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36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亮度均一性。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过率调节结构;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的透过率,随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呈区域性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客户对显示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亮度作为最直观的呈现给用户的性能体现,常常是客户对产品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工艺均匀性、显示面板本身电路线路上存在电流衰减等诸多原因的影响,通常会产生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提高亮度均一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过率调节结构;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的透过率,随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呈区域性变化。可选的,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包括透过率呈区域性变化的第一偏光片。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个数为一个,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一层偏光膜。或者,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个数为一个,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两层层叠设置的偏光膜。或者,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偏光片层叠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偏光片均包括一层偏光膜。可选的,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包括透过率一致的第二偏光片以及透过率呈区域性变化的膜层,所述透过率呈区域性变化的膜层与所述第二偏光片层叠设置。基于上述,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封装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于每个像素单元中的OLED元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OLED元件为顶发光型;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封装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封装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OLED元件为底发光型;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封装基板的一侧。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盒基板、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进一步的,在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包括偏光片的情况下,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对盒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对盒基板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的透过率相同。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当显示面板的亮度具有区域性分布规律时,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透过率调节结构,并使透过率调节结构的透过率,随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呈区域性变化,这样,通过合理设置透过率调节结构各区域的透过率,便可使从该显示模组出射的光更加均一,并且改善极低灰阶下的显示亮度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在显示面板上选取9点进行亮度测试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在显示面板上贴附透过率一致的偏光片后,选取对应的9点进行亮度测试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在显示面板上贴附透过率变化的偏光片后,选取对应的9点进行亮度测试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示意图三;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四;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亮度与VSS端提供的电压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示意图五。附图标记:10-显示面板;11-阵列基板;12-栅线;13-数据线;14-像素单元;15-OLED元件;16-驱动晶体管;17-封装基板;18-对盒基板;19-液晶层;20-透过率调节结构;30-第二偏光片;40-第一偏光片;50-下偏光片;151-阳极;152-有机材料功能层;153-阴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和设置于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透过率调节结构20;透过率调节结构20的透过率,随显示面板10的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呈区域性变化。具体的,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11包括栅线12、数据线13,栅线12和数据线13限定像素单元14。数据线13与源极驱动电路连接,栅线12与栅极驱动电路连接。而栅极驱动电路的本质是移位寄存器,主要作用是使栅线12逐行扫描;源极驱动电路本质是数模转换器,主要作用是用Gamma(伽马)电压将T-con(TimingController,时序控制器)产生的信号转换成对应灰阶电压的模拟信号输入到数据线13上,从而驱动显示面板10进行显示。其中,栅极驱动电路可直接制作在阵列基板11上,也可集成于栅极驱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中,而将栅极驱动IC绑定于阵列基板11上。同理,源极驱动电路可直接制作在阵列基板11上,也可集成于源极驱动IC中,而将源极驱动IC绑定于阵列基板11上。在出厂之前,都会进行Gamma的烧录,其过程一般是假设显示面板在不同灰阶下亮度是均一的,通过亮度测试探头测试显示面板中心位置的亮度,同时调整Gamma至所需的亮度及色坐标。然而,由于烧录过程中仅依据显示面板中心位置,无法兼顾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分布,而且数据线13存在着电压衰减(IRDrop),在相同的输入电压下,沿数据线13的与源极驱动电路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电压逐渐降低,电流也逐渐减小,尤其是数据线13的两端,电流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会导致显示面板10整体的亮度均一性较差,在视觉上看来,便产生源极驱动电路近端亮度偏高远端亮度偏低的显示效果。当然,除了数据线13存在的电压衰减,其他诸多原因例如工艺均匀性等都会导致亮度均一性变差,但是只要显示面板10的亮度变化能呈现出区域性分布规律,均可通过设置透过率调节结构20对亮度均一性进行改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制作透过率调节结构20前,根据各型号的显示面板10,在点灯测试时,可先根据其亮度的不均匀性,获得其亮度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基于此,根据显示面板10的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便可对显示面板10进行区域划分,该区域的划分与显示面板10的亮度区域性分布相一致,即,在每个区域中的亮度均一性较好,不同区域中的亮度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根据显示面板10的区域划分,在制作透过率调节结构20时,可将透过率调节结构20也进行区域划分,而单独设置每个区域的透过率。透过率调节结构20的区域划分原则为:当透过率调节结构20设置于显示面板10上时,透过率调节结构20的区域与显示面板10上划分的区域一一对应且完全重叠。其中,透过率调节结构20可直接制作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也可单独制作好之后,贴附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第二,点灯测试时,显示面板10显示高灰阶画面,因而,通过设置透过率调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过率调节结构;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的透过率,随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呈区域性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过率调节结构;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的透过率,随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区域性分布规律,呈区域性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包括透过率呈区域性变化的第一偏光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个数为一个,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一层偏光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个数为一个,且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两层层叠设置的偏光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偏光片层叠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偏光片均包括一层偏光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过率调节结构包括透过率一致的第二偏光片以及透过率呈区域性变化的膜层,所述透过率呈区域性变化的膜层与所述第二偏光片层叠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瑾敖宁王建强王德志白妮妮刘祺张国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