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卫东专利>正文

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85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电极片、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中间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封边;所述两个电极片,包括基底,依次设置在基底一侧面的分区导电层、绝缘层、分区电场施加层;在一个分区电场施加层的外侧设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之间,并通过两个电极片的基底之间的一圈封边封装;优点是具有分别调控内、外区域以及全部区域准确变色的功能,可用于制作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眼镜、汽车后视镜、遮阳板等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实现内、外区域以及全部区域分别准确变色的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颜色、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等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特性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与电源阴极相连时着色而与电源阳极相连时褪色的材料称为阴极变色材料,与电源阳极相连时着色而与电源阴极相连时褪色的材料称为阳极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结构称为电致变色器件。目前,电致变色器件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组合层如图31所示,“基底──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电极层──基底”结构;第二种结构组合层为“基底──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电极层──基底”结构;第三种结构组合层为,“基底──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电极层──基底”结构。当通过前述电致变色器件两侧的电极层向电致变色层施加电场时,电致变色层发生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表观上呈现为电致变色器件发生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但因前述电致变色器件两侧的电极层是均匀、连续地铺满需要变色的全部区域,并且两侧电极层又具有导电和向电致变色层施加电场双重功能,因此当需要在局部区域变色时,该电极层无法避免对非期望变色的局部电致变色层施加电场,使非期望变色区域变色,尤其是,当期望变色区为电致变色器件内部区域,非期望变色区为电致变色器件外围区域时,无法避免地使外围区域也发生了变色,造成了电致变色器件局部变色不够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用于解决现有电致变色器件无法使内、外区域以及全部区域分别准确变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在两个电极片中间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封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基底,依次设置在基底一侧面的分区导电层、绝缘层、分区电场施加层;分区导电层是由相互隔离的外围导电区块和中部的内导电区块组成的导电膜,内导电区块外延部连接电极层外部的内区电极外引线;所述分区电场施加层是由相互隔离的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和中部的内位电场施加区块组成的导电膜,内位电场施加区块与内导电区块对应连通为一体,并通过内区电极外引线形成内位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外围电场施加区块联通电极层外部的外围电极外引线形成外围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在外围电场施加区块与外围导电区块之间设置有至少覆盖引出内导电区块外延部的外围导电区块开口处的绝缘层;在一个分区电场施加层的外侧设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之间,并通过两个电极片的基底之间的一圈封边封装。所述外围导电区块、内导电区块、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和内位电场施加区块中至少一区块是由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单元区块组成。所述内导电区块是由至少两个单元内导电块排布组成,各单元内导电块的外延部分别连接对应的内区电极外引线,且内位电场施加区块由与单元内导电块对应的单元内电场施加块排布组成,各单元内电场施加块与对应的各单元内导电块连通为一体。所述外围导电区块设置有一侧开口或相对两侧的两开口,单元内导电块横向排布,各单元内导电块的外延部利用所述外围导电区块开口连接对应的内区电极外引线。所述外围导电区块采用相对两侧的两开口,单元内导电块呈一行或两行排布,各单元内导电块外延部分别利用邻近的外围导电区块开口连接对应的内区电极外引线。所述单元内导电块采用一行排布,所述相对两侧的两开口相互错开对应。所述绝缘层上在与外围导电区块开口处相隔离的区域设置有外围导电联通口,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利用外围导电联通口经外围导电区块连接外围电极外引线。所述绝缘层仅设置在外围电场施加区块与外围导电区块开口处之间,外围电场施加区块与外围导电区块连通。所述内区电极外引线和/或外围电极外引线为多条,沿电极层周边布置。所述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制成透射型电致变色器件或反射型电致变色器件。在没有敷设电致变色层的分区电场施加层外侧设有电致变色层或离子储存层。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当将本专利技术中两个电极片的内区电极外引线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连通时,内位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所经区域因被绝缘层隔开故不能向电致变色层施加电场,所以内位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所经区域对应的电致变色层不发生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只有与内位电场施加区块对应的电致变色层的局部区域着色。改变电场施加方向,则使着色的电致变色层的部分区域褪色。当将两个电极片的外围电极外引线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连通,可使与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对应的电致变色层的局部区域着色。改变电场施加方向,则使着色的电致变色层的部分区域褪色。当将一个电极片的内区电极外引线和外围电极外引线均与直流电源的一极相连,而将另一个电极片的内区电极外引线和外围电极外引线均与直流电源的另一极相连时,可使电致变色层的全部区域着色。改变电场施加方向,则使电致变色层的全部区域褪色。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分别调控内、外区域以及全部区域准确变色的功能,可用于制作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眼镜、汽车后视镜、遮阳板等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极片示意图;图5是图5的左视图;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区电场施加层分布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绝缘层分布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区导电层分布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极片示意图;图12是图13的左视图;图13是图13的C─C向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分区电场施加层分布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分区导电层分布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极片示意图;图18是图20的左视图;图19是图20的D─D向剖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分区电场施加层分布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分区导电层分布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电极片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分区导电层分布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绝缘层的一种形式分布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绝缘层的另一种形式分布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电极片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一种绝缘层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另一种绝缘层结构示意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分区导电层分布示意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一种绝缘层结构示意图;图31是现有电致变色器件第一种结构组合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基底、2分区导电层、21内导电区块、211单元内导电块、22内导电区块外延部、23外围导电区块、3绝缘层、31外围导电联通口、4分区电场施加层、41内位电场施加区块、411单元内电场施加块、42外围电场施加区块、5内区电极外引线、6外围电极外引线、7间隙、8电致变色层、9电极片、20封边、30电解质层。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电极片、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中间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封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极片,包括基底,依次设置在基底一侧面的分区导电层、绝缘层、分区电场施加层;分区导电层是由相互隔离的外围导电区块和中部的内导电区块组成的导电膜,内导电区块外延部连接电极层外部的内区电极外引线;所述分区电场施加层是由相互隔离的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和中部的内位电场施加区块组成的导电膜,内位电场施加区块与内导电区块对应连通为一体,并通过内区电极外引线形成内位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外围电场施加区块联通电极层外部的外围电极外引线形成外围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在外围电场施加区块与外围导电区块之间设置有至少覆盖引出内导电区块外延部的外围导电区块开口处的绝缘层;在一个分区电场施加层的外侧设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之间,并通过两个电极片的基底之间的一圈封边封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四个电极层和一个电致变色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电极片、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中间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和封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极片,包括基底,依次设置在基底一侧面的分区导电层、绝缘层、分区电场施加层;分区导电层是由相互隔离的外围导电区块和中部的内导电区块组成的导电膜,内导电区块外延部连接电极层外部的内区电极外引线;所述分区电场施加层是由相互隔离的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和中部的内位电场施加区块组成的导电膜,内位电场施加区块与内导电区块对应连通为一体,并通过内区电极外引线形成内位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外围电场施加区块联通电极层外部的外围电极外引线形成外围电场施加区导电通路,在外围电场施加区块与外围导电区块之间设置有至少覆盖引出内导电区块外延部的外围导电区块开口处的绝缘层;在一个分区电场施加层的外侧设有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两个电极片之间,并通过两个电极片的基底之间的一圈封边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导电区块、内导电区块、外围电场施加区块和内位电场施加区块中至少一区块是由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单元区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区块是由至少两个单元内导电块排布组成,各单元内导电块的外延部分别连接对应的内区电极外引线,且内位电场施加区块由与单元内导电块对应的单元内电场施加块排布组成,各单元内电场施加块与对应的各单元内导电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卫东宋波刘畅姜金花陈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姜卫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