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舱箱壳及采用该箱壳的动力舱箱体和冲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69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舱箱壳,包括底框架及侧框架,侧框架与底框架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和容置空间的中空的腔体,所述侧框架上设有一整个半环绕在其外壁上的连环卡槽,所述侧框架上位于腔体开口处还周圈向外延伸形成有上凸檐,所述连环卡槽的上边缘均与所述上凸檐相交融为一体,该连环卡槽呈U字形,且其上凸檐上设有独特的密封圈槽。采用这种箱壳的箱体,其箱盖与箱壳结合密封圈的配合连接,防水效果非常好。采用这种箱壳的冲浪板,由于与相配合的充气舱上设有U字形卡口,使得箱壳与充气舱的嵌入式连接不仅结构牢固,连接处几乎没有间隙且不易积水,形成一个规则平整的流线型整体。

A power cabin case and a power cabin body and surfboard using the c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cabin box shell, which includes a bottom frame and a side frame. The sid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bottom frame to form a hollow cavity with an opening and a capacitive space. The sid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whole half circle encircling a continuous ring groove o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side frame is locat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cavity to extend the circumferential circle outward. The upper edges of the continuous ring groove are all intersected with the upper convex eaves, and the continuous ring groove is U shaped, and the upper convex eaves are provided with unique sealing ring grooves. With this box case, the box cover and the box shell combined sealing ring match well, and the waterproofing effect is very good. The surfboard with this box shell has a U shaped opening on the inflatable tank, which makes the embedd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x shell and the inflatable cabin not only firm, but also has little clearance and is not easy to accumulate, forming a regular and smooth streamlined w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舱箱壳及采用该箱壳的动力舱箱体和冲浪板
本技术涉及动力舱或动力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舱箱壳及采用该动力舱箱壳的动力舱箱体及冲浪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浪板一般包括动力舱和充气舱,充气舱是可充气和放气的,由充气舱提供浮力,而由动力舱提供动力,动力舱一般包括有动力舱箱体和设于动力舱箱体内的动力装置,冷却散热装置、电源装置等,由于动力舱和充气舱连接处难免产生间隙,即使二者连接形成一体也难免会有些不平整,连接不牢固且易积水,因此动力舱与充气舱之间如何牢固连接且能使二者连接后间隙较小且连接处规则平整紧凑流畅,一直存在问题。而且动力舱箱体本身也存在着密封防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舱箱壳,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动力舱箱壳包括底框架及侧框架,侧框架与底框架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和容置空间的中空的腔体,所述侧框架包括位于动力舱箱壳前后左右四侧且相互首尾连接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其中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向腔体内凹分别形成前侧板卡槽、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前侧板卡槽、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分别沿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贯通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两端,所述前侧板卡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相连通组成一整个半环绕在侧框架外壁上的连环卡槽,所述侧框架上位于腔体开口处还周圈向外延伸形成有上凸檐,所述连环卡槽的上边缘与所述上凸檐相交融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上凸檐上设有密封圈槽,该密封圈槽包括由上凸檐上表面周圈向下内凹形成的主密封圈槽,还包括由主密封圈槽底面靠内侧周圈向下继续内凹形成的第一次密封圈槽及由主密封圈槽底面靠外侧周圈向下继续内凹形成的第二次密封圈槽。进一步地,侧框架的内侧壁上周圈设有若干加强柱,加强柱由上凸檐表面沿侧框架内侧壁向下延伸至底框架,每一加强柱内均设有一螺柱孔,每一螺柱孔均位于主密封圈槽范围内,且螺柱孔自主密封圈槽的底面向下延伸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的两端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弧形过渡连接形成一整个U字形框架,对应的,所述前侧板卡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相弧形过渡连接形成一整个U字形的连环卡槽,所述连环卡槽的横截面呈弧形、“U”形或“]”形。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与后侧板的连接处还分别延伸出一与所述左侧板卡槽和右侧板卡槽相适配对接的耳板,其上开设有挂耳孔。进一步地,所述连环卡槽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框架的边缘相交融为一体,位于腔体底面的底框架上,及上凸檐与后侧板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连环卡槽的槽内表面上也设有若干由其表面向外凸出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设有若干隔板将腔体分隔出至少两个以上腔室,所述若干隔板包括一将腔体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的主隔板,以及将后腔室继续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副隔板。进一步地,所述左腔室和右腔室之间还设有一中腔室,对应地,所述副隔板进一步包括位于左腔室与中腔室之间以将二者分隔的第一副隔板,及位于右腔室与中腔室之间以将二者分隔的第二副隔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动力舱箱壳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动力舱箱壳,用于与充气舱相配合连接,由于其侧框架上设有一环绕在侧框架外侧壁上且向腔体内凹的连环卡槽,与其相配合的充气舱上设有与动力舱箱壳相适配连接的U字形卡口,且U字形卡口部分嵌入于动力舱箱壳的连环卡槽内,连接牢固稳定几乎没有间隙,形成一个规则平整的紧凑的流性形整体且不易积水。