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32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属于建造材料领域,包括砖本体,所述砖本体为立方体,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砖本体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为倾斜设置,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砖本体的两个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侧灌浆槽,所述侧灌浆槽贯通砖本体的顶面和底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加快泥工砌墙的速度,砌完的墙体牢固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浆式模块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属于建造材料领域,尤其是砖块领域。
技术介绍
砌墙砖,在建筑领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材,根据材料不同,通常有加气砖、烧结砖等,这类砌墙砖在砌墙时,都是需要在砖块的外周抹上一层泥浆,从而让泥浆在相邻两个砖块之间形成粘接作用。这种砌墙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每块砖的外周都要抹一层泥浆,效率上非常慢,而且由于抹泥浆都是泥工手工抹上去的,抹的量都不是均匀的,这导致砖块之间的泥浆量不均匀,导致砖与砖之间拼接的尺寸会有很大误差,另外,人工抹浆,一旦抹多了,刮掉时还会有很多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可以明显加快泥工砌墙的速度,砌完的墙体牢固度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包括砖本体,所述砖本体为立方体,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砖本体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为倾斜设置,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砖本体的两个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侧灌浆槽,所述侧灌浆槽贯通砖本体的顶面和底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砖本体的顶面设置顶部凹槽,底面设置底部凹槽,顶部凹槽与底部凹槽之间是连通的,即内部灌浆通道,当砌墙时,例如上下两块模块砖上下拼接时,位于上方的模块砖的底部凹槽刚好与下方模块砖的顶部凹槽对接,无论墙体砌多高,位于最上方模块砖的内部灌浆通道,和位于最下方的模块砖的内部灌浆通道,其实是相通的,泥工在砌墙时,不需要在每块模块砖的外周抹上泥浆,只需要将每块模块砖对准拼接起来,等到全部拼接完成后,从最上方的模块砖的顶部凹槽内灌注泥浆,这些泥浆会顺着每块模块砖的顶部凹槽、内部灌浆通道、底部凹槽依次流下去,从而使得墙体的每块模块砖内都会被灌注有泥浆,等到泥浆牢固后,就自然将每块模块砖串接起来,非常牢固。采用这种模块砖,泥工不需要对每块模块砖进行抹浆,只需要等全部拼接完成后,一次性注浆即可,非常快速,而且也不会产生抹浆不均、泥浆浪费的问题;另外,在两个侧面内凹形成侧灌浆槽后,左右两块模块砖拼接时,左侧模块砖的侧灌浆槽与右侧模块砖的侧灌浆槽也相应对接,而且侧灌浆槽是贯通砖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故当墙体全部砌完后,直接在最上方的模块砖的侧灌浆槽内进行注浆,泥浆可以直接流到最下方的模块砖内,完成自下而上沉积,从而完成左右方向模块砖之间的粘接。作为优选,所述侧灌浆槽和顶部凹槽之间连通有顶部连通槽。作为优选,所述侧灌浆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连通有底部连通槽。作为优选,所述侧灌浆槽和内部灌浆通道之间设有中部连通槽。作为优选,所述侧灌浆槽离砖本体的前侧面、后侧面之间均留有距离h,所述h在4mm~20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侧灌浆槽为弧形槽。作为优选,所述侧灌浆槽与砖本体的前侧面之间、和/或所述侧灌浆槽与砖本体的后侧面之间设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用于卡装防水板。作为优选,所述砖本体采用eps泡沫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块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块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块砖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模块砖的拼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模块砖与保温板、防水板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包括砖本体100,所述砖本体100为立方体,砖本体100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1,所述砖本体100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2,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的投影面积重叠,所述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3,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的至少一个内壁为倾斜设置,且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包括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前侧内壁、后侧内壁,所述左侧内壁、右侧内壁均呈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前、后、左、右均是以图1中的放置的方向为参照。本实施例中左右方向为模块砖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为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长度方向的距离相对较长,故内部灌浆通道3的左右方向也相对较长,所述左侧内壁、右侧内壁的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45度~80度之间,优选在70度。作为优选,内部灌浆通道3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均呈倾斜,由于前后方向的距离相对较短,所述前侧内壁、后侧内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优选在80度。内部灌浆通道3的四个内壁全部设置成倾斜,相当于整个内部灌浆通道3是呈一个倒置的漏斗,泥浆可以自然下流形成沉积。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凹槽1和所述底部凹槽2的内凹深度为10cm~30cm之间,优选是设置20cm,深度太深会导致泥浆过于在顶部凹槽1或底部凹槽2内沉积,同时也能减少泥浆量,而深度太浅,会导致泥浆过少,导致上下两块模块砖之间的粘接度不够。为了使得泥浆从顶部凹槽1能更顺利的流至内部灌浆通道3内,所述顶部凹槽1的底面上设有倾斜引导面1a,倾斜引导面1a可以对泥浆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其进入内部灌浆通道3。本实施例中,所述砖本体100优选是采用eps泡沫材料制成,质地更轻,同时采用eps泡沫材料制成,砖本体100的顶部凹槽1、底部凹槽2的成型精度更好,能减少漏浆的几率。为了保证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在拼接时对准度更好,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砖设置了定位结构,具体而言,是在所述砖本体100的顶面凸设有定位块41,所述砖本体100的底面内凹形成有定位槽42,相邻两块模块砖上下拼接时,其中一块模块砖的定位块41插入另一块快速模块砖的定位槽42内。设置定位块41和定位槽42后,相当于对两块拼接的模块砖提供定位的参照和基础,泥工不用靠经验或目测来判断上下两块模块砖是否对准,在拼接时,只需要将定位块41和定位槽42匹配插接就可以实现两者定位,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块砖,砌出的墙体会非常平整,不会有凹凸不平的面产生,而且由于两块模块砖对准度好了,顶部凹槽1和底部凹槽2也实现精确对准,能够减少漏浆的几率,另外从人工成本上,也降低了对泥工的经验要求。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41包括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所述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分别位于所述内部灌浆通道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位于内部灌浆通道3的前后两侧,可以保证内部灌浆通道3的两侧都能被很好的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均位于砖本体100的顶面的中间位置,对接起来较为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定位块41和后定位块41也可以分别位于砖本体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灌浆式模块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包括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本体为立方体,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砖本体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为倾斜设置,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砖本体的两个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侧灌浆槽,所述侧灌浆槽贯通砖本体的顶面和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式模块砖,包括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本体为立方体,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砖本体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至少一个内侧壁为倾斜设置,所述内部灌浆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所述砖本体的两个侧面分别内凹形成有侧灌浆槽,所述侧灌浆槽贯通砖本体的顶面和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式模块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灌浆槽和顶部凹槽之间连通有顶部连通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式模块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灌浆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连通有底部连通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中海于双王培跃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博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