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7865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型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规则检查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系统原型生成的代码进行编码规范及规则检查;需求追踪工具:成BenderRBT需求测试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对软件需求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因果图设计,形成清晰的条目化需求追踪关系图,结合Scade生成的需求关系图检查模型与需求一致性;静态分析工具:采用Testbed、EMRunner或PolySpace测试工具,分析模型的质量度量;动态测试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模型进行单元测试;覆盖率分析工具:针对模型代码的mc/dc覆盖率进行测试;仿真验证工具:针对不同专业领域集成综合性半实物仿真平台;形式化验证工具:采用Rhapsody开发工具,进行模型级/代码级联合调试、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型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一样,都遵循软件工程原理,遵循管理学原理。测试专家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测试模型。这些模型将测试活动进行了抽象,明确了测试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测试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常用的测试模型如下:在软件测试方面,V模型是最广为人知的模型,尽管很多富有实际经验的测试人员还是不太熟悉V模型,或者其它的模型。V模型已存在了很长时间,和瀑布开发模型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由此也和瀑布模型一样地受到了批评和质疑。V模型中的过程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V模型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局限性:把测试作为编码之后的最后一个活动,需求分析等前期产生的错误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能发现。W模型由Evolutif公司提出,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W模型也有局限性。W模型和V模型都把软件的开发视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以及变更调整。X模型X模型的左边描述的是针对单独程序片段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将进行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然后再对这些可执行程序进行测试。己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装并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规模和范围内集成的一部分。多根并行的曲线表示变更可以在各个部分发生。由图中可见,X模型还定位了探索性测试,这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的测试,这一方式往往能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但这样可能对测试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对测试员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H模型中,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尽早的进行,并且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这个示意图演示了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某个层次上的一次测试"微循环"。图中标注的其它流程可以是任意的开发流程,例如设计流程或者编码流程。也就是说,只要测试条件成熟了,测试准备活动完成了,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进行了。H模型揭示了一个原理: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H模型指出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不同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只要某个测试达到准备就绪点,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展。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1)模型设计过程目前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导致模型风格不一,严重影响模型的走查。(2)模型设计和需求功能点的一一对应关系。(3)模型生成代码需要使用静态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分析模型的质量度量。(4)模型的单元测试。(5)模型测试mc/dc覆盖。(6)针对模型的仿真,可以测试模型输入输出的正确性,保证模型接口以及功能的正确性。(7)保证模型的安全性。(8)模型测试报告比较单一,需要用其他工具进行统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型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分别集成或自我研发相关测试工具,使其具备全面的测试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模型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规则检查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系统原型生成的代码进行编码规范及规则检查;需求追踪工具:成BenderRBT需求测试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对软件需求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因果图设计,形成清晰的条目化需求追踪关系图,结合Scade生成的需求关系图检查模型与需求一致性;静态分析工具:采用Testbed、EMRunner或PolySpace测试工具,分析模型的质量度量;动态测试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模型进行单元测试;覆盖率分析工具:针对模型代码的mc/dc覆盖率进行测试;仿真验证工具:针对不同专业领域集成综合性半实物仿真平台;形式化验证工具:采用Rhapsody开发工具,进行模型级/代码级联合调试、验证。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实物仿真平台包括飞控半实物仿真平台、机电半实物仿真平台和航电半实物仿真平台。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配置有服务接口,通过服务接口对待检查的模型进行访问。优选的,所述服务接口支持1553B、CAN、AD、DA、RS232、RS422、RS485、DI、DO、RELAY、以太网、及用户定制接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各测试工具进行汇总,实现对模型的统一检测、分析;解决了传统测试工具分散,造成的的模型测试麻烦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模型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规则检查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可对系统原型生成的代码进行编码规范及规则检查;需求追踪工具,集成BenderRBT需求测试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对软件需求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因果图设计,形成清晰的条目化需求追踪关系图,结合Scade生成的需求关系图检查模型与需求一致性;静态分析工具,采用Testbed、EMRunner或PolySpace测试工具,分析模型的质量度量;动态测试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模型进行单元测试;覆盖率分析工具,针对模型代码的mc/dc覆盖率进行测试;仿真验证工具,针对不同专业,如飞控、机电和航电等,集成汉科公司自我研发的综合性半实物仿真平台,包含飞控半实物仿真平台、机电半实物仿真平台和航电半实物仿真平台等;形式化验证工具,采用Rhapsody开发工具,进行模型级/代码级联合调试、验证,能够直观地尽早发现系统的设计错误或缺陷,从而较早地确定或降低项目风险。所述系统配置有服务接口,通过服务接口对待检查的模型进行访问。优选的,所述服务接口支持1553B、CAN、AD、DA、RS232、RS422、RS485、DI、DO、RELAY、以太网、及用户定制接口。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模型测试系统

【技术保护点】
模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规则检查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系统原型生成的代码进行编码规范及规则检查;需求追踪工具:成BenderRBT需求测试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对软件需求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因果图设计,形成清晰的条目化需求追踪关系图,结合Scade生成的需求关系图检查模型与需求一致性;静态分析工具:采用Testbed、 EMRunner或PolySpace测试工具,分析模型的质量度量;动态测试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模型进行单元测试;覆盖率分析工具:针对模型代码的mc/dc覆盖率进行测试;仿真验证工具:针对不同专业领域集成综合性半实物仿真平台;形式化验证工具:采用Rhapsody开发工具,进行模型级/代码级联合调试、验证。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规则检查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系统原型生成的代码进行编码规范及规则检查;需求追踪工具:成BenderRBT需求测试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对软件需求或用户需求进行需求因果图设计,形成清晰的条目化需求追踪关系图,结合Scade生成的需求关系图检查模型与需求一致性;静态分析工具:采用Testbed、EMRunner或PolySpace测试工具,分析模型的质量度量;动态测试工具:采用Testbed和EMRunner测试工具,对模型进行单元测试;覆盖率分析工具:针对模型代码的mc/dc覆盖率进行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汉科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