2、所述上凸檐上设有独特的密封圈槽,该密封圈槽的具体结构使得其箱壳与外部的箱盖和密封圈一起配合使用时其防水性能良好。3、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与后侧板相连接处设有的耳板,用于与其他外部部件相连接和固定。4、所述腔体内设有若干隔板将腔体分隔出至少两个以上腔室,可以使箱体内各腔室做相应的功能分区,例如电源、动力、线路管路等布设,也易于做防水、密封、散热等处理。5、所述连环卡槽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与充气舱卡口的嵌入式配合更为紧密和规整和流畅。6、所述箱壳开口周圈处设的上凸檐、连环卡槽与上凸檐和底框架均相交融的结构,以及上凸檐与后侧板的连接处设的若干加强筋、所述连环卡槽的槽内表面上设的若干加强筋,;侧框架内测面上设的加强柱及腔体底面设的加强筋等,均用于加强动力舱箱壳的强度,保障箱体的整体结构稳固。本技术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舱箱体,其防水密封效果好。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动力舱箱体包括如前述的动力舱箱壳,还包括与该动力舱箱壳相匹配的箱盖,箱盖与动力舱箱壳可拆装地连接且二者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浪板,其充气舱和动力舱连接牢固稳定几乎没有间隙,形成一个规则平整的紧凑的流性形整体,不易积水且防水密封效果好。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冲浪板包括动力舱及可充气和放气的充气舱,该动力舱采用如前所述的动力舱箱体,所述充气舱上设有与所述动力舱箱体相适配连接的U字形卡口,且U字形卡口部分嵌入于动力舱箱壳的连环卡槽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动力舱箱壳的正面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动力舱箱壳的背面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冲浪板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冲浪板的左视图。图5是图1中的M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动力舱箱体正面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动力舱箱体背面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动力舱箱体的爆炸图(未显示全部零部件)。图9是图8中的N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冲浪板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冲浪板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至11,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动力舱箱壳21,包括底框架211及侧框架212,侧框架212与底框架211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和容置空间的中空的腔体,所述侧框架212包括位于动力舱箱壳21前后左右四侧且相互首尾连接的前侧板2121、后侧板2122、左侧板2123及右侧板2124,其中前侧板2121、左侧板2122及右侧板2124的外侧壁上均向腔体内凹分别形成前侧板卡槽2131、左侧板卡槽2132及右侧板卡槽2133,前侧板卡槽2131、左侧板卡槽3132及右侧板卡槽3133分别沿前侧板2121、左侧板2123及右侧板212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贯通前侧板2121、左侧板2123及右侧板2124的两端,所述前侧板卡槽2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卡槽2132及右侧板卡槽2133相连通组成一整个半环绕在侧框架外壁上的连环卡槽213。更佳的,其中前侧板2121的两端与左侧板2123和右侧板2124分别弧形过渡连接形成一U字形框架,对应的,所述前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力舱箱壳及采用该箱壳的动力舱箱体和冲浪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舱箱壳,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舱箱壳包括底框架及侧框架,侧框架与底框架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和容置空间的中空的腔体,所述侧框架包括位于动力舱箱壳前后左右四侧且相互首尾连接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其中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向腔体内凹分别形成前侧板卡槽、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前侧板卡槽、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分别沿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贯通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两端,所述前侧板卡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相连通组成一整个半环绕在侧框架外壁上的连环卡槽,所述侧框架上位于腔体开口处还周圈向外延伸形成有上凸檐,所述连环卡槽的上边缘与所述上凸檐相交融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舱箱壳,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舱箱壳包括底框架及侧框架,侧框架与底框架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和容置空间的中空的腔体,所述侧框架包括位于动力舱箱壳前后左右四侧且相互首尾连接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其中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均向腔体内凹分别形成前侧板卡槽、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前侧板卡槽、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分别沿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贯通前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两端,所述前侧板卡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卡槽及右侧板卡槽相连通组成一整个半环绕在侧框架外壁上的连环卡槽,所述侧框架上位于腔体开口处还周圈向外延伸形成有上凸檐,所述连环卡槽的上边缘与所述上凸檐相交融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舱箱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檐上设有密封圈槽,该密封圈槽包括由上凸檐上表面周圈向下内凹形成的主密封圈槽,还包括由主密封圈槽底面靠内侧周圈向下继续内凹形成的第一次密封圈槽及由主密封圈槽底面靠外侧周圈向下继续内凹形成的第二次密封圈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舱箱壳,其特征在于:侧框架的内侧壁上周圈设有若干加强柱,加强柱由上凸檐表面沿侧框架内侧壁向下延伸至底框架,每一加强柱内均设有一螺柱孔,每一螺柱孔均位于主密封圈槽范围内,且螺柱孔自主密封圈槽的底面向下延伸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舱箱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的两端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弧形过渡连接形成一整个U字形框架,对应的,所述前侧板卡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趣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