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821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一衬底,衬底内形成有至少一个需进行金属填充的接触孔,接触孔具有孔侧壁和孔底部;2)于衬底的上表面及接触孔的孔侧壁和孔底部上形成金属成核层;3)在第一温度条件下于成核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4)在第二温度条件下于第一金属层上沉积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各个膜层之间的黏合更为紧密,且没有孔洞,因此最终填充完成的接触孔的整体电阻率下降,能避免因孔洞和高电阻导致器件的断路、接触不良甚至器件失效等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器件性能和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器件制造中,互连结构的制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谓互连结构(interconnect)通常是指将同一芯片内的各个独立结构连接起来以使器件能实现一定功能的结构,而位于不同位置的互连结构一般被冠以不同的名称,比如有源区、多晶硅与金属层之间的互连结构一般称为接触孔(contact),而不同金属层之间的连接则常称为通孔(via)。无论是接触孔还是通孔,其一般都是通过往接触孔/通孔内填充金属以使不同的结构之间实现电连接。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组件的关键尺寸缩小到30纳米以下使得互连结构的制造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为单位面积内的组件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平面布线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只能采用多层布线技术,即充分拓展芯片的垂直空间,在各层布线之间大量利用接触孔/通孔等互连结构进行电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器件的集成密度,但多层布线结构中,接触孔/通孔的深宽比(aspectratio)越来越大,用现有的PVD溅射方法或单一的高温CVD沉积方法往这种高深宽比的接触孔/通孔内填充金属越来越难,而且用现有的方法填充的接触孔/通孔极容易出现如图1中所示的孔洞10(void)导致器件产生断路等不良,此外,因填充的金属的电阻太高使得器件出现接触不良、延时增加等问题导致器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并最终导致生产良率下降与生产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接触孔/通孔的金属填充过程中容易出现孔洞以及填充的金属电阻太高导致器件出现断路、接触不良甚至器件失效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内形成有至少一个需进行金属填充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具有孔侧壁和孔底部;2)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及所述接触孔的所述孔侧壁和所述孔底部上形成金属成核层;3)在第一温度条件下于所述成核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所述成核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孔底部的第一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孔侧壁且连接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部位在水平向的厚度的两者比值大于等于1,并且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接触孔的垂直向深度的二分之一;4)在第二温度条件下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沉积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填满所述接触孔在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后的空隙,沉积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与沉积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接触孔的深宽比大于2。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步骤2)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所述成核层,用于形成所述成核层的反应物包含六氟化钨(WF6)和硅烷(SiH4);所述步骤3)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所述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反应物包含六氟化钨(WF6)和氢气(H2);所述步骤4)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反应物包含六氟化钨(WF6)和氢气(H2)。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形成所述成核层的温度介于250℃~300℃,所述成核层的沉积时间介于40s~50s,所述成核层的厚度介于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温度介于250℃~300℃;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二温度介于390℃~40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沉积时间介于80s~90s,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介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沉积时间介于120s~150s,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介于优选地,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于所述衬底表面上和所述接触孔中形成黏合阻挡层的步骤,所述步骤2)中,所述成核层形成于所述黏合阻挡层上。优选地,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的步骤:对所述步骤4)得到的结构进行化学机械研磨,以去除所述衬底上表面的所述成核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及所述第二金属层。优选地,所述步骤3)沉积的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电阻率小于所述步骤4)沉积的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电阻率,且所述步骤4)后填充完成的所述接触孔没有孔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包括:衬底、成核层、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所述衬底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接触孔,所述接触孔具有孔侧壁和孔底部;所述成核层覆盖于所述接触孔的所述孔侧壁和所述孔底部;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接触孔内并覆盖位于所述接触孔内的所述成核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孔底部的第一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孔侧壁且连接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部位在水平向的厚度的两者比值大于等于1,并且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接触孔的垂直向深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接触孔内并覆盖位于所述接触孔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填满所述接触孔在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后的空隙且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质相同。优选地,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中的所述接触孔的深宽比大于2。优选地,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相同材质包含钨。优选地,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还包括黏合阻挡层,所述黏合阻挡层位于所述接触孔中并形成于所述成核层与所述衬底之间,以作为所述成核层与所述衬底之间的接合内衬及隔离层且起保护所述衬底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外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包括:衬底、成核层、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所述衬底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接触孔,所述接触孔具有孔侧壁和孔底部;所述成核层覆盖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及所述接触孔的所述孔侧壁和所述孔底部;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上方及所述接触孔内,且位于所述成核层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孔底部的第一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孔侧壁且连接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部位在水平向的厚度的两者比值大于等于1,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成核层的厚度;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上及所述接触孔内并覆盖位于所述接触孔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并且所述二金属层还覆盖位于所述衬底的上方的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填满所述接触孔在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后的空隙;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质相同且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中的所述接触孔的深宽比大于2。优选地,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的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相同材质包含钨。优选地,所述半导体互连结构还包括黏合阻挡层,所述黏合阻挡层位于所述成核层与所述衬底之间,以作为所述成核层与所述衬底之间的接合内衬及隔离层且起保护所述衬底的作用。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增加低温沉积的步骤进行接触孔/通孔的金属填充,能避免在接触孔/通孔的填充过程中产生孔洞,并且能降低填充的接触孔/通孔的电阻,以避免因孔洞和高电阻导致器件的断路、接触不良甚至器件失效等问题,且制备方法简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半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导体互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内形成有至少一个需进行金属填充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具有孔侧壁和孔底部;2)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及所述接触孔的所述孔侧壁和所述孔底部上形成金属成核层;3)在第一温度条件下于所述成核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所述成核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孔底部的第一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孔侧壁且连接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部位在水平向的厚度的两者比值大于等于1,并且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接触孔的垂直向深度的二分之一;4)在第二温度条件下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沉积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填满所述接触孔在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后的空隙,沉积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与沉积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内形成有至少一个需进行金属填充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具有孔侧壁和孔底部;2)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及所述接触孔的所述孔侧壁和所述孔底部上形成金属成核层;3)在第一温度条件下于所述成核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所述成核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孔底部的第一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孔侧壁且连接所述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部位在水平向的厚度的两者比值大于等于1,并且所述第一部位在垂直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接触孔的垂直向深度的二分之一;4)在第二温度条件下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沉积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填满所述接触孔在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后的空隙,沉积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与沉积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接触孔的深宽比大于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所述成核层,用于形成所述成核层的反应物包含六氟化钨(WF6)和硅烷(SiH4);所述步骤3)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所述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反应物包含六氟化钨(WF6)和氢气(H2);所述步骤4)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所述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反应物包含六氟化钨(WF6)和氢气(H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形成所述成核层的温度介于250℃~300℃,所述成核层的沉积时间介于40s~50s,所述成核层的厚度介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沉积时间介于80s~90s,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介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沉积时间介于120s~150s,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介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温度介于250℃~300℃;所述步骤4)中,所述第二温度介于390℃~4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的步骤:于所述衬底表面上和所述接触孔中形成黏合阻挡层,所述步骤2)中,所述成核层形成于所述黏合阻挡层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的步骤:对所述步骤4)得到的结构进行化学机械研磨,以去除所述衬底上表面的所述成核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及所述第二金属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互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沉积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