,提高拆装及维修便捷性,便于长期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座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切面,所述的支架设置有与限位切面相抵、防止联动座周向转动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限位块,避免因纠偏轴的反作用力,带动驱动轴及联动座周向转动,进而影响纠偏驱动组件,保证设备正常、稳定、长寿命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联动组件包括涨紧套、涨紧座及配合座,所述的涨紧套及涨紧座沿纠偏轴轴向依次套设于纠偏轴,所述的涨紧套设置有供纠偏轴穿过的涨紧孔,所述的涨紧孔呈与纠偏轴同轴设置的圆台状,所述的涨紧孔的圆台状的较大端朝向涨紧座,所述的涨紧座设置有伸入涨紧孔与纠偏轴外周面之间间隙的涨紧块,所述的涨紧块分别与涨紧孔的孔壁及纠偏轴的外周面相贴合,所述的涨紧套与涨紧座之间设置有调节两者间距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的配合座固定于滑动分部的内周面,所述的配合座与涨紧套设置有将两者固定的第二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涨紧座通过涨紧套及配合座构成纠偏轴与滑动分部联动,且合理利用涨紧孔与涨紧块的配合,在涨紧块逐渐伸入涨紧孔与纠偏轴外周面之间间隙时,逐渐将该间隙扩充,直至完全涨紧,提高安装强度及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固定件可拆卸的固定于配合座和涨紧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的第二固定件使涨紧座便于拆卸,使清理辊筒内部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相接触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安装槽,相对的所述的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导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导条不仅将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准确定位,还起到了密封的功能,避免外界杂质进入,避免因外界杂质对辊筒的内部部件造成损伤,材质优选聚四氟乙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辊筒外周设置有与辊筒同步转动,并与滑动分部周向位置相对应的感应块,所述的支架设置有通过接触感应块检测滑动分部周向位置的接近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块配合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滑动分部的周向位置,保证滑动分部与传送带相接触才开始纠偏步骤,即保证纠偏准确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包括支架1、辊筒2及纠偏机构,辊筒2转动设置于支架1,辊筒2由沿周向排布且呈弧形状的固定分部21及滑动分部22组成,固定分部21与滑动分部22构成完整的筒状,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轴3及纠偏驱动组件31,固定分部21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纠偏轴3转动配合的转动套211,转动套211外周与支架之间设置有不锈钢的外球面球轴承11,转动套211内周与纠偏轴3之间设置有直线滑动轴承213,纠偏轴3位于辊筒2内设置有一个以上与滑动分部22轴向及周向联动的第一联动组件,纠偏驱动组件31安装于支架1,纠偏驱动组件31驱动设置有沿纠偏轴3中心轴线移动的驱动轴311,驱动轴311与纠偏轴3之间设置有将驱动轴311与纠偏轴3轴向联动、周向可相对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将纠偏驱动组件31移至支架1外侧,减少因辊筒2单侧重量增加所带来的磨损加剧及转动不畅等问题,将纠偏驱动组件31的驱动力由同轴设置的纠偏轴3从辊筒2外传递至辊筒2内,也减少辊筒2与纠偏机构之间的接触点,从而减少接触摩擦面积,并在不增加辊筒2负重的前提下,对滑动分部22进行统一、均匀的轴向位置调节,第一联动组件数量根据纠偏轴3的长度决定,从而增加纠偏的稳定性,此处的纠偏驱动组件31优选气缸,故驱动轴311即为气缸轴。第二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座32及联动盘33,联动盘33设置于纠偏轴3端部,联动座32设置于驱动轴311,联动座32设置有供纠偏轴3伸入的伸入孔326及供联动盘33转动的转动腔321,联动座32相对纠偏轴3轴向位于联动盘33两侧设置有与联动盘33相抵的联动部322,联动座32在保证纠偏轴3相对驱动轴311相对自由转动的同时,在驱动轴311轴向移动时带动纠偏轴3也同时移动,实现了调节滑动分部22轴向位置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传动带的纠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包括支架、辊筒及纠偏机构,所述的辊筒转动设置于支架,所述的辊筒由沿周向排布且呈弧形状的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组成,所述的固定分部与滑动分部构成完整的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轴及纠偏驱动组件,所述的固定分部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纠偏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套,所述的纠偏轴位于辊筒内设置有一个以上与滑动分部轴向及周向联动的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的纠偏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架,所述的纠偏驱动组件驱动设置有沿纠偏轴中心轴线移动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与纠偏轴之间设置有将驱动轴与纠偏轴轴向联动、周向可相对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包括支架、辊筒及纠偏机构,所述的辊筒转动设置于支架,所述的辊筒由沿周向排布且呈弧形状的固定分部及滑动分部组成,所述的固定分部与滑动分部构成完整的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机构包括纠偏轴及纠偏驱动组件,所述的固定分部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纠偏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套,所述的纠偏轴位于辊筒内设置有一个以上与滑动分部轴向及周向联动的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的纠偏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架,所述的纠偏驱动组件驱动设置有沿纠偏轴中心轴线移动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与纠偏轴之间设置有将驱动轴与纠偏轴轴向联动、周向可相对转动的第二联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座及联动盘,所述的联动盘设置于纠偏轴端部,所述的联动座设置于驱动轴,所述的联动座设置有供纠偏轴伸入的伸入孔及供联动盘转动的转动腔,所述的联动座相对纠偏轴轴向位于联动盘两侧设置有与联动盘相抵的联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部朝向联动盘的端面设置有磨损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盘可拆卸的安装于纠偏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带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座的外周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洪辛丹丹叶开枝林培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