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超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37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主体建筑,主体建筑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根柱脚,柱脚上套设有弹簧,柱脚设于地面上,柱脚的下方固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设于地面下方的地基上,当主体建筑受到震动时,柱脚上套设的弹簧会对建筑物有缓冲的作用,此外,将支撑柱的底部固设于地基上也是为了使主体建筑更稳定的设于地基上,增强主体建筑的稳定性;在主体建筑的下方设有半球形的支撑平台,设置半球形的支撑平台是利于建筑物主体依靠自身的摆动消耗地震能量,而支撑平台的外壁底部设有多根钢条,钢条嵌设于地面,这是为了更增强主体建筑的稳定性和提高支撑平台的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来说涉及的是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当今国内外的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和砖为主体,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仍是通过提高建筑节后的整体稳固性来实现的,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是靠消耗大量建筑材料来实现的,即用“以刚克刚”措施来抵抗地震波的冲击。虽然人类已经清楚了建筑材料的用量与抵抗地震的等级成正比,但人类还不清楚二者在量的对应关系,也无法预知地震的区域、等级和发生时间,使用建筑材料的用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当建筑材料的用量过小会使建筑物被突发的地震震塌,给人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建筑材料的用量过大且大大超过了抵御地震的能力时,或不发生地震时,使用过量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当今世界低碳的潮流,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现有的建筑结构中应用多种隔震结构,以防止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破坏。例如,通过增加建筑结构的刚度,提高其抗破坏的能力;又如,通过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各种隔震支座,吸收地震时的能量,从而保护建筑结构。但是,在地震过程中,即使有隔震结构的保护,建筑结构依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的摆动,对建筑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在强烈地震时,建筑结构产生过大的摆动便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甚至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建筑结构依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的摆动,对建筑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在强烈地震时,建筑结构产生过大的摆动便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甚至坍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主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建筑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根柱脚,所述的柱脚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的柱脚设于地面上,所述的柱脚的下方固设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底部固设于地面下方的地基上,所述的主体建筑的下方设有半球形的支撑平台。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平台的外壁底部设有多根钢条,所述的钢条嵌设于地面。优选的,所述的主体建筑的顶部设有多根定位螺栓,所述的主体建筑的两侧还设有多根立柱,所述的立柱穿过地面并固定在地基上,所述的定位螺栓与立柱是一一对应关系的,所述的立柱与主体建筑之间设有多根肋条,所述的肋条的一端与立柱固连,另一端与设于主体建筑上的定位螺栓固连。优选的,所述的相邻柱脚之间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的缓冲垫填充于主体建筑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中。优选的,所述的立柱上还涂有荧光层,所述的荧光层是采用荧光粉材质制备而成的。优选的,所述的肋条为钢丝绳。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垫是采用橡胶材质制备而成的;底部还包括减震装置由横向挡板、竖向挡板和固定托框组成的,固定托框的两个上边上端设有横向挡板,两个短边上端设有竖向挡板,挡板的设置,让配电柜的放置更加稳定,防止配电柜发生滑动,具有固定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抗震的建筑结构,通过在主体建筑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根柱脚,柱脚上套设有弹簧,柱脚设于地面上,柱脚的下方固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设于地面下方的地基上,当主体建筑受到震动时,柱脚上套设的弹簧会对建筑物有缓冲的作用,此外,将支撑柱的底部固设于地基上也是为了使主体建筑更稳定的设于地基上,增强主体建筑的稳定性。(2)该抗震的建筑结构,通过在主体建筑的下方设有半球形的支撑平台,设置半球形的支撑平台是利于建筑物主体依靠自身的摆动消耗地震能量,而支撑平台的外壁底部设有多根钢条,钢条嵌设于地面,这是为了更增强主体建筑的稳定性和提高支撑平台的抗震能力。