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2934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属于电力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分别设置在耐张杆上端两侧的双向紧固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起吊组件和固定于所述起吊组件上面的用于吊装的起吊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将该装置架设在耐张杆的上端的横担外侧,先用吊机将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起吊,使用双向紧线器对固定件两侧的螺栓同时进行拉紧,使耐张杆两侧的横担向耐张杆中心处移动,对横担上的导线进行预拉紧,使两侧横担离开耐张杆,解决了在电力施工耐张杆更换作业工作量大、效率低、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辅助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保证供电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耐张杆拉线是架空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架设在架空线路的耐张、转角、分支、跨越和终端等承力杆处,由于耐张杆长期暴露在野外,必然造成锈蚀,造成承受拉力下降,对锈蚀的耐张杆不及时更换,会造成倒杆的重大事故。目前,在10KV配电网中,对耐张杆进行更换时,通常情况下在电杆两侧各打一个临时拉线桩,需要先拆除两侧的导线,安装在临时拉线桩上;然后更换耐张杆,需要先断电、拆除支瓶、悬垂、横担等设施;通常完成前期工作需要五人以上,时间需要三个小时以上,待耐张杆更换完成后,需要重新安装这些部件,又需要花费三个小时以上,同时还存在导线接头外漏的现象,为后续线路运行带来安全隐患。采用传统的方法更换耐张杆的缺点,一是作业时间长、占用人员多、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二是施工工艺比较复杂、综合造价高;三是经济效果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更换耐张杆工作量大、时间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具有优化作业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费用、操作顺利、安全又经济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耐张杆上端两侧的双向紧固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起吊组件和固定于所述起吊组件上面的用于吊装的起吊钩。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包括一底部开有第一长条通孔的呈U形的固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条通孔中的两个螺栓、与两个所述螺栓套装在一起的中部开有第二长条通孔的“回”字形辅助件、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辅助件之间的两个所述螺栓通过双向紧线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两个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侧边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起吊组件包括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U形的固定件上端两侧的吊环、与所述吊环固定连接的吊绳、与若干根所述吊绳自由端连接在用于调整若干根所述吊绳长度的水平稳定器的下端,所述水平稳定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起吊钩。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紧线器的两侧紧线绳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栓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固定件的第一长条通孔和所述辅助件的第二长条通孔,所述螺栓的下部均通过螺母紧固。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紧线器的个数为1-2个,布置在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呈矩形,两个所述支撑板和两个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侧边分别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吊环为4个,所述吊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吊环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水平稳定器的下端、且数量为4根。进一步地,所述吊绳为钢丝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将该装置架设在耐张杆的上端的横担外侧,先用吊机将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起吊,使用双向紧线器对固定件两侧的螺栓同时进行拉紧,使耐张杆两侧的横担向耐张杆中心处移动,对横担上的导线进行预拉紧,使两侧横担离开耐张杆,解决了在电力施工耐张杆更换作业工作量大、效率低、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在保证耐张杆顺利更换,优化作业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费用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耐张杆;2-横担;3-双向紧固器组件;31-固定件;311-第一长条通孔;32-螺栓;321-螺母;33-辅助件;331-第二长条通孔;34-双向紧线器;341-紧线绳;4-连接结构;41-支撑板;5-起吊组件;51-吊环;52-吊绳;53-水平稳定器;6-起吊钩;7-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进行说明。所述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耐张杆1上端两侧的双向紧固器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3的连接结构4、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3的起吊组件5和固定于所述起吊组件5上面的用于吊装的起吊钩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该装置架设在耐张杆1的上端的横担2外侧,先用吊机将该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起吊,使用双向紧线器34对固定件31两侧的螺栓32同时进行拉紧,使耐张杆1两侧的横担2向耐张杆1中心处移动,对横担2上的导线7进行预拉紧,使两侧横担2离开耐张杆1,解决了在电力施工耐张杆1更换作业工作量大、效率低、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在保证耐张杆1顺利更换,优化作业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费用的技术效果。使用时首先用吊机将该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的起吊钩挂6接上,起吊至耐张杆1的顶端,然后跨接在耐张杆1上,将固定件31两侧的螺栓32分开,分别设置在横担2的两侧,这里可以通过旋拧螺母321实现螺母的分开或紧固,这样将横担2包裹在由双向紧固器组件3和连接结构4形成的矩形环内,然后通过采用紧固双向紧线器34的方法,对横担2进行双向拉紧,同时向耐张杆1的中心处移动,使横担2上的导线7的拉力作用在螺栓32上,耐张杆1上无拉力存在,这样就可以方便更换耐张杆1;更换完毕后,再使该装置套接在新的耐张杆1上,通过紧固耐张杆1与横担2,松动双向紧线器34,使横担2上的导线7的拉力作用在耐张杆1上,更换工作完毕。此施工方法优点是简化了工序、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费用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3包括一底部开有第一长条通孔311的呈U形的固定件31、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条通孔311中的两个螺栓32、与两个所述螺栓32套装在一起的中部开有第二长条通孔331的“回”字形辅助件33、在所述固定件31和所述辅助件3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耐张杆上端两侧的双向紧固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起吊组件和固定于所述起吊组件上面的用于吊装的起吊钩。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耐张杆上端两侧的双向紧固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起吊组件和固定于所述起吊组件上面的用于吊装的起吊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包括一底部开有第一长条通孔的呈U形的固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条通孔中的两个螺栓、与两个所述螺栓套装在一起的中部开有第二长条通孔的“回”字形辅助件、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辅助件之间的两个所述螺栓通过双向紧线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两个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双向紧固器组件的侧边焊接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组件包括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U形的固定件上端两侧的吊环、与所述吊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祖二军宋桂贤代淑贞孙静张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