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风散热单体、离子风散热系统和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826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2: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包括多级电极对,每级所述电极对均包括接收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电极上,发射源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朝向外侧的发射电极;所述电极对按预定间隔依次排列,且发射源朝向一致,产生由所述发射电极到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的离子风。该离子风散热单体将离子风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离子风散热单体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离子风散热单体的离子风散热系统,一种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以及一种包括上述离子风散热系统和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风散热单体、离子风散热系统和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
本申请涉及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还涉及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离子风散热技术是一种基于电晕效应的散热技术,其技术原理为离子风产生于不均匀电场的电晕放电过程,即当电晕放电现象产生时,相对曲率较大的电极附近产生由电子雪崩效应引起的高速离子射流运动,离子射流对周围呈电中性气体分子产生强烈的扰动,形成由曲率较大电极,即发射电极到曲率较小电极,即接收电极或集电极方向的气流运动。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简易离子风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由一个针状发射电极和一个网状接收电极构成。当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分别接入数kV至数十kV的高压电源正负极,且两电极相距很近但不互相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形成气流,即离子风。离子风由针状发射电极吹向网状接收电极,如图1中箭头所示。传统的电池散热方式大部分为风冷散热,采用风机与散热翅片或热管结合的散热器,其散热效率较低且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噪声较大,可靠性很低。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的结构示意图,该离子风散热单体的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分离,相互独立,占用空间较大,效率较低。请参考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离子风散热系统设置有上述离子风散热单体,由于该离子风散热系统为单向进风口,离子风散热单体只在动力电池组的一侧排列,会导致动力电池组散热不均匀,空气在流过动力电池组表面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使动力电池组间的温差越来越大,进一步导致动力电池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变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该离子风散热单体将离子风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离子风散热单体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该离子风散热单体包括:多级电极对,每级所述电极对均包括接收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电极上,发射源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朝向外侧的发射电极;所述电极对按预定间隔依次排列,且发射源朝向一致,产生由所述发射电极到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的离子风。优选的,所述发射电极呈针状结构,所述接收电极呈网状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优选的,所述离子风散热单体设置于动力电池组的间隙,且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中每组电池的表面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离子风散热单体设置于用于放置所述动力电池组的电池盒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且所述发射源朝向所述电池盒的内侧。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温度。优选的,还包括防尘网,用于为所述电池盒防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发送的温度,根据所述温度调节相应的温度档位,并根据所述温度档位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单体开启的数量。优选的,还包括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和上述任意一种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包括多级电极对,每级所述电极对均包括接收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电极上,发射源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朝向外侧的发射电极;所述电极对按预定间隔依次排列,且发射源朝向一致,产生由所述发射电极到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的离子风。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离子风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将离子风散热单体小型化,有效解决了离子风散热单体占用空间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由于没有机械性运动,也不会产生噪音。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的离子风散热系统,一种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以及一种包含上述任意一种的离子风散热系统与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简易离子风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的剖面图;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的实体图;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该离子风散热单体将离子风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离子风散热单体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的结构示意图,该离子风散热单体可以包括:多级电极对1,每级电极对1均包括接收电极12,以及设置于接收电极12上,发射源相对于接收电极12朝向外侧的发射电极11;电极对1按预定间隔依次排列,且发射源朝向一致,产生由发射电极11到下一电极对1的接收电极12的离子风。具体的,该离子风散热单体包括多级电极对1,每级电极对1由接收离子风的接收电极12与发射离子风的发射电极11组成,且发射电极11设置于接收电极12上,构成一体式结构,即电极对1。其中,发射电极11的发射源朝向相对于接收电极12的外侧;进一步,每级电极对1的发射源朝向一致,按照预定间隔一次排列,组成离子风散热单体。如图4所示,其中的第一发射电极与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之间产生离子风;进一步,下一电极对的发射电极与再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作为第二接收电极接收离子风,以此类推,构成若干级离子风散热单体,实现离子风的依次传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射电极11与接收电极12预定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不做限定。在离子风散热单体实际正常的工作中,二者相互靠近但互不接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将离子风的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离子风散热单体占用空间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发射电极11呈针状结构,接收电极12呈网状结构。具体的,由于离子风是由曲率较大的电极向曲率较小的电极流动,因此可以将发射电极11设计为针状结构,将接收电极12设计为网状结构,形成针网一体式结构,由此,针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离子风散热单体、离子风散热系统和离子风散热温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电极对,每级所述电极对均包括接收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电极上,发射源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朝向外侧的发射电极;所述电极对按预定间隔依次排列,且发射源朝向一致,产生由所述发射电极到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的离子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散热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电极对,每级所述电极对均包括接收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电极上,发射源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朝向外侧的发射电极;所述电极对按预定间隔依次排列,且发射源朝向一致,产生由所述发射电极到下一电极对的接收电极的离子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散热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极呈针状结构,所述接收电极呈网状结构。3.一种离子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风散热单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单体设置于动力电池组的间隙,且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中每组电池的表面紧密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风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单体设置于用于放置所述动力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宏黎杰扬谢全君陈思旭黄雪敏陈俊林陈照岸冯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