(3)该抗震的建筑结构,通过在立柱与主体建筑之间设有多根肋条,肋条的一端与立柱固连,另一端与设于主体建筑上的定位螺栓固连,定位螺栓与立柱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当主体建筑受到震动时,主体建筑两侧的肋条使得主体建筑不会随意晃动,其目的也是增强主体建筑的稳定性。(4)该抗震的建筑结构,通过在相邻柱脚之间还设有缓冲垫,缓冲垫填充于主体建筑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中,这样当遇到强烈的震动时,主体建筑与柱脚之间有滑动时,主体建筑移动过程中支撑平台下方的缓冲垫可以对主体建筑有一个缓冲的作用,以提高主体建筑的抗震能力。(5)该抗震的建筑结构,通过在立柱上还涂有荧光层,而荧光层是采用荧光粉材质制备而成的,这是方便给路人照明;底部还包括减震装置由横向挡板、竖向挡板和固定托框组成的,固定托框的两个上边上端设有横向挡板,两个短边上端设有竖向挡板,挡板的设置,让配电柜的放置更加稳定,防止配电柜发生滑动,具有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地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支撑平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立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减震架构示意图。其中,11、主体建筑;111、定位螺栓;12、柱脚;13、弹簧;14、地面;15、支撑柱;16、地基;17、支撑平台;171、钢条;172、缓冲垫;18、立柱;181、荧光层;19、肋条、101-横向挡板;102-固定托框;103-散热区;104-凹槽;105-竖向挡板、101-横向挡板;102-固定托框;103-散热区;104-凹槽;105-竖向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附图1-4所示,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主体建筑11,在主体建筑11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根柱脚12,柱脚12上套设有弹簧13,柱脚12设于地面14上,柱脚12的下方固设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底部固设于地面14下方的地基16上,当主体建筑11受到震动时,柱脚12上套设的弹簧13会对建筑物有缓冲的作用,此外,将支撑柱15的底部固设于地基16上也是为了使主体建筑11更稳定的设于地基上,增强主体建筑11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在主体建筑11的下方设有半球形的支撑平台17,设置半球形的支撑平台17是利于建筑物主体依靠自身的摆动消耗地震能量,而支撑平台17的外壁底部设有多根钢条171,钢条171嵌设于地面14,这是为了更增强主体建筑11的稳定性和提高支撑平台17的抗震能力;底部还包括减震装置由横向挡板、竖向挡板和固定托框组成的,固定托框的两个上边上端设有横向挡板,两个短边上端设有竖向挡板,挡板的设置,让配电柜的放置更加稳定,防止配电柜发生滑动,具有固定作用。作为优选,在主体建筑11的顶部设有多根定位螺栓111,主体建筑11的两侧还设有多根立柱18,立柱18穿过地面14并固定在地基16上,在立柱18与主体建筑11之间设有多根肋条19,肋条19的一端与立柱18固连,另一端与设于主体建筑11上的定位螺栓111固连,定位螺栓111与立柱18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当主体建筑11受到震动时,主体建筑11两侧的肋条19使得主体建筑11不会随意晃动,其目的也是增强主体建筑11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在相邻柱脚12之间还设有缓冲垫172,缓冲垫172填充于主体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主体建筑(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建筑(11)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根柱脚(12),所述的柱脚(12)上套设有弹簧(13),所述的柱脚(12)设于地面(14)上,所述的柱脚(12)的下方固设有支撑柱(15),所述的支撑柱(15)的底部固设于地面(14)下方的地基(16)上,所述的主体建筑(11)的下方设有半球形的支撑平台(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包括主体建筑(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建筑(11)的底部四角处设有四根柱脚(12),所述的柱脚(12)上套设有弹簧(13),所述的柱脚(12)设于地面(14)上,所述的柱脚(12)的下方固设有支撑柱(15),所述的支撑柱(15)的底部固设于地面(14)下方的地基(16)上,所述的主体建筑(11)的下方设有半球形的支撑平台(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平台(17)的外壁底部设有多根钢条(171),所述的钢条(171)嵌设于地面(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建筑(11)的顶部设有多根定位螺栓(111),所述的主体建筑(11)的两侧还设有多根立柱(18),所述的立柱(18)穿过地面(14)并固定在地基(16)上,所述的定位螺栓(111)与立柱(18)是一一对应关系的,所述的立柱(18)与主体建筑(11)之间设有多根肋条(19),所述的肋条(19)的一端与立柱(18)固连,另一端与设于主体建筑(11)上的定位螺栓(111)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中的抗震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柱脚(12)之间还设有缓冲垫(172),所述的缓冲垫(172)填充于主体建筑(11)与地面(14)之间的空隙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超张思齐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