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芬专利>正文

管廊及含有该管廊的管廊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56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及含有该管廊的管廊总成,包括管体,还包括一阀门机构及若干水位传感器,管体包括中心管及第一外管,中心管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与第一外管的内壁连接,中心管与第一外管之间围成一备用通道,中心管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扰流块,中心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泄流孔,阀门机构包括若干阀门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固设于中心管的外壁上,每个阀门与一个驱动组件连接,每个阀门盖设于一个泄流孔上,所有的水位传感器均布在中心管顶部的内壁上,水位传感器与驱动组件电连接,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管内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驱动组件开启对应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管廊及管廊总成,解决了当地下管廊被城市垃圾堵塞后影响排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及含有该管廊的管廊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管廊及含有该管廊的管廊总成。
技术介绍
管廊是埋设于地下的管路,多用于地下排水,管廊有效地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从而节约了地上空间资源,同时正因为合理的应用了管廊,使得现代城市化建设更加美观。众所周知,地下管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被城市垃圾堵塞的现象,导致排水流量降低,影响排水,而现有技术当中使用的管廊,又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导致当遇到暴雨等强降雨天气时,地面容易积水,给道路的通行带来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地下管廊被城市垃圾堵塞后影响排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廊,包括管体,还包括一阀门机构及若干水位传感器,所述管体包括中心管及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第一外管,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围成一备用通道,所述中心管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扰流块,所述扰流块由所述中心管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所有的所述扰流块沿所述中心管的中轴线排列成多排,且相邻两排所述扰流块交叉错位布置,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泄流孔,所述备用通道通过所述泄流孔与所述中心管的管路连通,所述阀门机构包括若干阀门及若干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每个所述阀门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每个所述阀门盖设于一个所述泄流孔上;所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管顶部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水位传感器均与所有的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当任一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中心管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所述驱动组件开启对应的所述阀门,以使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流入到所述备用通道中。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管廊总成,包括导轨、若干底座及若干上述的管廊,所有的所述底座均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每个所述管廊固设于一个所述底座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管廊相互拼接。上述管廊及管廊总成,通过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围再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外管,以使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中心管围成一备用通道,同时在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置所述泄流孔,并设置所述阀门机构来控制所述泄流孔的开闭,此外在所述中心管顶部的内壁上均布用于监测水位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当所述中心管被城市垃圾堵塞时,所述水位传感器将检测到所述中心管内的水位超过预设水位,此时所述驱动组件将自动开启所述阀门,以使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流入到所述备用通道中,而后经所述备用通道排出,因此所述管廊即使被堵塞也不会影响排水,最大程度的确保了地面不积水。此外,由于所述中心管底部的内壁上设有特殊排布的所述扰流块,所述扰流块能够有效的增大水流的涌动,以使水流中的垃圾、沙石等不易沉淀到所述中心管的底部,确保所述中心管不易被堵塞。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排筋纹,所述筋纹呈直条状、蛇形状、波浪状或圆弧状当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块呈四分之一椭球状,且所有的所述扰流块的布置朝向一致,所述扰流块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扰流筋,所述扰流筋呈半椭球状,且所有的所述扰流筋纵横交错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管体还包括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设于所述第一外管外,所述第一外管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筋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二外管之间围成一线路通道,所述管体还包括第三外管,所述第三外管设于所述第二外管外,所述第二外管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三连接筋与所述第三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三外管之间围成一气路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外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法兰盘、所述中心管、所述第一外管、所述第二外管及所述第三外管的端面上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泄流孔内铺设有滤网,所述泄流孔分布在所述中心管的底部及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及两个侧板,所述支撑板水平布置,所述管廊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导轨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条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滑轨,每个所述侧板与一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若干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滑槽的槽壁滚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廊焊接于所述支撑板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管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中心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管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管廊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管廊100,包括管体10、阀门机构20及若干水位传感器30。所述管体10包括中心管11及设于所述中心管11外的第一外管12,所述中心管11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111与所述第一外管12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心管11与所述第一外管12之间围成一备用通道1。所述中心管11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泄流孔112,所述泄流孔112分布在所述中心管11的底部及两侧。所述备用通道1通过所述泄流孔112与所述中心管11的管路连通。此外,所述中心管1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排筋纹113,所述筋纹112由所述中心管11的外侧壁向外凸起形成,所述筋纹113呈直条状。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筋纹113还可以呈蛇形状、波浪状或圆弧状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筋纹113能够有效的改善所述中心管11的应力分布,提高抗水压压迫的能力,提供所述中心管11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中心管11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扰流块114,所述扰流块114由所述中心管11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所有的所述扰流块114沿所述中心管11的中轴线排列成多排,且相邻两排所述扰流块114交叉错位布置,同时所述扰流块114呈四分之一椭球状,且所有的所述扰流块114的布置朝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块114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扰流筋1141,所述扰流筋1131呈半椭球状,且所有的所述扰流筋1141纵横交错布置。所述阀门机构20包括若干阀门21及若干驱动组件22,每个所述阀门21盖设于一个所述泄流孔112上,所述驱动组22固设于所述中心管11的外壁上,每个所述阀门21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2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2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的所述阀门21,以控制对应的所述泄流孔112的开闭。具体地,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管廊及含有该管廊的管廊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廊,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阀门机构及若干水位传感器,所述管体包括中心管及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第一外管,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围成一备用通道,所述中心管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扰流块,所述扰流块由所述中心管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所有的所述扰流块沿所述中心管的中轴线排列成多排,且相邻两排所述扰流块交叉错位布置,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泄流孔,所述备用通道通过所述泄流孔与所述中心管的管路连通,所述阀门机构包括若干阀门及若干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每个所述阀门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每个所述阀门盖设于一个所述泄流孔上;所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管顶部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水位传感器均与所有的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当任一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中心管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所述驱动组件开启对应的所述阀门,以使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流入到所述备用通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阀门机构及若干水位传感器,所述管体包括中心管及设于所述中心管外的第一外管,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围成一备用通道,所述中心管底部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扰流块,所述扰流块由所述中心管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所有的所述扰流块沿所述中心管的中轴线排列成多排,且相邻两排所述扰流块交叉错位布置,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泄流孔,所述备用通道通过所述泄流孔与所述中心管的管路连通,所述阀门机构包括若干阀门及若干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每个所述阀门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每个所述阀门盖设于一个所述泄流孔上;所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管顶部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水位传感器均与所有的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当任一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中心管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所述驱动组件开启对应的所述阀门,以使所述中心管内的水流入到所述备用通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排筋纹,所述筋纹呈直条状、蛇形状、波浪状或圆弧状当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块呈四分之一椭球状,且所有的所述扰流块的布置朝向一致,所述扰流块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扰流筋,所述扰流筋呈半椭球状,且所有的所述扰流筋纵横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第二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芬
申请(专利权)人:刘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