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832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电位器W来实现调节电压的功能,同时通过设置多个隔离二极管,来可防止电池反向放电,从而满足不同电压电池的充电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许多电子产品并没有专门为其设计的充电器,多采用随机配置的充电器,充电器的内部设置也较为简单,长期使用会造成电路过热,容易烧毁。实施充电是还容易造成电池饱和,引起电解液提前干涸,从而极大地缩短了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能够根据需求针对不同的电池调节电压,来配合其电池充电。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插头、开关按键、指示灯和充电器内置电路,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充电器本体,调节装置连接充电器内置电路。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转换接头,转换接头设置在充电器本体的外侧,转换接头连接充电器内置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内置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为输入端220V交流电的一端接开关S,另一端接变压器T的初级侧,开关S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的初级侧,开关S上并联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J,变压器T的次级侧接入整流桥电路VD1的输入端,整流桥电路VD1的输入端还通过分别与电阻R1、R2和继电器的线圈K连接,继电器的线圈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三极管Q2的与三极管Q2的三极管Q2的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蓄电池G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蓄电池G正极连接,蓄电池G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容C1的正极还通过电阻R5与稳压芯片的接地端连接,稳压芯片的接地端还与电位器W的一端连接,电位器W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还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阻R6与整流桥电路VD1的正输出端和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整流桥电路VD1的负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继电器的线圈K上并联接入二极管D3。进一步地,稳压芯片的型号为708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与电位器W的滑柄连接,可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滑柄位置。进一步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004。进一步地,电阻R5和R6的阻值为220欧姆。进一步地,三极管Q1和Q2的型号为5551.进一步地,三极管Q3的型号为5401。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能够调节电压来满足不同蓄电池的充电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充电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插头2、开关按键6、指示灯5和充电器内置电路,还包括调节装置4和转换接头3,调节装置4安装于充电器本体,调节装置4连接充电器内置电路,调节装置4可采用螺旋调节装置。插头2通过导线连接充电器本体充电器本体1,开关6和指示灯5均设置于开关本体,转换接头3通过连接线连接,转换接头3用于适应不同的充电接口。当插头2接入220V交流电,同时按动开关按键6,指示灯5点亮,可以通过调节装置6来调整电压,转换接头3接入待充电的电池。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器充电电路图,输入端220V交流电的一端接开关S,另一端接变压器T的初级侧,开关S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的初级侧,开关S上并联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J,变压器T的次级侧接入整流桥电路VD1的输入端,整流桥电路VD1的输入端还通过分别与电阻R1、R2和继电器的线圈K连接,继电器的线圈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三极管Q2的与三极管Q2的三极管Q2的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蓄电池G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蓄电池G正极连接,蓄电池G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容C1的正极还通过电阻R5与稳压芯片的接地端连接,稳压芯片的接地端还与电位器W的一端连接,电位器W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负极还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阻R6与整流桥电路VD1的正输出端和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整流桥电路VD1的负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K上并联接入二极管D3。稳压芯片的型号为7085。调节装置与电位器W的滑柄连接,可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滑柄位置。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004。电阻R5和R6的阻值为220欧姆。三极管Q1和Q2的型号为5551。三极管Q3的型号为5401。开关按键6连接开关S,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J实现开关S自锁和自动断电。当接上电池后,按动开关按键6,指示灯5点亮,指示灯5为发光二极管D2,同时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J得电吸合,开关S被其触点J-0自锁,充电开始,此时由于电池欠电,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压低于(7.5V+0.65V),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3也截止,但对三极管Q1无影响。当电池电压充至7.5V时,三极管Q3发射极电压为7.5V+0.65V,三极管Q3饱和导通,三极管Q2也导通,三极管Q1基极电压下降而截止,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J失电释放,其触点J-0断开,充电停止。指示灯5熄灭。通过调节装置6来调节电压,从而对不同电压的电池充电。电路中的二极管均为隔离二极管,可防止电池反向放电。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插头(2)、开关按键(6)、指示灯(5)和充电器内置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安装于充电器本体(1),调节装置(4)连接充电器内置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插头(2)、开关按键(6)、指示灯(5)和充电器内置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安装于充电器本体(1),调节装置(4)连接充电器内置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转换接头(3),转换接头(3)设置在充电器本体(1)的外侧,转换接头(3)连接充电器内置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电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为输入端220V交流电的一端接开关S,另一端接变压器T的初级侧,开关S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的初级侧,开关S上并联继电器常开触点开关J,变压器T的次级侧接入整流桥电路VD1的输入端,整流桥电路VD1的输入端还通过分别与电阻R1、R2和继电器的线圈K连接,继电器的线圈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三极管Q2的与三极管Q2的三极管Q2的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蓄电池G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电阻R1和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蓄电池G正极连接,蓄电池G的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